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老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在2012年8月7日3时临时工甲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

题目
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老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在2012年8月7日3时临时工甲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冲压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包括(  )。 查看材料

A.噪声
B.有毒物质
C.振动
D.非电离辐射
E.劳动强度过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冲压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①备料:噪声、振动、劳动强度过大等;②冲压成型:噪声、振动、有毒物质(润滑油雾)等;③入库:噪声。
更多“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公司引进一套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2013年8月7日3时,临时工刘某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拘费用860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4525万元,财产损失2000万元,停产损失63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5万元。
    针对该事故成立的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A.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C.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
    D.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E.提出事故处理以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A,B,D,E
    解析: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①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②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③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④提出事故处理以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的措施。

  • 第2题:

    某公司引进一套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2013年8月7日3时,临时工刘某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拘费用860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4525万元,财产损失2000万元,停产损失63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5万元。
    冲压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包括(  )。

    A.噪声
    B.有毒物质
    C.振动
    D.非电离辐射
    E.劳动强度过大

    答案:D
    解析:
    冲压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①备料,如噪声、振动、劳动强度过大等;②冲压成型,如噪声、振动、有毒物质(润滑油雾)等;③入库,如噪声。

  • 第3题:

    某公司引进一套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2013年8月7日3时,临时工刘某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拘费用860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4525万元,财产损失2000万元,停产损失63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5万元。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

    A.8600万元
    B.13125万元
    C.15125万元
    D.15755万元
    E.15780万元

    答案:C
    解析: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②善后处理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故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8600+4525+2000=15125(万元)。

  • 第4题:

    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老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在2012年8月7日3时临时工甲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焊装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包括(  )。 查看材料

    A.噪声
    B.有毒物质
    C.电焊烟尘
    D.非电离辐射
    E.劳动强度过大

    答案:E
    解析:
    焊装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①组合:噪声;②焊接、补焊:非电离辐射、电焊烟尘(氧化铁、氧化锰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局部振动、高温等;③涂密封胶: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等);④车身调整:噪声、振动。

  • 第5题:

    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老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在2012年8月7日3时临时工甲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查看材料

    A.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
    B.事故报告与救援不及时
    C.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D.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E.未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答案:A,C
    解析:
    案例当中作业人员为临时工,可以看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因此AC正确。

  • 第6题:

    D汽车制造厂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5台(套);焊装车间新增车身焊接生产线1条、车架焊接生产线1条;涂装车间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增总装配线1条。
    技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煤炭、油料、碳酸钠脱脂剂、磷化剂、钛盐钝化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汽车漆、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苯乙烯腻子等。
    车身焊接包括自动化焊接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采用碱性焊条,焊条中含锰、碳、铬等成分。
    车身涂装生产包括:车身涂装、底漆、面漆等工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工艺,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传输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传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车身涂装工艺生产过程包括:漆前处理(脱脂、磷化、钝化、去离子水洗、除锈)、阴极电泳涂底漆、电泳底漆烘干、打磨、PVC底涂、PVC烘干、喷中涂漆、中涂烘干、喷涂面漆、面漆烘干、检查、修饰等。
    前处理所用的原料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碳酸的脱脂剂,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的磷化剂,含有钛盐的钝化剂,含有丁醇、丁醚的电泳漆溶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含有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丁醇的车身漆,含有苯乙烯的打磨腻子等。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涂装车间属于微小气候,针对微小气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涂装车间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20m3/h
    B.涂装车间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循环措施
    C.涂装车间应保障人均通风量大于4m3/h
    D.涂装车间设计的夏季温度应为22℃~30℃
    E.涂装工艺应全部实现自动化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 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 5 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 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b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 OCs、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醛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 000m3/h。 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问题: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1)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 12(kg/h)。


    (2)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浓度为:1.12*1 000*1 000/15 000=74. 67(mg/m3)。


    2.该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①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这三者中含镍和锌);②废硝酸;③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1)可以满足。


    (2)理由: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水排放


    量为400m3/日,为2 5 m3/h(按双班制换算)。而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 4m3/日(折合),为1.5m3/h(按双班制换算),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 m3/h,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4.该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包括: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 。




  • 第8题:

    在划分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时,相同物质的不同生产工艺其火灾危险性也会有所不同,下列选项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一致的是( )。

    A.植物油加工厂房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
    B.金属制品厂房的抛光车间和铆焊车间
    C.小麦加工厂房的清洗车间和碾磨车间
    D.棉花加工厂房的粗加工车间和打包车间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3.1.1,植物油加工厂房的浸出车间和精炼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甲类和丙类;金属制品厂房的抛光车间和铆焊车间分别为乙类和丁类;小麦加工厂房的清洗车间和碾磨车间分别为丙类和乙类;棉花加工厂房的粗加工车间和打包车间均为丙类。P50-57

  • 第9题:

    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是什么?()

