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在以下对话中,咨询师运用了什么样的咨询技巧? 来访者:就是我导师啦,他总在我们一起讨论的时候说我读的文献不够多,学术上的创新还不够。 咨询师:哦,那我明白了!我感觉导师说你读的文献不够多也不能算嫌弃你吧? 来访者:至少也是批评吧 咨询师:恩,你挺害怕导师批评你,对你印象不好的,对吧?A.情感反应技术B.具体化技术C.鼓励技术D.参与性概述

题目

15、在以下对话中,咨询师运用了什么样的咨询技巧? 来访者:就是我导师啦,他总在我们一起讨论的时候说我读的文献不够多,学术上的创新还不够。 咨询师:哦,那我明白了!我感觉导师说你读的文献不够多也不能算嫌弃你吧? 来访者:至少也是批评吧 咨询师:恩,你挺害怕导师批评你,对你印象不好的,对吧?

A.情感反应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鼓励技术

D.参与性概述


相似考题

1.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9岁,无业,因无工作、心情不好前来咨询。咨询师:你好,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心理帮助吗?来访者:近两个月来我一直心神不宁,整日坐立不安,甚至喘不上气,我觉得自己是病了,可做了很多检查也没看出有什么病。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使你这样吗?来访者:我大学毕业后总想出去闯荡一番,炒过股、开过店,也卖过电脑,但总是赔多赚少。后来我就打算找个单位算了,但挑了几个单位都不合适。爸妈也整天埋怨我不务正业,有时还吵架。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天爷像专门跟我作对一样。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稳定工作,总之一事无成。真的很烦,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咨询师: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一些成绩。什么事都要慢慢来,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现在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吧。来访者:我最想解决的是工作问题。咨询师:那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制定一下咨询方案吧。咨询师说“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时使用的技术是( )A、自我表扬B、自我暴露C、自我解释D、自我批评E、自我鼓励对咨询目标的制定,应该由( )A、双方共同商定B、来访者决定C、咨询师决定D、上级咨询师决定E、来访者家属决定

2.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C是()。单选 A:学生不听话B:学生应该听话C:自己很优秀D:自己非常生气

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在咨询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的原因可能是()。单选 A:阻抗B:生气C:困惑D:思考

4.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单选 A:指导性面质B:解释C:尝试性面质D:释义

更多“15、在以下对话中,咨询师运用了什么样的咨询技巧? 来访者:就是我导师啦,他总在我们一起讨论的时候说我读的文献不够多,学术上的创新还不够。 咨询师:哦,那我明白了!我感觉导师说你读的文献不够多也不能算嫌弃你吧? 来访者:至少也是批评吧 咨询师:恩,你挺害怕导师批评你,对你印象不好的,对吧?”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较真。这哪像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你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乡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单选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

    答案:A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中的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心理咨询初期阶段要使用各种参与性技术,目的是为了澄清问题,启发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提问技术主要包含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开放式提问就像问答题,提问没有预设的答案,会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封闭式提问就像选择题,带有预设的答案,以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或缩小讨论的范围。而对于“直接逼问”和“间接询问”,一般指初诊接待时咨询师对求助者求助动机的了解,直接逼问如“你有什么问题,说吧”,间接询问如“你希望我能够为你提供哪些帮助”。题干中心理咨询师问“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是一个明显的开放式提问,因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参与性技术的“反应”与影响性技术的“表达”的区别:一般来说,反应技术不论从主体来说还是从内容来说,反馈的都是求助者的内容和情感;而表达技术反馈的都是咨询师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技术的使用者虽然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反应技术的表述一般都是“你(求助者)的……”或“你(求助者)感到……”;表达技术一般的表述是“我(咨询师)……”,“我(咨询师)感到/觉得……”。内容的反应和表达一般都是除了情绪情感之外的其他信息的反馈;情感的反应和表达主要针对求助者或咨询师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咨询师说的“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这是很明显的反应技术,而且不是反馈的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因此属于内容反应技术。故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中修通阶段的技术【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B。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面质技术【试题解析】面质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的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下,为了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经常使用的影响性技术。而由于面质是一种对抗性比较强的技术,所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使用“似乎”、“好像”等词语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下面的咨询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就是一种明显的尝试性面质,而没有所谓“指导性面质的说法”。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释义也叫“内容反应”或“说明”,是咨询师反馈求助者表述的内容,题干中的表述与两者均无关系。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影响性技术的解释技术【试题解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原因和实质,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案例中咨询师说:“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学生必须像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段话是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对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和实质的解释。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识别沉默现象【试题解析】求助者常见的6种沉默的类型: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是否要说出来),茫然型(不知说什么好、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咨询师提问失误求助者不理解),情绪型(害怕出现某种情况、为某些事羞愧或对咨询师感到气愤),思考型(正在进行包含体会、领悟、回忆或体验的自我探索),内向型(比较内向、不擅言谈),反抗型(不愿、不想接受咨询、缺乏咨询动机)。除了思考型的沉默是正性的、积极的以外,其他5种都是阻抗型的沉默,区别时可以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上来体验求助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一般比较积极的就是思考型的,其他的根据具体描述来判断。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沉默表现为:“心理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像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心理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心理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你的意思是我说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基本上是咨询师使用产婆术和求助者进行辩论时求助者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持续的自我探索过程,因此倾向属于思考型的沉默。所以答案选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限制性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试题解析】咨询师的这句话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吻,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的价值中立的立场,而且倾向于就求助者的具体问题给出明确而具体的建议。所以本题答案选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具体技术的识别【试题解析】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进行辩论时用到了产婆术技术,“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这是合理情绪疗法的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之一。虽然A选项的认知行为疗法也包含合理情绪疗法,但是还包括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不如C选项的确切,所以本题答案选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和烦恼的事件主要是“学生不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和结果就是“自己非常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A。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结合上题具体分析,本题答案选D。

