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

题目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


相似考题
更多“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确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确立了人民币“以()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A:经济
    B:价格
    C:价值
    D:市场供求

    答案:D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第2题: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答案:对
    解析:
    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蓝字,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第3题:

    试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其改革
    背景与答题要求
    在开放经济中,各种国际交易都离不开货币的兑换。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各国都必须作出选择,制定适合本国实际的汇率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也必须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三)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解析:
    (一)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介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中间的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浮动汇率制。一般而言,经济规模越大、国际贸易的依存度越
    高、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对象越广泛、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越密切、各国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越大,就越倾向选择浮动汇率制度。长期而言,金融全球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干扰越来越突出。人民币汇率必须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三)影响我国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有升值趋势;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
    该国货币趋于贬值。
    2.通货膨胀率差异。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发生货币对内贬值。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
    3.利率差异。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资金的收益上升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
    增加,由此改善资本账户,提高本国货币的汇价;反之,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水平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户,造成本币汇率下跌。
    4.经济增长率差异。当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时,意味着收入增加,从而进口需求增加,另一
    方面,高的经济增长率往往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净影响要看两方面作用的力量对比。
    5.中央银行干预。各国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稳定,或为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的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如在外汇市场买进或卖出外汇,或发表影响外汇心理预期的声明等。
    6.预期因素。随着国际货币流动的规模日益庞大,预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一国被预期利率比别国降低或者经常项目发生逆差等不利因素时,该国的货币就会在市场大量被抛售,其汇率就会下跌;反之其汇率就会上涨。

  • 第4题:

    中国人民银行于()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度。

    A:2005年3月21日
    B:2007年5月21日
    C:2005年7月21日
    D:2007年3月21日

    答案:C
    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第5题:

    一、题目
    试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及其改革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在开放经济中,各种国际交易都离不开货币的兑换。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各国都必须作出选择,制定适合本国实际的汇率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也必须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三)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解析:
    (一)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于 2005 年 7 月 21 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介于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中间的汇率制度。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浮动汇率制。一般而言,经济规模越大、国际贸易的依存
    度越高、进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对象越广泛、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越密切、各国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越大,就越倾向选择浮动汇率制度。长期而言,金融全球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干扰越来越突出。人民币汇率必须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三)影响我国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有升值趋势;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
    时,该国货币趋于贬值。
    2.通货膨胀率差异。通货膨胀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发生货币对内贬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
    3.利率差异。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资金的收益上升就会刺激国外资金
    流入增加,由此改善资本账户,提高本国货币的汇价;反之,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水平下降,则会恶化资本账户,造成本币汇率下跌。
    4.经济增长率差异。当一国经济增长率较高时,意味着收入增加,从而进口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高的经济增长率往往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使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净影响要看两方面作用的力量对比。
    5.中央银行干预。各国货币当局为保持汇率稳定,或为操纵汇率的变动以服务于某种经
    济政策的目的,都会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如在外汇市场买进或卖出外汇,或发表影响外汇心理预期的声明等。
    6.预期因素。随着国际货币流动的规模日益庞大,预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一国被预期利率比别国降低或者经常项目发生逆差等不利因素时,该国的货币就会在市场大量被抛售,其汇率就会下跌;反之其汇率就会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