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责任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B: 情节严重的,处以拘役 C: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D: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题目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责任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B: 情节严重的,处以拘役
C: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D: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180条第4款的规定,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
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
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情节严重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即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更多“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责任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基金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该行为违背了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本原则
    B.该行为属于个人的道德风险,基金公司并不承担责任
    C.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使未公开信息的利用更为方便
    D.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掌握更多信息一方能够以此牟利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证券投资的限制。基金公司也需要承担责任。

  • 第2题:

    下列关于投资私募基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进行利益输送
    B.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C.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
    D.从事内幕交易、操纵交易价格及其于也不正当交易活动

    答案:C
    解析:
    《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售机构及其他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性要求,列举了禁止从事的行为:
    (1)将其固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从事投资活动
    (2)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
    (3)利用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投资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进行利益输送
    (4)侵占、挪用基金财产
    (5)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6)从事损害基金财产和投资者利益的投资活动
    (7)玩忽职守。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8)从事内幕交易、操纵交易价格及其他不正当交易活动
    (9)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 第3题:

    郑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是一系列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例中获利金额最高的一起“老鼠仓”案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体仅限于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指证券交易所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 B、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C、涉嫌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50万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D、涉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判断题
    郑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是一系列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例中获利金额最高的一起“老鼠仓”案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指证券交易所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B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

    涉嫌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50万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D

    涉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涉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第8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证券公司敏感信息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Ⅰ.“需知原则”是信息隔离墙制度中敏感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Ⅱ.证券公司应确保保密侧业务与公开侧业务之间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封闭和相互独立,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或实现逻辑隔离Ⅲ.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获取非正常收益的行为尚无法律限制Ⅳ.敏感信息包含内幕信息和其他未公开信息
    A

    Ⅰ、Ⅱ、Ⅲ、Ⅳ

    B

    Ⅰ、Ⅱ、Ⅲ

    C

    Ⅰ、Ⅱ、Ⅳ

    D

    Ⅱ、Ⅲ、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B

    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可以构成该罪主体

    C

    主观方面不知道是未公开信息而加以利用也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D

    内幕交易罪和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信息范围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关于证券、期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表现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0年11月真题]
    A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

    B

    非法获取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

    C

    非法获取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

    D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 C,A
    解析: 《刑法修正案(一)》第四条第一款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立案追诉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 Ⅱ.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 Ⅲ.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15万元以上的 Ⅳ.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Ⅱ.Ⅲ.Ⅳ

    D

    Ⅰ.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根据规定应予立案追诉:(1)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2)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 (3)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15万元以上的。(4)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行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情节不严重可能不构成犯罪

    B

    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C

    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

    D

    情节严重的构成内幕交易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简述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内幕交易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1)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及有关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而内幕交易罪的主体是证券、期货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 (2)犯罪对象不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对象是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内幕交易罪的对象是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内幕信息。 (3)信息的来源不完全相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信息只能是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的;内幕交易罪的信息来源包括因工作原因获得,也包括采取非法手 (4)单位是否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自然人犯罪;内幕交易罪的主体可以是自

  • 第14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即指证券交易所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B.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涉嫌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D.涉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答案:D
    解析:
    涉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第15题:

    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掌握的客户资金动向信息,属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中的“非公开信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主观要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
    • B、受他人暗示、不知道是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的操作也可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罪;
    • C、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共犯不一定需要具有利用未公开信息的共同故意;
    • D、利用未公开信息罪只能是在明知为未公开信息的情况下构成。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立案追诉标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 Ⅱ.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 Ⅲ.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15万元以上的 Ⅳ.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

    • A、Ⅰ.Ⅱ
    • B、Ⅲ.Ⅳ
    • C、Ⅰ.Ⅱ.Ⅲ.Ⅳ
    • D、Ⅰ.Ⅲ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指证券交易所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B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

    涉嫌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D

    涉嫌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罪的犯罪客观要件,以下正确的是:()
    A

    犯罪人利用的信息尚处于秘密状态而未予公开;

    B

    犯罪人利用的是尚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C

    犯罪人利用的信息有可能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D

    犯罪人利用的是不能公开的内幕信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立案追诉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②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③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15万元以上的④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下列关于证券、期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表现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4年7月真题]
    A

    非法获取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对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

    B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涉及对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

    C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在涉及对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

    D

    非法获取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对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刑法修正案》第四条第一款规定,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下列关于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罪表现形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

    B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

    C

    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情节严重的

    D

    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期货交易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责任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B

    情节严重的,处以拘役

    C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D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刑法》第180条第4款的规定,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即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 第24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犯罪客观方面说法正确的有(  )。
    A

    行为人利用了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

    B

    行为人利用了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公开信息

    C

    行为人违反规定,从事与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

    D

    构成本罪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且情节严重。表现为:①行为人利用了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②行为人违反规定,从事与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证券交易活动;③构成本罪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