更多“某乡初中学生王某在他初二时,父母就给他定了亲,其父母的行为合法吗?”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45 题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  )

    A.16岁的中学生张某偷拿自己奶奶2000元钱

    B.15岁的初中生赵某与13岁的同校女生刘某自愿发生性关系

    C.幼儿教师王某和其男友张某为筹措结婚钱,放学后共同将王某所教的一名5岁幼童带到公园玩耍,稍后张某出去给幼童父母打电话,声称孩子在自己手上,并要求孩子父母在2小时内将5万元钱存在指定账户,幼童父母2小时内并未向指定账户存钱,天快黑时,王某给幼童20元钱并为他拦了一辆出租车,让其自己回家

    D.14岁的李某仗着自己身强力壮,经常强行索要低年级同学的零食、玩具和零用钱


    正确答案:ABD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A项张某的 行为属于偷拿近亲属财物,D项李某属于未成年人以轻微暴力抢劫小量财物,此类行为一般由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B项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不认为是犯罪。C项的王某和张某已经构成绑架罪,即使放走小孩也已经犯罪既遂。因此,本题答案为A、B、D。

  • 第2题:

    包某的父母平时白天经商,晚上打牌,对包某缺少管教,致使包某染有不良行为,初二期终考试成绩列年级最后一名,其父母认为包某没出息,更加不管,不让包某回家,包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3题:

    王某,16岁。一天,她到工艺美术公司以800元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她父母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要求公司退款。而王某提出她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待业青年,她表示不愿退货。

    (1)王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

    (2)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 第4题:

    某患者17岁,在医院妇产科检查时发现其怀孕了。该女患者要求护士不要告诉其父母,否则就放弃人工流产手术。此时护士应当

    A.不听从患者意见,通知该学生父母
    B.拒绝为该学生提供医疗服务
    C.做劝解工作,说服该学生告知其父母
    D.不听从患者意见,通知该学生所在学校
    E.为其保密,不告知任何人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何某,初中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在厂里当学徒工,月收入1000元。17岁那年,何某在街上骑车逆行,将王某撞倒,造成王某颅骨骨折,共花去治疗费3000多元。后来,王某要求何某赔偿,何某以自己未成年为由,拒赔。王某又向何某的父母索赔,其父母认为儿子已参加工作,应由本人承担,也不赔。于是,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何某及其父母赔偿。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何某赔偿。何某已满十六周岁,虽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其父母无须赔偿。

  • 第6题:

    王某现年25岁,患有精神病。一日,王某又跑出家,将邻居的门窗全部损坏,邻居找王某父母,要求其赔偿。而王某的父母则说,孩子大了,管不了,王某有精神病,你们愿意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好了。王某在街上玩,刘某让王某为其摸奖,并声称如果中奖分给王某一半奖金,结果王某竞然为刘某摸到了特等奖5000元,刘某认为王某是精神病,并以开玩笑为理由,不愿意将奖金分给王某。你认为下面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王某患有精神病,属于无行为能力的人,所以王某及其父母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 B、王某患有精神病,属于无行为能力的人,王某的父母属于其监护人,应对王某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 C、刘某的承诺已形成口头合同,王某虽然无行为能力,但是对其纯受益的民事合同是有效的,所以刘某应当将奖金分给王某。该部分奖金应提交给王某的监护人。
    • D、王某无权获得奖金。

    正确答案:B,C

  • 第7题:

    公安机关调解郑某(17岁)与王某打架案件。由于郑某在本地打工生活,父母在外地,其提出不通知父母到场,公安机关可以不通知其父母到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17岁的王某綴学后在某饭店打工,某日和同事彭某因发生口角而将彭某打伤,彭某要求王某赔偿医药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王某的父母作为监护人必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

    B

    王某的父母无须承担赔偿医药费的义务

    C

    王某的父母可以选择是否替王某赔偿医药费

    D

    王某的父母如果赔偿了医药费,则对王某有追偿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某乡初中学生王某在他初二时,父母就给他订了亲,其父母这种行为可以吗?

    正确答案: 不可以,是非法行为,《未保法》规定,父母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患者17岁,在医院妇产科检查时发现其怀孕了。该女患者要求护士不要告诉其父母,否则就放弃人工流产手术。此时护士应当()。
    A

    不听从患者意见,通知该学生父母

    B

    不听从患者意见,通知该学生所在学校

    C

    为其保密,不告知任何人

    D

    做劝解工作,说服该学生告知其父母

    E

    拒绝为该学生提供医疗服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某,初中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在厂里当学徒工,月收入1000元。17岁那年,何某在街上骑车逆行,将王某撞倒,造成王某颅骨骨折,共花去治疗费3000多元。后来,王某要求何某赔偿,何某以自己未成年为由,拒赔。王某又向何某的父母索赔,其父母认为儿子已参加工作,应由本人承担,也不赔。于是,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何某及其父母赔偿。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何某赔偿。何某已满十六周岁,虽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被认定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法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其父母无须赔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张某1岁时被王某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张某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00年,王某、张某的生父母相继去世。张某是否可适当分得生父母的财产?

