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沿海省份对制鞋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为20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0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25元/小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A.15000人B.20000人C.25000人D.30000人

题目

某沿海省份对制鞋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为20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0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25元/小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

A.15000人

B.20000人

C.25000人

D.30000人


相似考题
更多“某沿海省份对制鞋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为20000人,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省服装厂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工人总人数为24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15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20元/小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工人总人数将变成()人.

    A:30000
    B:32000
    C:8000
    D:1600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计算,题目已知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即为1.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L/24000)÷[(20-15)/15]=1.则△L=8000(人).则总人数变为24000-8000=16000(人).

  • 第2题:

    某省服装厂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工人总人数为24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15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20元/小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工人总人数将变成()人。

    A:30000
    B:32000
    C:8000
    D:1600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计算。题目已知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即为1。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L/24000)/[(20-15)/15]=1,则△L=8000(人)。则总人数变为24000-8000=16000(人)。

  • 第3题:

    某沿海省份对制鞋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省企业目前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为20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0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25元/小时,则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人。

    A.30000
    B.25000
    C.20000
    D.15000

    答案:D
    解析:
    由于劳动力的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工资率上升会导致劳动力需求同比例下降,工资率变化率为(25-20)/20=1/4,故劳动力需求变化率也为1/4,即减少5000人。此时,该省企业愿意雇用的制鞋工人总人数将变为15000人。

  • 第4题:

    某市对汽车生产工人的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该市企业目前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为25000人,工人的市场工资率是25元/小时,如果工资率上升为30元/小时,则该市企业愿意雇用的汽车生产工人总人数将变成( )人。

    A.15000
    B.20000
    C.25000
    D.3000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弹性。题目已知劳动力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即为1,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工资率变动%=(△L/L)÷(△W/W)=[(△L/25000)×100%]÷[(30—25)/25×100%]=1,△L=5000(人)。则总人数变为25000—5000=20000(人)。

  • 第5题:

    某市制鞋工人工资率为每小时40元,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总供给人数为2万人,当工资率提高到每小时50元时,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总供给人数上升到3万人,则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供给是()。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单位弹性的
    D:无弹性的

    答案:B
    解析:
    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3-2)/2]/[(50-40)/40]=2>1。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1,劳动经济学把这种情形称为劳动力供给曲线富有弹性,所以该市制鞋工人的劳动力供给为富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