  • 第2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查看材料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式提问
    D.封闭式提问

    答案:A,C,D
    解析:
    “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这是间接询问。“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这是开放式提问。“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这是封闭式提问。因此本题选ACD。

  • 第3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单选: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举了在校园里遇见同学的例子,说明其()。查看材料

    A.激励来访者改变
    B.缓解来访者情绪
    C.释放来访者压力
    D.启发来访者思考

    答案:D
    解析:
    咨询师举这个例子是要让来访者明白同一件事情,看法改变了,情绪也就随之改变。因此本题选D。

  • 第4题: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谈谈吧!
    来访者: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越来越不想见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来访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四年的女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中检查出乙肝,虽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推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愿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
    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我的前途全给这病毁了!唉!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的叙述我也很为你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却因为乙肝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上班了,这让你感到烦恼痛苦,前途渺茫,生活没意思,不想见人,是吗
    来访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疗后效果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想得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得乙肝的病人,人家怎就活得好好的呢,所以就来求您了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来访者:是啊!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技术包含()。查看材料

    A.情感表达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内容反应

    答案:A,B,C,D
    解析:
    参与性技术是澄清问题,启发和引导来访者自我探索的技术。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都是参与性技术,前者是对来访者内容的反馈;后者是对情感的反馈。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是影响性技术。影响性技术是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进行干预的技术。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情感表达指咨询师告知自己的情绪、情感活动状况,让来访者明白。因此本题选ABCD。

  • 第5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单选:这段咨询最可能是发生在()。查看材料

    A.领悟阶段
    B.修通阶段
    C.心理诊断阶段
    D.再教育阶段

    答案:C
    解析:
    咨询师是第一次接待来访者,同时咨询师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故本段对话是出于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诊断阶段。因此本题选C。

  • 第6题:

    案例五:
    一资料:求助者,男性,47岁,本科学历,公务员。
    下面是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今天需要我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最近总是害怕、心神不宁,还头痛、失眠。
    心理咨询师:你最想解决的是哪个问题呢?
    求助者:最想解决害怕这个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谈谈什么事情使你害怕吗?
    求助者、大约两个月前,我父亲突发脑出血去世了,没几天我大哥也因脑梗住院了,突然间亲人的变故使我非常痛苦。一天晚上,我突然醒来,觉得浑身不舒服,头痛,心慌、气短、出冷汗,连忙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心脏有点问题,但不严重、可我觉得我爸、我哥脑血管都出了问题,我可能也会出问题,所以我很害怕、我现在每天提心吊胆,考虑的都是自己的身体,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事,现在基本不上班了。
    心理咨询师:我明白了,你因为父亲、哥哥都得了脑血管病,所以你担心自己也得脑血管病。
    求助者:对啊!
    心理咨询师:我很理解你的痛苦,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现在咱们来谈谈怎么解决你的问题吧,我针对你的问题制定了一个咨询方案,咨询方案就是……你按照咨询方案来做就行了。
    求助者:那太好了,谢谢您、