    • A、冲压.铸造.喷涂.装配
    • B、铸造.油漆.焊装.总装
    • C、冲压.铸造.油漆.总装
    • D、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涂装车间厂房内要保持微负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单选题
    B汽车制造厂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5台(套);焊装车间新增车身焊接生产线1条、车架焊接生产线1条;涂装车间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增总装配线1条。技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煤炭、油料、碳酸钠脱脂剂、磷化剂、钛盐钝化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汽车漆、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苯乙烯腻子等。车身焊接包括自动化焊接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采用碱性焊条,焊条中含锰、碳、铬等成分。车身涂装生产包括:车身涂装、底漆、面漆等工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工艺,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传输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传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车身涂装工艺生产过程包括:漆前处理(脱脂、磷化、钝化、去离子水洗、除锈)、阴极电泳涂底漆、电泳底漆烘干、打磨、PVC底涂、PVC烘干、喷中涂漆、中涂烘干、喷涂面漆、面漆烘干、检查、修饰等。前处理所用的原料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碳酸钠的脱脂剂,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的磷化剂,含有钛盐的钝化剂,含有丁醇、丁醚的电泳漆溶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丁醇的车身漆,苯乙烯的打磨腻子等。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涂装车间具有其特定的微小气候,针对微小气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涂装车间应保持稳定的温度,确保风速的内部需求

    B

    涂装车间的风来自机械通风

    C

    <p>涂装车间应保障人均通风量大于4m<sup>3</sup>/h</p>

    D

    涂装车间设计的夏季温度应为22〜30℃

    E

    涂装工艺应全部实现自动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例1(案例48)、某公司拟建厂房,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检验(专用检具)→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问题:1)该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性危害因素。2)该公司拟建的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各工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老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在2012年8月7日3时临时工甲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针对该起事故的调查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查看材料

    A.可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B.可由轿车生产厂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授权其所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C.由公安部消防局组织调查
    D.事故调查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E.事故调查应有工会参加

    答案:A,D
    解析:
    本案例死亡37人,为特别重大事故,应由国务院或其授权部门进行调查。 参加的部门,参加调查单位包括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还要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除此之外,还有专家、技术人员。因此A正确,D符合事故调查的原则。BCE均不符合规定,工会是政府工会部门,不是指企业工会。

  • 第14题:

    D汽车制造厂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5台;焊装车间新增车身焊接生产线1条,车架焊接生产线1条;涂装车间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增总装配线1条。
    技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煤炭、油料、碳酸钠脱脂剂、磷化剂、钛盐钝化剂、PVC聚氯乙烯漆胶、丙烯酸树脂汽车漆、电泳漆(容积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苯乙烯腻子等。
    车身焊接包括自动化焊接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采用碱性焊条,焊条中含锰碳、铬等成分。
    车身涂装生产包括:车身涂装、底漆、面漆等工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工艺,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传输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传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车身涂装工艺生产过程包括:含有表面活性剂碳酸钠的脱脂剂,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的磷化剂,含有钛盐的钝化剂,含有丁醇、丁醚的电泳漆溶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含有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丁醇的车身漆,含有苯乙烯的打磨腻子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涂装车间属于微小气候。针对微小气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涂装车间应保持稳定的温度,确保风流的内部循环
    B.涂装车间的新鲜风流应来自室外
    C.涂装车间应保持人均风量大于4 m3/h
    D.涂装车间设计的夏季温度应为22~30℃
    E.涂装工艺应全部实现自动化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D汽车制造厂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5台(套);焊装车间新增车身焊接生产线1条、车架焊接生产线1条;涂装车间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增总装配线1条。
    技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煤炭、油料、碳酸钠脱脂剂、磷化剂、钛盐钝化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汽车漆、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苯乙烯腻子等。
    车身焊接包括自动化焊接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采用碱性焊条,焊条中含锰、碳、铬等成分。
    车身涂装生产包括:车身涂装、底漆、面漆等工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工艺,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传输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传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车身涂装工艺生产过程包括:漆前处理(脱脂、磷化、钝化、去离子水洗、除锈)、阴极电泳涂底漆、电泳底漆烘干、打磨、PVC底涂、PVC烘干、喷中涂漆、中涂烘干、喷涂面漆、面漆烘干、检查、修饰等。
    前处理所用的原料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碳酸钠的脱脂剂,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的磷化剂,含有钛盐的钝化剂,含有丁醇、丁醚的电泳漆溶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含有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丁醇的车身漆,含有苯乙烯的打磨腻子等。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涂装车间属于微小气候,针对微小气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涂装车间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20m3/h

    B.涂装车间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循环措施

    C.涂装车间洁净室人均新风量大于40m3/h

    D.涂装车间设计的夏季温度应为22~30℃

    E.涂装工艺应全部实现自动化

    答案:C
    解析: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第6.6.1条规定,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第6.6.2条规定,封闭式车间人均新风量宜设计为30~50m3/h。微小气侯的设计宜符
    合的要求:冬季温度20~24℃、风速≤0.2m/s、相对湿度30%~60%;夏季温度25~
    28℃、风速40.3m/s、相对湿度40%~60。

