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收集到的资料包括()。(A) 父母病情(B) 家教方式(C) 同学关系(D) 性格特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的资料包括( )。

    (A) 受伤程度

    (B) 家庭教养

    (C) 错误认知

    (D) 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BC

  • 第2题: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应该包括( )。

    (A) 完全接纳

    (B) 热情

    (C) 实话实说

    (D) 平等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心理咨询师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
    (A)资料的来源  (B)良好的咨询关系
    (C)资料的可靠性 (D)心理咨询师的经验


    答案:C
    解析: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 第4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自己在外地上学,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时听见母亲的咳嗽声,知道母亲感冒了,后来就害怕,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得心脏病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自己上的是一所普通大学,看见男同学抽烟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房子着火,自己会被烧死。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无心上学,失眠、心慌,非常痛苦,想休学。想摆脱痛苦但怎么也摆脱不了,主动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性格内向,父母老来得女,从小娇惯,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上大学前一直未离开过父母。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在外地上学,害怕父母会得心脏病,难道你父母得不得心脏病是由你在不在身边决定的吗?
    求助者:可我就是担心呀。
    心理咨询师:即使你父母得了心脏病,自己也可以叫急救车,也不是得了心脏病就一定会死人,对吧?现在医学发达,我们医院就有换过心脏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求助者:可我不想和父母分开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天天背着书包上下学的吗?
    求助者:(笑笑)好像没有。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收集到的资料包括()。多选
    A:父母病情
    B:家教方式
    C:同学关系
    D:性格特征

    答案:B,D
    解析:
    【考察重点】不合理信念的识别【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打电话听到母亲的咳嗽声,就害怕父母得心脏病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属于明显的过分概括化的思维特征,也存在过分夸大的成分;看见学校里男同学抽烟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房子会着火,自己会被烧死,则有些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也属于过分夸大;没有表现出对环境或他人的绝对化要求,因此答案选A。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评估的知识【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疗效可视为咨询师、求助者与咨询方法三者的函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疗效。故本题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会谈过程中的资料收集【试题解析】“求助者为独生女,性格内向,父母老来得女,从小娇惯,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上大学前一直未离开过父母”。从中可以看出,求助者的性格特征是内向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从小娇惯着长大的。对于求助者父母的病情以及同学关系,案例中并未提及。故本题答案为BD。
    【考察重点】许又新的神经症9分标准的评分【试题解析】在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这一维度上,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案例中,求助者已经无心上学,想要休学,但没有休学,社会功能未达到重度受损程度,因此评分为1~2分。答案为B。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试题解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不涉及道德色彩,属变型冲突,因此可以考虑诊断为神经症。求助者表现为有对于不好事情的担忧焦虑,伴有失眠、心慌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符合焦虑性神经症的症状特点,因此初步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答案为A。
    【考察重点】症状识别【试题解析】求助者无心上学,这里有一定的回避行为,说明其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同时,求助者由最初对于母亲身体的担心,到现在表现出无心上学,这一系列过程,表现出了泛化。人际关系方面案例中并未提及。强化指的是给予有利刺激以达到增加目标行为的目的,显然与题干不符。因此选AB。
    【考察重点】针对情绪症状的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产生,与求助者的认知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选择认知行为疗法来缓解其焦虑情绪;由于求助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和特定的事件相联系,因此可以选择系统脱敏疗法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由于求助者存在着非理性信念,因此也可以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来进行治疗。因此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试题解析】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评估:一是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二是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三是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四是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五是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六是咨询师的评定。故本题答案应为AB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内容【试题解析】咨询方案包含的内容:咨询目标;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咨询的费用;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故本题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有效的咨询目标应具备的要素【试题解析】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具备以下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这几点也是在制定咨询目标时必须要考虑的,因此本题答案选C。
    【考察重点】不恰当的提问方式【试题解析】“你觉得你在外地上学,害怕父母会得心脏病,难道你父母得不得心脏病是由你在不在身边决定的吗?”这里出现了修饰性反问。“即使你父母得了心脏病,自己也可以叫急救车,也不是得了心脏病就一定会死人对吧?现在医学发达,我们医院就有换过心脏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咨询师的话虽然是以提问的方式呈现,实际表达的是咨询师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而不是推动当事人去自我探索,属于解释性提问;咨询师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出问题,属于多重性提问。“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天天背着书包上下学的吗?”这是以反问的形式责备求助者,属于责备性问题。因此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适合对象【试题解析】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智力正常、年龄适宜、内容合适、人格正常、动机正确、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故答案为ACD。