    咨询师,“我很理解你的痛苦,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所表现的是()。单选

    A. 实话实说
    B. 适度真诚
    C. 通情达理
    D. 积极关注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关系
    我很理解你的痛苦,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这是在共情,就是通情达理。积极关注是要关注求助者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含义是表达真诚应有助于求助者成长。实话实说作为单独选项的时候不要轻易选。

  • 第7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来访者达到()。查看材料

    A.自我批评
    B.自我指导
    C.自我关怀
    D.自我接受

    答案:B,C,D
    解析:
    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宽容、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参与、敢于尝试、自我接受。因此本题选BCD。

  • 第8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对该来访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查看材料

    A.16PF
    B.EPQ
    C.SAS
    D.SCL-90

    答案:A,B,C,D
    解析:
    EPQ、16PF可以用来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征。SAS和SCL-90可以用来了解来访者的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因此本题选ABCD。

  • 第9题:

    一般资料:李某,女性,17岁,高二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表情惊慌,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介绍心理咨询后)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李某:我,我想上学,最……最近特别害怕。 心理咨询师:你能跟我说说因为什么你很害怕吗? 李某:我不敢说! 心理咨询师:别怕!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 李某: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喜欢我,别的女生就嫉妒,他们想害我,所以我很害怕!您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心理咨询师:哦,你觉得班里的几个男生喜欢你,女生嫉妒你,所以她们想害你。你跟我说说,你怎么知道男生喜欢你,女生要害你呢? 李某:从这学期开学吧,我们班里有几个男生就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我知道,他们问问题是假,喜欢我是真。有一个男生跟我说多了,还脸红呢! 班里无论男生、女生见了我都嘀嘀咕咕的,有一天我去早了,明明听到教室里有同学说话,可我一进去,她们马上就不说了,表情很尴尬,她们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 心理咨询师:如果她们在说别的事情,不想让你知道,实际上确实也与你无关呢? 李某:不可能,我上学时经常听到她们议论我。她们还排班监视我,有时A跟着,有时B跟着,我坐公交车她们也坐,我骑自行车她们也骑。我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照样有同学也坐家长的车尾随我。现在我都无法上学了,就是在家里也经常听到我的同学在楼下说我“不要脸,勾搭男生”。 心理咨询师:我是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我可能解决不了,建议你去精神专科医院,好吗? 李某:我好好的!您干吗让我上精神病医院啊? 从咨询师“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的话可以判定咨询师()。

    • A、真诚承诺
    • B、通过承诺保密,促进求助者的深度表达
    • C、随意应对
    • D、通过咨询技巧,促进心理咨询顺利进行

    正确答案:A,B,D

  • 第10题:

    来访者男性,32岁,在单位工作开展困难,情绪很低落。下面是他和咨询师的对话:咨询师:你说你是个笨蛋,是什么意思呢?是否仅指你在某一件事情上你是个笨蛋?来访者:不是,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了。咨询师:可是你以前并不是这样的,你曾经说过自己是以英语成绩第一考上研究生的呀。来访者说自己很笨是属于()。

    • A、个性化
    • B、夸大化
    • C、极端化
    • D、贴标签
    • E、负性思维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单选题
    来访者男性,32岁,在单位工作开展困难,情绪很低落。下面是他和咨询师的对话:咨询师:你说你是个笨蛋,是什么意思呢?是否仅指你在某一件事情上你是个笨蛋?来访者:不是,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了。咨询师:可是你以前并不是这样的,你曾经说过自己是以英语成绩第一考上研究生的呀。“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这句话使用了()。
    A

    具体技术

    B

    对峙

    C

    内容表达

    D

    内容反映

    E

    疑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咨询师:我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把孩子带的风筝放在长椅上,突然走过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把风筝压坏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来访者:我一定很生气,他怎么能这样呢?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来访者:啊,原来他看不见。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来访者:不会了,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可怜。咨询师讲述风筝的故事,目的是()。
    A

    让来访者心胸开朗

    B

    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教育

    C

    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

    D

    转移来访者的兴奋点

    E

    建议来访者换个角度看问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单选: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的来访者。查看材料