    正确答案: 可以。
    养子女是指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为收养人所收养的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以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形成了一种拟制血亲关系,他们之间形成生父母子女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被收养人与生父母之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解除。
    我国《收养法》第22条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得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酒吧向未成年人小刘推销烟酒,请问合法吗?

    A不合法

    B合法

    C经小刘父母同意即合法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李某(女)与王某于1991年12月登记结婚,双方结婚后与王某父母同住,共同生活期间,王某父母曾因生活琐事殴打过李某;1995年7月5日,李某与王某发生争执后,王某赶到李某父母家,将李某父母的部分财物砸坏,并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将李某交出来;1995年7月9日,王某为吓唬李某携带利刀再次赶到李某父母家中,被李某家人发现后报警。

    (1)王某砸坏李某父母的财物、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交出李某并在自行设定的时间内携刀前往李某父母处实施威胁的一系列行为,是否构成婚姻法中家庭暴力?

    A、构成

    B、不构成

    (2)下面那项情形不属于家庭暴力的范围?

    A、殴打、捆绑

    B、以关押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

    C、以侮辱、谩骂或不给治病等手段反复长期进行精神折磨

    D、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

    (3)李某在遇到上述情形时,哪种做法是不利于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

    A、拨打110报警,配合警方做好询问笔录

    B、对王某的过激行为进行录音录像

    C、对王某砸坏其父母的财产进行拍照

    D、跪下乞求王某并放任王某的过激行为


    参考答案:(1)A(2)D(3)D

  • 第15题:

    杨某的父母平时白天经商,晚上打牌,对杨某缺少管教,致使杨某染有不良行为,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年级最后一名,其父母认为杨某没出息,更加不管,不让杨某回家。
    杨某父母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答案:
    解析:
    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 第16题:

    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当学徒,下面正确的是( )

    A.张某父母的做法合法,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成长
    B.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
    C.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年满14岁
    D.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张某并未成年,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汽修厂的用工行为同样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 第17题:

    某乡初中学生王某在他初二时,父母就给他订了亲,其父母这种行为可以吗?


    正确答案: 不可以,是非法行为,《未保法》规定,父母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 第18题:

    王某于2009年9月死亡,其妻李某希望能送养其与王某所生的8岁女儿。下列选项中,()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 A、王某的姐姐
    • B、王某的父母
    • C、李某的姐姐
    • D、李某的父母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王某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装修贷款,用王某与妻子共有的房产作抵押。根据《担保法》规定,办理抵押时应由()签字。

    • A、王某
    • B、王某的妻子
    • C、王某和其妻子
    • D、王某的父母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杨某的父母平时白天经商,晚上打牌,对杨某缺少管教,致使杨某染有不良行为,初二期终考试成绩列年级最后一名,其父母认为杨某没出息,更加不管,不让杨某回家,杨某父母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王某于2009年9月死亡,其妻李某希望能送养其与王某所生的8岁女儿。下列选项中,()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A

    王某的姐姐

    B

    王某的父母

    C

    李某的姐姐

    D

    李某的父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王某(男)与彭某(女)是小学同学,同村居住,1992年双方18岁的时候,由父母给他们订了亲,遂以夫妻名义住在了一起,并生育一子。2000年,王某外出务工,结识了女工秦某,不久即租房同居,并于2002年2月起诉到法院要求与彭某离婚。彭某则以《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的规定为根据提出反诉,要求保护自己与王某的婚姻关系,排除秦某的妨害行为。请问人民法院应如何对待双方的诉请?

    正确答案: (1)当事双方1992年以夫妻名义同居时不到法定婚龄,王某起诉“离婚”时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如果双方补办了结婚登记,按照离婚诉讼审理;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则按照解除同居关系处理。(2)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不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即使双方补办了结婚登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彭某仅以《婚姻法》第4条为依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陈某,15周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关于对其不良行为的预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学校周边的超市拒绝向陈某出售啤酒

    B

    陈某的父母允许其在学校附近租房单独居住

    C

    学校在发现陈某旷课48小时后告知其父母

    D

    江某收留夜不归宿的陈某,未告知其父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