  • 第5题:

    对于该案例中的父母,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包括(  )。多选

    A 、 将其转化为求助者
    B 、 帮助其调整对女儿的期望
    C 、 帮助其教育女儿
    D 、 通过咨询帮助其女儿提高成绩

    答案:A,B
    解析:
    根据案例,孩子的父母对女儿的要求很严格,对女儿的期望也很高,因此给女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也是孩子父母的心理问题,咨询师
    应该将案例中父母转化为求助者,帮助其做心理调节。

  • 第6题: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

    A.直接逼问
    B.开放式提问
    C.间接询问
    D.封闭式提问

    答案:B,C,D
    解析:
    案例中“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这是温和的间接询问。“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这是开放式提问。“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是封闭式提问。

  • 第7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崔某,女性,I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崔某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陪伴同学说,崔某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发现她有时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的,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家人以为是身体的问题,就让她休学了。后来回校,发现她和别人吵架更多了,老师建议她做心理咨询。崔某很不情愿,这次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崔某: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侮辱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你是针对别人吗?
    崔某: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崔某: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是()。单选

    A. 间接提问
    B. 封闭式提问
    C. 直接提问
    D. 开放式提问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咨询师说:“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这是封闭性的提问方式,崔某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封闭式提问可以缩小问题范围,检验重要的事实。

  • 第8题:

    咨询师在咨淘关系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

    • A、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 B、心理咨询的特殊效果
    • C、心理咨询师的名气和权威
    • D、心理咨询师咨询成功的案例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多选题
    多选:该案例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原因有(  )。
    A

    同学看不起他

    B

    性格因素

    C

    父母关系不和

    D

    父母溺爱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案例求助者因是独子,父母都很疼爱他,并且自小鼓励他用功、念书,进大学,但其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母亲经常责骂父子两人。此外求助者性格内向、文静,胆小怕事,喜欢和女同学交往。因此可以推断求助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原因有BCD。

  • 第10题:

    多选题
    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外地上学,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时,听见母亲的咳嗽声,知道母亲感冒了。从此开始担心,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得心脏病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平时,看见男同学抽烟,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房子着火,自己会被烧死。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无心上学,失眠,心慌,非常痛苦,想休学。主动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内向,父母老来得女,从小娇惯,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上大学前一直未离开过父母。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在外地上学,担心父母会得心脏病,难道你父母得不得心脏病是由你在不在身边决定的吗?求助者:可我就是担心呀。心理咨询师:即使你父母得了心脏病,自己也可以叫急救车,也不是得了心脏病就一定会死人对吧?现在医学发达,我们医院就有换过心脏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求助者:可我不想和父母分开怎么办?心理咨询师: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每天一起上下学的吗?求助者:(笑笑)好像没有。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收集到的资料包括求助者的()。
    A

    父母的病情

    B

    家教方式

    C

    同学关系

    D

    人格特征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单选:该案例还需收集的资料有(  )。
    A

    同学关系

    B

    家庭教养

    C

    个性特征

    D

    心理测试结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案例介绍,求助者与同学关系紧张,家庭教养不良,对孩子不关心,做错了事就打骂。求助者性格偏内向。因此,本案例还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心理测验结果。

  • 第12题:

    多选题
    多选:对于该案例中的父母,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包括(  )。
    A

    将其转化为求助者

    B

    帮助其调整对儿子的期望

    C

    引导其对儿子客观评价

    D

    通过咨询解决儿子的问题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可以扮演的角色包括( )。

    (A) 分析者

    (B) 说服者

    (C) 监督者

    (D) 辩论者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心理咨询师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单选

    A. 资料的来源
    B. 良好的咨询关系
    C. 资料的可靠性
    D. 心理咨询师的经验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 第15题:

    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
    (A)资料的可靠性 (B)心理咨询师恰当的理念
    (C)咨询关系良好 (D)心理咨询师丰富的经验


    答案:A
    解析: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 第1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3岁,已婚,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出生在军人家庭,但自幼随祖母在农村生活,上小学时回到城里父母身边,父母对他事事严格要求,养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因带乡下口音,曾被同学笑话,对上学感到恐惧,觉得无助和自卑,但成绩一直较好。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做公务员,工作较出色。前年底单位通报了某公务员因工作失误受处分的事情,对他触动挺大,唯恐自己什么地方出现失误而酿成大错。为此,每天下班前要多次检查电脑是否关掉,收到的文件也要反复核实好几遍,夜里睡觉也不踏实,要多次检查煤气关没关好。为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明知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可总是控制不住,为此很痛苦。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性格内向,自称多愁善感。心胸狭窄且多疑,有时一句玩笑话都使他难过好久。

    心理咨询师在摄人性谈话中已收集到的资料包括()。多选
    A:个性特征
    B:诱发事件
    C:成长经历
    D:同事关系

    答案:A,B,C
    解析: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症状识别【试题解析】在案例中,提及求助者“每天下班前要多次检查电脑是否关掉,收到的文件也要反复核实好几遍,夜里睡觉也不踏实,要多次检查煤气关没关好”,这些资料表明求助者出现了强迫检查的症状。故答案选A。
    【考察重点】引发心理问题的人格因素【试题解析】可以直接在案例中查找。案例中提及“父母对他事事要求严格,养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因带乡下口音,觉得无助和自卑”,“性格内向,心胸狭窄且多疑”,由此判断,求助者的人格特征为追求完美、自卑。故正确选项为AD。
    【考察重点】资料的归纳与整理【试题解析】根据题干要求,从摄入性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资料包括:个性特征:追求完美、自卑、性格内向等。诱发事件:前年年底单位通报了公务员因工作失误受处分的事件,对他触动挺大。成长经历:出生军人家庭,自幼和祖母在农村生活,小学时回城里父母身边。故正确选项为ABC。
    【考察重点】内心冲突性质的识别【试题解析】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自己明知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可总是控制不住,为此很痛苦”。这种冲突具有变形冲突的两个特征:一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现实无太大相关;二是它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故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结果【试题解析】根据上题分析,求助者符合“以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有症状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但无法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属强迫性神经症。故本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方案的内容【试题解析】咨询方案包括咨询目标、咨询的心理学方法或技术原理、咨询效果与评估、双方责权义、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费用、其他问题。故正确选项为ACD。
    【考察重点】咨询方法的选择【试题解析】选项A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有四种:一是各种睡眠障碍;二是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三是某些心身疾病;四是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于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恐惧症(包括社交恐惧症)、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激怒和慢性疼痛的求助者。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成长经历中因乡下口音被同学笑话,对上学感到恐惧,具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具有错误的认知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的信念,并伴随着焦虑和痛苦的情绪。所以可以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认知行为以及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故本题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试题解析】厌恶疗法的原理来自于经典条件反射。故正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试题解析】选用厌恶刺激中要求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故正确选项为C。
    【考察重点】认知行为疗法的分类【试题解析】认知行为疗法包括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其中贝克一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包括语义分析技术、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中包括压力接种训练。故正确选项为ACD。

  • 第17题:

    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可能包括(  )多选。

    A 、 父母的疼爱
    B 、 父母关系不好
    C 、 同学都知道他的事情
    D 、 性格原因

    答案:B,D
    解析:
    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母亲有时候会把脾气撒到儿子的身上;而且求助者的性格内向,比较文静,自小就胆小怕事,喜
    欢与女同学来往。因此可以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障碍的原因可能是BD。

  • 第18题: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总是说自己自卑感很强,你能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
    求助者: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位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教授,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
    心理咨询师:你父母是工人,学历不高,这使你感到自卑,还有什么原因吗?
    求助者:我己经大学二年级了,还没有男朋友。看到校园内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羡慕,可眼睛却不敢看人家,觉得惭愧,我心里觉得很难过。
    心理咨询师:同学都谈恋爱了,可是你还没有,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求助者:嗯,是的。
    心理咨询师:还有么?
    求助者:还有,上学期我没获得奖学金,觉得很难为晴。我差一点也可以评上奖学金了。看到那几位获得奖学金的同学,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心理咨询师:你们班上有几位同学获得了奖学金?'们班共有多少同学?
    求助者:有8位同学获得奖学金,共有31位同学。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停顿一会儿)
    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班上同学中有多少来自于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更低?这些同学都要自卑?女同学中有男朋友的可能还是少数,没有男朋友的人是个个都不行么?班上多数同学没得奖学金,他们都要抬不起头来?
    求助者:(沉默了许久;然后点点头)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纽罗列一下,特别是您这么一分析,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卑困扰着。在这样的心情下,看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越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不行。

    本案例具体的咨询目标应该包括()的目标。多选

    A. 认知方面
    B. 行为方面
    C. 情绪方面
    D. 意志方面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目标
    求助者由于认知出现问题(以偏概全),而导致情绪问题(心情不好、惭愧、难过)和行为问题(不敢看人),故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都可以作为咨询目标。
    参见: 三级技能(2017版) 72页 三级技能(2015版) 76页

  • 第19题:

    咨询师应对不同的求助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其中应考虑到的求助者因素包括()。

    • A、性格特征
    • B、年龄特征
    • C、性别特征
    • D、问题特征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外地上学,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时,听见母亲的咳嗽声,知道母亲感冒了。从此开始担心,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得心脏病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平时,看见男同学抽烟,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房子着火,自己会被烧死。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无心上学,失眠,心慌,非常痛苦,想休学。主动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内向,父母老来得女,从小娇惯,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上大学前一直未离开过父母。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在外地上学,担心父母会得心脏病,难道你父母得不得心脏病是由你在不在身边决定的吗?求助者:可我就是担心呀。心理咨询师:即使你父母得了心脏病,自己也可以叫急救车,也不是得了心脏病就一定会死人对吧?现在医学发达,我们医院就有换过心脏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求助者:可我不想和父母分开怎么办?心理咨询师: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每天一起上下学的吗?求助者:(笑笑)好像没有。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社会原因包括()。

    • A、家庭教养的方式
    • B、男同学抽烟
    • C、远离父母求学
    • D、母亲患感冒

    正确答案:A,C

  • 第21题:

    单选题
    心理咨询师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时,不包括(  )。(2003年12月三级真题)
    A

    家属报告

    B

    临床观察

    C

    心理测验

    D

    自己的判断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全部临床资料包括:①主诉(求助者对症状的内心体验);②家属报告;③摄入性谈话;④临床观察;⑤心理测验。

  • 第22题:

    单选题
    咨询师在咨淘关系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
    A

    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B

    心理咨询的特殊效果

    C

    心理咨询师的名气和权威

    D

    心理咨询师咨询成功的案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多选:对于该案例中儿子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包括(  )。
    A

    与父母探讨解决方案

    B

    指导父母降低要求

    C

    促成儿子来心理咨询

    D

    指导父母接受现实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