    A.偏执
    B.年轻、文化水平较高
    C.年老、文化水平较低
    D.自闭

    答案:B
    解析: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比较有效果,对于自闭、过分偏执者以及有领悟困难的人,则可能难以奏效。因此本题选B。

  • 第14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参与性技术包括()。查看材料

    A.倾听
    B.内容表达
    C.内容反应
    D.情感反应

    答案:A,C,D
    解析:
    “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这句话既有内容反应,又有情感反应,咨询师恰当的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是建立在良好倾听基础上的。因此本题选ACD。

  • 第15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做的工作包括()。查看材料

    A.鼓励情绪宣泄
    B.修正不合理信念
    C.强化来访者问题
    D.建立合理信念

    答案:B,D
    解析:
    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来访者的问题,使其陷入自己的情绪困扰中而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修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因此本题选BD。

  • 第16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单选:在本案例中,咨询目标应该由()。查看材料

    A.来访者决定
    B.咨询师决定
    C.双方共同商定
    D.上级咨询师定

    答案:C
    解析:
    咨询目标应该是由双方共同商定。无论是来访者提出还是咨询师确定的咨询目标,最好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交流来修正,若无法协调,应以来访者的要求为主。因此本题选C。

  • 第17题: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谈谈吧!
    来访者: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越来越不想见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来访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四年的女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中检查出乙肝,虽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推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愿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
    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我的前途全给这病毁了!唉!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的叙述我也很为你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却因为乙肝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上班了,这让你感到烦恼痛苦,前途渺茫,生活没意思,不想见人,是吗
    来访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疗后效果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想得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得乙肝的病人,人家怎就活得好好的呢,所以就来求您了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来访者:是啊!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查看材料

    A.自我开放
    B.面质技术
    C.具体化
    D.指导技术

    答案:B,D
    解析:
    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来访者共同分享。具体化指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面质技术是指咨询师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指导技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来访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根据案例描述:“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属于自我开放;“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属于具体化。因此本题选BD。

  • 第18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的作用包括()。查看材料

    A.配合言语
    B.加强言语
    C.实现反馈
    D.传达情感

    答案:A,B,C,D
    解析:
    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包含有:加强言语、配合言语、实现反馈、传达情感。因此本题选ABCD。

  • 第19题:

    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谈谈吧!
    来访者: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越来越不想见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你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来访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四年的女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中检查出乙肝,虽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推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愿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
    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我的前途全给这病毁了!唉!
    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的叙述我也很为你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却因为乙肝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上班了,这让你感到烦恼痛苦,前途渺茫,生活没意思,不想见人,是吗
    来访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疗后效果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想得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得乙肝的病人,人家怎就活得好好的呢,所以就来求您了
    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来访者:是啊!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

    单选: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查看材料

    A.直接逼问
    B.间接询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答案:A
    解析: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该间接询问来访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询问如:“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直接逼问如:“您有什么问题。说吧!”“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因为直接逼问会使来访者不知所措,很容易使咨询陷入僵局。因此本题选A。

  • 第20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1岁,大学生。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好!请问我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
    来访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经常感觉紧张、烦躁,不能集中注意力,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心理咨询师:你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你的心情不好吗
    来访者:我复习考研已经一段时间了。前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以前复习的好多内容都记不清楚了。我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上自习的时候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一会儿书就想到“这次再复习不好怎么办考不上研究生前途就渺茫了!”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紧张。拼命告诉自己“抓紧时间复习,要提高学习效率”。可越是这样,就越紧张不安,越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学习效率也大大下降。
    心理咨询师:以前学习的内容忘记很多,现在你急切地想复习好,但越是急切,你越是紧张、烦躁,对吗
    来访者:是啊.您能帮帮我吗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导致你出现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以前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效果好的话,就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哦.你认为以前学习效果不好是问题的原因,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你说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只能称为问题的诱发性事件,而不是导致你问题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不是直接原因那什么是直接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直接原因是你对以前学习效果不好这件事的想法。
    来访者:想法什么意思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末的傍晚,你在校园里散步,这时你的一个同学迎面走来,你高兴地与他打招呼,但他却与你擦肩而过,根本就没理你。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
    来访者:我会很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视我!
    心理咨询师:那我现在告诉你,他之所以没理你,是因为他刚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他家里出了急事,让他尽快赶回家。你们相遇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人现在的情况,正在为家人担心,根本没有察觉到有熟人和他打招呼。
    来访者:哦,原来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现在,你还会生他的气吗
    来访者:当然不会!
    心理咨询师:你看,你与同学打招呼这件事,两种情况都是他没有理你,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来访者:的确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我们回到你现在的问题,很多考研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遇到过挫折,这是很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出现你这种状态,为什么呢
    来访者:(沉默)……是我想法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的,正是你的想法导致了你现在的问题。

