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2)认知性,它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来实现的;(3)序列性,它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和推论等。
更多“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的要点有哪些?()

    A.问题的界定

    B.原因分析

    C.方案设定

    D.对象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答案:ABCD

  • 第2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序列性

  • 第3题:

    3 6 .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
    3 6 .序列性

  • 第4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认知性和( )。


    答案:目的性,序列性,
    解析:

  • 第5题: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观念评价的要点有哪些?
    (1)弄出主意的细节。
    (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
    (3)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 第6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
    (3)观念阶段。
    (4)评价阶段。

  • 第7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目的性;认知性;系列性

  • 第8题:

    问答题
    一般规定的乒乓球球拍共有哪几类?其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普通胶皮拍:球拍弹力均匀,击球稳,容易掌握,但击球速度不快;
    (2)长胶胶皮拍:胶粒高度1.6---2毫米,主要依靠旋转强或冲击力答的来球,增加回球的旋转速度。它比普通胶皮拍难以控制,急求速度也不快;
    (3)正胶海绵拍:反弹力较强,回球速度较快,能制造一定的旋转,但不如反胶转;
    (4)生胶海绵拍:反弹力强,回球速度快,摩擦力较小,造旋能力差;
    (5)反胶海绵拍: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摩擦系数大,能击出强烈的旋转球。但反弹力较差,回球速度不如正胶海绵拍;
    (6)防弧海绵拍:海绵特别软,弹性差,可以削弱旋转球的作用,便于控制对方的弧圈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
    (3)观念阶段。
    (4)评价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
    (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问题解决的理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试误说、顿悟说、信息加工理论。
    (1)试误说:又称联结说;最早对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研究的桑代克。
    (2)顿悟说:由苛勒提出;个体通过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而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这种学习就是顿悟。
    (3)信息加工论:最为有名的是纽厄尔、西蒙;信息加工论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达到目标的过程;问题状态分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中间状态;问题解决的目的就是设法从问题的初始状态,一步步走向目标状态。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被称为“算子”。由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问题空间”。搜索算子有两种途径:
    A.算法式:又称系列搜索策略,指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启发式:又称选择性搜索策略,指根据目标的指引,不断地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只试探那些对趋向目标状态有价值的算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 目的性,认知性,系列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 第14题:

    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问题情境性

      问题总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问题情境就是在生活中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感到困惑又不能利用经验直接解决的情况。正是这种情境性才能促使我们进行思考,开动脑筋,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去改变这种困境。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问题情境消失的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再遇到同类情境时就不会再感到困惑。

    目标指向性

      问题解决是有明确目标指向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寻找和达到目标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通过直觉与猜测,也可以通过分析与推理,还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但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都必须受到目标的指引。

    操作序列性

      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这种操作是成序列、有系统的。序列出现错误,问题就无法解决。当然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同一问题时会呈现出不同的序列。选择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种序列和系统。

    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的活动至少要有认知成分的参与,它的活动依赖于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进行。解决问题当然有情感的伴随,也常常需要付诸行动,但是不可缺少的是认知操作。认知操作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成分。

     

  • 第15题:

    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  )。


    答案:A,B,C
    解析: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因此,答案选ABC。

  • 第16题:

    问题解决的理论有哪些?
    试误说、顿悟说、信息加工理论。
    (1)试误说:又称联结说;最早对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研究的桑代克。
    (2)顿悟说:由苛勒提出;个体通过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而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这种学习就是顿悟。
    (3)信息加工论:最为有名的是纽厄尔、西蒙;信息加工论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达到目标的过程;问题状态分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中间状态;问题解决的目的就是设法从问题的初始状态,一步步走向目标状态。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被称为“算子”。由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问题空间”。搜索算子有两种途径:
    A.算法式:又称系列搜索策略,指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启发式:又称选择性搜索策略,指根据目标的指引,不断地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只试探那些对趋向目标状态有价值的算子。

  • 第17题:

    问题解决模式有哪些基本理论假设?


    正确答案: 1)人的一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个人对自己、事物、环境及内心情绪生活等时刻在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过程中,都是如此。
    2)人生目标在于寻求和获取。快乐多于痛苦,安定多于不平衡,较佳生活适应多于较差生活适应,满足多于失望。
    3)个人缺乏能力处理自身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动机、能力及机会,致使其难以采取适当方式来解决或减轻其问题。

  • 第18题:

    一般规定的乒乓球球拍共有哪几类?其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普通胶皮拍:球拍弹力均匀,击球稳,容易掌握,但击球速度不快;
    (2)长胶胶皮拍:胶粒高度1.6---2毫米,主要依靠旋转强或冲击力答的来球,增加回球的旋转速度。它比普通胶皮拍难以控制,急求速度也不快;
    (3)正胶海绵拍:反弹力较强,回球速度较快,能制造一定的旋转,但不如反胶转;
    (4)生胶海绵拍:反弹力强,回球速度快,摩擦力较小,造旋能力差;
    (5)反胶海绵拍: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摩擦系数大,能击出强烈的旋转球。但反弹力较差,回球速度不如正胶海绵拍;
    (6)防弧海绵拍:海绵特别软,弹性差,可以削弱旋转球的作用,便于控制对方的弧圈球。

  • 第19题:

    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
    2)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
    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
    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
    7)能很好的监视自己的操作。

  • 第20题:

    问答题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观念评价的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弄出主意的细节。
    (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
    (3)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问题解决阶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问题表征:问题解决者将任务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选择算子:问题解决者选择用来改变问题起始状态的算子。
    应用算子:实际运用所选定的算子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的状态,使之逐渐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
    评价当前状态:包括对算子和策略是否适宜、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等作出评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2)问题的难度;
    3)能正确理解和分析问题;
    4)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5)需要他人帮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问题解决模式有哪些基本理论假设?

    正确答案: 1)人的一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个人对自己、事物、环境及内心情绪生活等时刻在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过程中,都是如此。
    2)人生目标在于寻求和获取。快乐多于痛苦,安定多于不平衡,较佳生活适应多于较差生活适应,满足多于失望。
    3)个人缺乏能力处理自身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动机、能力及机会,致使其难以采取适当方式来解决或减轻其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