  • 第16题:

    某公司建年产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老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在2012年8月7日3时临时工甲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查看材料

    A.8523
    B.12575
    C.14425
    D.15005
    E.15010

    答案:C
    解析: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①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②善后处理费用;③财产损失价值。本案例中直接经济损失=9523+3052+1850=14425万元。

  • 第17题:

    某公司引进一套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2013年8月7日3时,临时工刘某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拘费用860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4525万元,财产损失2000万元,停产损失63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5万元。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够
    B.事故报告与救援不及时
    C.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D.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E.未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答案:A,C
    解析:
    上述场景中作业人员为临时工,由此可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 第18题:

    某公司引进一套轿车生产线。利用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增加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 →检验(专用检具) →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焊接厂房储气罐旧阀门时常松动,且无人定期维护,2013年8月7日3时,临时工刘某进行焊接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发生5小时后,消防队接警进行救火及抢救,事故造成37人死亡、40人重伤。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拘费用860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4525万元,财产损失2000万元,停产损失63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25万元。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在该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中,由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包括(  )。

    A.锅炉爆炸
    B.电气伤害
    C.火灾、爆炸
    D.中毒、窒息
    E.电气伤害、中毒、窒息

    答案:C,D
    解析:
    场景中主要是焊接时明火与可燃气体引发爆炸和火灾,与锅炉、电气伤害等没有关系。

  • 第19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5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苯、二甲苯、及其他有机类物质)收集后送入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水质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所示。



    问题:
    1、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答:?(1)?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12kg/h?
    (2)VOCs排放浓度为:(1.12/15000)?×1000×1000=74.7mg/m3
    ?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答:磷化渣、废硝酸、磷化废水液?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答:(1 )满足。
    (2 ) 理由: 扩建工程达产后, 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日收集磷化废水(液) 680 m3,
    小于设计处理能力3 0 m3/h (720 m3/d ) 。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答:?
    VOCs 、甲苯、二甲苯、苯系物、漆雾、焊接烟尘。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4 年案例分析试题改编而成的。这道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很多,
    需要考生综合把握。
    1 .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 装置的VOCs 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类似于本书"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5 园区化学原料药项目"第2题。
    2. 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 二、项目分析( 1 )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 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把握题干信息: 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镇辞值系磷酸盐型磷化剂, 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清洗管路系统产生废硝酸。
    注意:如果给出与涂装车间磷化工段无关的废物,如污泥,本题不得分。
    本题类似于本书"三、冶金机电类案例5 专用设备制造项目"第3 题。
    3. 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项目磷化废水排放量为400 旷/d ,即25 m3剧。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4 m3/d(折合),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 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 m3/h ,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根据工程经验,一般会在废水预处理系统前设一缓冲池,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考点是考查考生对一个行业环境影响识别的能力。考试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结合行业特点, 参考工艺流程图及主要原辅材料分析其特征污染物,只有进入大气中的特征污染物才可能成为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中的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本题类似于本书"二、化工石化及医药类案例7 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项目"第5 题。

  • 第20题:

    注灌蜡属于哪个车间的工序()。

    • A、冲压
    • B、焊装
    • C、油漆
    • D、总装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某小型货车生产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工1100余人。 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扳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3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t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旱季选用悬挂点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天车司机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 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的主要资料和证据。


    正确答案: (1)发生事故单位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2)工人乙的自然情况,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事故发生当天工人乙工作情况。
    (4)板材冲压车间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工件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工人乙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7)工人乙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8)起重机或吊钩等部件质量和安全状态记录。

  • 第22题:

    下面哪个车间负责车身四门的匹配调整()?

    • A、冲压车间
    • B、焊装车间
    • C、油漆车间
    • D、总装车间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问答题
         C公司是一家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老企业,该企业的涂装车间为独立设置的联合厂房,由5个主跨和1个辅跨组成。主跨内主要进行除锈、打磨、上漆、干燥。辅跨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和变配电室。       涂装车间有员工125人,其中80人为来自D公司的劳务人员,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制定了针对安全生责任、工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防火防爆、劳保用品、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尘毒点监测。       涂装作业以人工作业为主,主要包括:采用超声波除油垢、采用火焰去除旧漆、采用石英砂干喷除锈、采用红丹防锈作底漆、采用聚氨酯漆作面漆。       涂装车间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并采取了防爆设计,有通风除尘设施和完善的避雷系统,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标志。       喷涂底漆和面漆的作业场所为封闭空间,设置了可燃气体报警嚣和自动灭火装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测。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 辨识涂装车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 指出涂装车间存在的国家禁止的作业。3. 简述C公司对D公司的80名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管理的内容。4. 指出涂装车间厂房人口处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其提示的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