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防止静电的措施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防止静电着火事故的措施有减少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泄漏,防止静电积聚;消除火花放电;防止存在爆炸性气体。()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生产过程中尽量少产生静电荷
    2)泄露和导走静电荷
    3)中和物体上积聚的静电荷
    4)屏蔽带静电的物体
    5)使物体内外表面光滑和无棱角

  • 第3题:

    静电的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止静电的影响?


    正确答案: 静电的危害是和静电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静电与“流电”不同,从安全角度考虑,静电有静电能量不大,但静电电压高,容易产生电晕放电,很可能发展成为火花放电,因此,当人体接近带电体时,就会受到意外的电击,给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在化工生产中,由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时静电最为严重的危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实例中,不难发现这种危害的严重性。无论是涉及固体、粉尘的作业,还是涉及液体、气体的作业,都存在这种危害。
    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应该结合生产工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或者通过事故分析来加以考虑和选择。常见的防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1)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不能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2)对于绝缘性物体宜用中和法消除静电,其原理是设法使带电体附近的空气电离,利用极性相反的电荷被吸向带电体而使静电中和。按照使空气电离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感应式静电消除器。
    ②外加电源式消电器。
    ③离子风中和器。
    ④放射性中和器。
    (3)用泄漏法降低绝缘性很强的物体的绝缘程度,加快静电消除。其方法有:
    ①增加空气湿度。
    ②添加抗静电剂。
    (4)根据生产工艺和物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物料流动速度,在带电序列中选用位置相近的物料,穿戴防静电鞋、手套和工作服,在重要部位装设自动静电监测器,以及在大容器的结构设计上,避免在空间内出现细长的突出物,以减除放电机会等。

  • 第4题: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合理地选用制造生产设备的材料,减少摩擦和分离,以有效地控制静电的产生;
    (2)采用接地和屏蔽法,防止导体和非导体积累静电;
    (3)使用静电消除器及时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4)在流体中加入适量的防静电添加剂;
    (5)铺设导电地面,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工作服,以防止人体带电;
    (6)控制环境中易燃易爆混合物的数量和浓度,以防止因静电而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 第5题:

    防止井下静电的主要措施有()和()。


    正确答案:接地、禁止使用普通塑料管

  • 第6题:

    防止静电的措施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大多数的人造材料极易带静电,所以应绝对避免同组件相接触!
    1.在与敏感组件接触时,应注意人、工作位置和包装的接地!
    2.原则上不要去触摸电子组件。组件板上的组件针或连线绝对不能触摸!
    在接触组件时,接触人员的手臂上应一直带着EGB-臂带以达到接地的目的,或者他应穿EGB-鞋或EGB-鞋-接地保护带行走在EGB-地面上。
    在接触电子组件之前,应对自身进行静电放电。在接触组件之前,触摸某接地设备的光滑处(如开关箱、、暖气管等),就能达到释放自身静电的目的。
    不要使组件同容易承载的、高绝缘的材料如:塑料薄膜、绝缘桌面、人造纤维服装等接触。
    放置时,将组件放置在可导电的底座上(带EGB-表层的桌子、可导电的EGB-泡沫塑料、EGB-包装袋、EGB-运输箱等)。
    保持敏感组件远离数据显示仪器、屏幕或电视机(最短距离为10cm)。

  • 第7题: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哪几种方法?


    正确答案: (一)采用工艺法控制静电的产生
    1.材料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设备结构设计:减少凸出点和棱角。
    3.减少摩擦:控制流体流速。
    4.减少易燃易爆物含杂量
    (二)泄漏导走法
    1.空气增湿2.加抗静电添加剂:油酸盐,环烷酸盐等3.接地泄漏4.静止时间,一般衰减70~80秒,USA规定0.5小时,CUCP规定2小时。
    (三)中和电荷法
    1.静电消除器
    2.物质匹配消除静电
    3.湿度消静电
    4.封闭削尖法:用导电接地放电措小设备棱角毛刺
    (四)人体带电的预防
    1.防止走动带电2.防止衣服带电3.人体附带金属带电防止

  • 第8题:

    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有:接地和泄漏、()、工艺控制法、消除人体所带静电。


    正确答案:静电中和法

  • 第9题:

    防止静电和人体带静电造成危害措施有:()。

    • A、穿抗静电工作服;
    • B、穿抗静电工作鞋;
    • C、采取通风措施防止静电的危害;
    • D、采取除尘方法防止静电的危害。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问答题
    静电的危害有哪些?怎样防止静电的影响?