    单选:与该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刺激事件是()。查看材料

    A.学习效率下降
    B.复习效果不好
    C.近来难以入睡
    D.注意力不集中

    答案:B
    解析:
    ABC理论中的A是诱发事件。来访者发生心理问题的刺激事件是复习效果不好,在不良认知的作用下,导致了其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因此本题选B。

  • 第21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9岁,无业,因无工作、心情不好前来咨询。咨询师:你好,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心理帮助吗?来访者:近两个月来我一直心神不宁,整日坐立不安,甚至喘不上气,我觉得自己是病了,可做了很多检查也没看出有什么病。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使你这样吗?来访者:我大学毕业后总想出去闯荡一番,炒过股、开过店,也卖过电脑,但总是赔多赚少。后来我就打算找个单位算了,但挑了几个单位都不合适。爸妈也整天埋怨我不务正业,有时还吵架。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天爷像专门跟我作对一样。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稳定工作,总之一事无成。真的很烦,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咨询师: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一些成绩。什么事都要慢慢来,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现在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吧。来访者:我最想解决的是工作问题。咨询师:那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制定一下咨询方案吧。咨询师说“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时使用的技术是()。

    • A、自我表扬
    • B、自我暴露
    • C、自我解释
    • D、自我批评
    • E、自我鼓励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服务对象,女,40岁,中文本科,公务员,主动来咨询的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你是前几天在电视里谈生殖健康咨询的那位专家吗? 咨询师:是的,我前几天在电视台作过一个有关生殖健康咨询方面的节目。 服务对象:感觉不像!要知道你这样年轻,我就不来了。 咨询师:电视里的我,是不是感觉长得很老? 服务对象:哦!你好象年龄比我小。 咨询师:可能吧!您认为我比你小,社会阅历不深,或者说难以给你提供什么帮助。 服务对象:(不好意思)那也不是。 咨询师:我的感觉,你一定很有知识。 服务对象:哦,我学得是中文,1988年大学毕业,现在政府机关工作。 咨询师:你大学毕业比我早,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一定很深,不过从生殖健康的角度来说,也许我们会有共同关心的话题。 服务对象:其实,生殖健康、医学方面的书我也看了一些。 咨询师和服务对象就医学方面读过的书和工作方面的情况做了探讨与交流。 服务对象:看得出你读过很多书,并且很有临床经验。说真的,要是知道你比我年轻我就不来了。因为我的问题很复杂,想找一个专家帮助我。不过经过刚才的交谈,我认为还是有必要与你谈谈我的问题。 咨询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服务对象对咨询师的第一印象是()。

    • A、信任
    • B、不信任
    • C、尊重
    • D、不尊重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认真。这哪象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 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 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咨询师:您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 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象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 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 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件事,你要求学生必须象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我好象明白了。 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表明心理咨询师()。
    A

    内容反应

    B

    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C

    情感反应

    D

    按咨询师的观点表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9岁,无业,因无工作、心情不好前来咨询。咨询师:你好,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心理帮助吗?来访者:近两个月来我一直心神不宁,整日坐立不安,甚至喘不上气,我觉得自己是病了,可做了很多检查也没看出有什么病。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使你这样吗?来访者:我大学毕业后总想出去闯荡一番,炒过股、开过店,也卖过电脑,但总是赔多赚少。后来我就打算找个单位算了,但挑了几个单位都不合适。爸妈也整天埋怨我不务正业,有时还吵架。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天爷像专门跟我作对一样。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稳定工作,总之一事无成。真的很烦,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咨询师: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一些成绩。什么事都要慢慢来,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现在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吧。来访者:我最想解决的是工作问题。咨询师:那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制定一下咨询方案吧。对咨询目标的制定,应该由()。
    A

    双方共同商定

    B

    来访者决定

    C

    咨询师决定

    D

    上级咨询师决定

    E

    来访者家属决定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