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ph染色体的形成机理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是

    A、2Ph染色体

    B、i(17q)染色体

    C、Ph染色体

    D、+21染色体

    E、+19染色体


    参考答案:C

  • 第2题:

    16、约90-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见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一种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B

  • 第3题:

    提质粒的时候溶液III的作用是

    A.降低PH值 D

    B.提供盐离子

    C.让染色体DNA形成沉淀

    D.让质粒DNA形成沉淀


    降低PH值 D;提供盐离子;让染色体DNA形成沉淀

  • 第4题:

    关于Ph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所特有的标记染色体 B.仅见于粒细胞
    C.是22号染色体的畸变 D.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Ph染色体一定阳性


    答案:C
    解析:
    ①Ph染色体首次在美国费城发现,因此也称“费城染色体”。染色体显带分析为t(9;22),即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簇集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C对。②Ph染色体可见于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巨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中,并非仅见于粒细 胞,也不是慢粒白血病所特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Ph染色体的出现率约为90%。约5%的慢粒白血病有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但Ph染色体阴性。

  • 第5题:

    约90-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见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一种比G组染色体还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