    正确答案: 静电的危害是和静电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静电与“流电”不同,从安全角度考虑,静电有静电能量不大,但静电电压高,容易产生电晕放电,很可能发展成为火花放电,因此,当人体接近带电体时,就会受到意外的电击,给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在化工生产中,由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时静电最为严重的危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实例中,不难发现这种危害的严重性。无论是涉及固体、粉尘的作业,还是涉及液体、气体的作业,都存在这种危害。
    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应该结合生产工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或者通过事故分析来加以考虑和选择。常见的防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1)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不能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2)对于绝缘性物体宜用中和法消除静电,其原理是设法使带电体附近的空气电离,利用极性相反的电荷被吸向带电体而使静电中和。按照使空气电离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感应式静电消除器。
    ②外加电源式消电器。
    ③离子风中和器。
    ④放射性中和器。
    (3)用泄漏法降低绝缘性很强的物体的绝缘程度,加快静电消除。其方法有:
    ①增加空气湿度。
    ②添加抗静电剂。
    (4)根据生产工艺和物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物料流动速度,在带电序列中选用位置相近的物料,穿戴防静电鞋、手套和工作服,在重要部位装设自动静电监测器,以及在大容器的结构设计上,避免在空间内出现细长的突出物,以减除放电机会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2)工艺控制;
    (3)接地;
    (4)增湿;
    (5)抗静电添加剂;
    (6)静电中和器;
    (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防止静电的措施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大多数的人造材料极易带静电,所以应绝对避免同组件相接触!
    1.在与敏感组件接触时,应注意人、工作位置和包装的接地!
    2.原则上不要去触摸电子组件。组件板上的组件针或连线绝对不能触摸!
    在接触组件时,接触人员的手臂上应一直带着EGB-臂带以达到接地的目的,或者他应穿EGB-鞋或EGB-鞋-接地保护带行走在EGB-地面上。
    在接触电子组件之前,应对自身进行静电放电。在接触组件之前,触摸某接地设备的光滑处(如开关箱、、暖气管等),就能达到释放自身静电的目的。
    不要使组件同容易承载的、高绝缘的材料如:塑料薄膜、绝缘桌面、人造纤维服装等接触。
    放置时,将组件放置在可导电的底座上(带EGB-表层的桌子、可导电的EGB-泡沫塑料、EGB-包装袋、EGB-运输箱等)。
    保持敏感组件远离数据显示仪器、屏幕或电视机(最短距离为10c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防止静电着火的措施之一。

    • A、加速静电积聚
    • B、防止静电积聚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防止静电危害人的基本措施有:()。 ①静电控制法 ②自然泄漏法 ③防静电接地

    • A、只有①、③
    • B、①、②、③
    • C、只有①、②
    • D、②、③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油库和加油站防止静电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油罐、管线、装卸设备、油罐汽车等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将静电导入地下,并应定期检查静电接地装置的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阻。
    2、向油罐、油罐汽车灌油时,输油管的出口必须接近容器底部,以减少油品对容器底部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卸油时,油品的开始速度不得太快,一般不大于1m/s,当进油口被浸没后可提高流速,但最高也不得超过7m/s。
    3、不得穿化纤的服装上罐和从事装卸作业,不允许用化纤布擦拭工具设备。
    4、严禁在库区向塑料捅里灌注汽油。

  • 第16题:

    防止静电感应伤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作业人员在塔上或构架上进行间接作业时,要穿用导电鞋。
    (2)断开或接通空载线段时,已断开的相或未接通的相,以及变电站(或电厂)中退出运行设备的金属件部分均应良好接地。
    (3)接触绝缘架空地线前,应挂接地线。

  • 第17题: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减少摩擦起电;接地泄漏;降低电阻率;增加空气湿度;空气电离法;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其他方法。

  • 第18题:

    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减少静电的产生、增强电荷的流散、消除爆炸性混合气体、消除危险放电

  • 第19题: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2.工艺控制
    3.接地
    4.增湿
    5.抗静电添加剂
    6.静电中和器
    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 第20题:

    防止静电着火事故的措施有()。

    • A、减少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泄漏,防止静电积聚;消除火花放电;防止存在爆炸性气体
    • B、增加静电产生;加速静电积聚;采用火花防电;防止存在气体
    • C、增加静电产生;加速静电积聚;消除火花放电;防止存在爆炸性气体
    • D、减少静电的产生;防止静电积聚;采用火花放电;防止存在气体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填空题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等易带静电衣物等。

    正确答案: 接地、跨接、控制流速、禁穿化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防止井下静电的主要措施有()和()。

    正确答案: 接地、禁止使用普通塑料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了防止静电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合理地选用制造生产设备的材料,减少摩擦和分离,以有效地控制静电的产生;
    (2)采用接地和屏蔽法,防止导体和非导体积累静电;
    (3)使用静电消除器及时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4)在流体中加入适量的防静电添加剂;
    (5)铺设导电地面,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工作服,以防止人体带电;
    (6)控制环境中易燃易爆混合物的数量和浓度,以防止因静电而引起的火灾和爆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防止静电感应伤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作业人员在塔上或构架上进行间接作业时,要穿用导电鞋。
    (2)断开或接通空载线段时,已断开的相或未接通的相,以及变电站(或电厂)中退出运行设备的金属件部分均应良好接地。
    (3)接触绝缘架空地线前,应挂接地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