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患者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2000U/L,应考虑停用的药物是( )。A.氨氯地平片B.美托洛尔缓释片C.贝那普利片D.阿司匹林肠溶片E.辛伐他汀片

题目

该患者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2000U/L,应考虑停用的药物是( )。

A.氨氯地平片

B.美托洛尔缓释片

C.贝那普利片

D.阿司匹林肠溶片

E.辛伐他汀片


相似考题
更多“该患者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2000U/L,应考虑停用的药物是( )。A.氨氯地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8年,第3次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3天后加至30mg/d,第7天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吞咽困难,T39.8℃,意识不清,大汗淋漓、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WBC增高,血清肌酸激酶增多。

    该患者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盐酸苯海索治疗
    B.降温、抗感染
    C.立即给予电抽搐治疗
    D.即刻停用氟哌啶醇
    E.换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答案:D
    解析:

    大剂量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会出现恶性综合征,表现为高热,震颤,肌强直,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粒细胞增多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部分患者伴有意识障碍。治疗应及时停药、早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麦角隐亭、恰当及时的输液治疗、防治并发症是本症治疗成功、降低病死率的4大关键。

  • 第2题:

    患者,男,50岁,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医师处方:氨氯地平片10mgpo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poqd;贝那普利片20mgpo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poqd;辛伐他汀片40mgpoqd。

    该患者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2000U/L,应考虑停用的药物是

    A. 氨氯地平片
    B. 美托洛尔缓释片
    C. 贝那普利片
    D. 阿司匹林肠溶片
    E. 辛伐他汀片

    答案:E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高血压、冠心病的合理用药及用药指导。对于缓、控释制剂,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严禁嚼碎和击碎分次服用,故选项C为题108的正确答案。对于冠心病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需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故选项C为题109的正确答案。辛伐他汀为他汀类药物,少数患者使用后会出现肝酶和肌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肌酸激酶,以及时发现有无横纹肌溶解征象,故选项E为题110的正确答案;氨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主要不良反应为足踝部水肿、头痛、面部潮红;美托洛尔为B受体阻断剂,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贝那普利为ACEI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

  • 第3题:

    患者,男,50岁,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医师处方:氨氯地平片10mg po 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po qd;贝那普利片20mg po 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辛伐他汀片40mg po qd。

    该患者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2000U/L,应考虑停用的药物是( )

    A.氨氯地平片
    B.美托洛尔缓释片
    C.贝那普利片
    D.阿司匹林肠溶片
    E.辛伐他汀片

    答案:E
    解析:
    他汀类药物的总体安全性高,但在应用时仍须注意监测氨基转移酶及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在开始治疗前应该留取血脂、肝功能和CK等基线数值,治疗4~6周时再监测上述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情况,并关注LDL一C等血脂达标情况,以随时调整他汀类药物剂量或停药。

  • 第4题:

    患者男,45岁。发现肝硬化已5年。3天前与朋友聚餐时出现呕血,鲜红色,量约1000ml。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经输血、补液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1天前起出现睡眠障碍,并出现幻听和言语不清。实验室检查示:血氨130μg/dl,血糖5.6mmol/L,尿素氮7.2mmol/L。

    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案是
    A.抗生素治疗
    B.应用降氨药物
    C.胰岛素治疗
    D.血液透析治疗
    E.应用镇静药物

    答案:B
    解析:

    1.根据题干,患者有肝硬化病史,可出现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当受刺激时,可发生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故选D。
    2.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根据题于所述,该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幻听、言语不清等症状,血氨升高,并且出血是肝性脑病的诱因之一,故选E。
    3.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是其一般治疗的基本原则,亦是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肝性脑病的病因主要为血氨升高,因此减少氨的吸收和加强氨的排出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故选B。

  • 第5题:


    患者,男,50岁,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医师处方,氨氯地平片10mg po 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po qd;贝那普利片20mg po 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辛伐他丁片40mg po qd。

    该患者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2000U/L,应考虑停用的药物是( )
    A.氨氯地平片
    B.美托洛尔缓释片
    C.贝那普利片
    D.阿司匹林肠溶片
    E.辛伐他汀片

    答案:E
    解析: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腹痛、便秘、失眠、转氨酶升高、肌肉疼痛、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极少数严重者发生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