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群,2月龄,排黄色稀便,表面附有条状黏液。2 天后粪便充满血液和黏液,恶臭,逐渐消瘦死亡,死亡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巴氏杆菌病B.猪痢疾C.大肠杆菌病D.猪传染性胃肠炎E.猪流行性腹泻

题目
仔猪群,2月龄,排黄色稀便,表面附有条状黏液。2 天后粪便充满血液和黏液,恶臭,逐渐消瘦死亡,死亡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巴氏杆菌病

B.猪痢疾

C.大肠杆菌病

D.猪传染性胃肠炎

E.猪流行性腹泻


相似考题
更多“仔猪群,2月龄,排黄色稀便,表面附有条状黏液。2 天后粪便充满血液和黏液,恶臭,逐渐消瘦死亡,死亡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仔猪群,2月龄,排黄色稀便,表面附有条状黏液。2 天后粪便充满血液和黏液,恶臭,逐渐消瘦死亡,死亡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用于该病快速检测的方法是()

    A.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B.麦康凯琼脂分离

    C.空斑试验

    D.血凝试验

    E.平板凝集试验


    参考答案:A

  • 第2题:

    8周龄猪群下痢,排黄色水样粪便,1-2天后粪便带大量血液和黏液,含坏死组织碎片,病猪逐渐消瘦死亡,病程为1周,该病最可能的病源是( )

    A、立克次氏体

    B、衣原体

    C、支原体

    D、钩端螺旋体

    E、猪痢疾短螺旋体


    参考答案:E

  • 第3题:

    62、2 日龄仔猪群突然发病,拉带血稀便,内含组织碎片,急性死亡,该病最可能诊断是

    A.仔猪黄痢

    B.仔猪白痢

    C.仔猪水肿病

    D.猪痢疾

    E.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

  • 第4题:

    3日龄羔羊,病初精神委顿,低头拱背,不想吃奶。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呈糊状或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还含有血液,直到成为血便。病羔逐渐虚弱,卧地不起,常在1~??2d内死亡。也有个别病羔,腹胀而不下痢,或只排少量稀粪(也可能带血或呈血便),表现神经临床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病情严重,病程很短,常在数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羊肠毒血症

    B.羊快疫

    C.羊瘁疽

    D.羊黑疫

    E.羔羊痢疾


    正确答案:E

    传染病-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魏氏梭菌病羔羊痢疾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本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患病。

  • 第5题:

    某规模化商品猪场个别生长段(7~12周龄)猪只突然死亡,随后出现病猪,食欲减少,下痢,粪便黄色柔软或水样;严重的在1~2天后粪便充满血液和黏液,伴随腹痛和体温升高;病猪体重减轻,渴欲增加,粪便恶臭带有血液、黏液和坏死上皮组织碎片,最后脱水消瘦,多因衰竭死亡告终。根据以上提示,该病可能是A、仔猪红痢

    B、猪传染性胃肠炎

    C、猪瘟

    D、仔猪黄痢

    E、猪痢疾

    该病的肉眼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A、十二指肠

    B、小肠中段

    C、回肠

    D、空肠

    E、回盲结合处

    若对该病的病原微生物做分离鉴定,采集的样本最好是A、盲肠粘膜

    B、小肠后段粘膜

    C、十二指肠粘膜

    D、结肠粘膜

    E、空肠粘膜

    进一步血清学方法检查,较常用的方法是A、凝集试验

    B、间接荧光抗体

    C、被动溶血试验

    D、中和试验

    E、补体结合试验

    对该病的防控,不合理的方法是A、疫苗免疫

    B、药物预防

    C、加强消毒

    D、空舍隔离

    E、全群淘汰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A


    问题 5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