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一、脊柱检查(一)脊柱弯曲度1.检查法 检查时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然后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两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2.生理弯曲度 正常人直立时,从侧面观察有"S"状的4个生理弯曲,即颈段稍向前凸,胸段稍向后凸,腰段明显向前凸,骶段明显向后凸。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3.病理性变形 常见有脊柱后凸、脊柱前凸和脊柱侧凸。(二)脊柱活动度正常人的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各部的活动范围明显不同,并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检查时注意有无病理性活动受限。(三)脊柱压痛与叩击痛1.脊柱压痛 检查脊柱压痛时,患者取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医师用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了解患者是否有压痛。2.脊柱叩击痛 脊柱叩击痛有两种检查法。①直接叩诊法:患者取坐位,医师用手指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柱棘突,了解患者是否有叩击痛。多用于检查胸、腰段。②间接叩诊法:患者取坐位,医师将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了解患者的脊柱是否有疼痛。二、四肢与关节检查1.匙状甲 匙状甲又称反甲,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偶见于风湿热、甲癣等。2.杵状指(趾) 杵状指(趾)又称槌状指(趾)。常见于:①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慢性肺脓肿、脓胸等。②某些心血管疾病: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3.指关节变形 以梭形关节最常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4.膝内翻、膝外翻 膝内翻称为"O"形腿,膝外翻称为"X"形腿。膝内翻或膝外翻见于佝偻病及大骨节病。5.膝关节变形(1)关节炎 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形态不对称,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如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2)关节积液 表现为关节明显肿胀,当膝关节屈曲90°时,髌骨两侧的凹陷消失,可有浮髌现象。浮髌试验阳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腔大量积液。如压下时髌骨与关节面的碰触感如同触及绒垫的柔软感,多见于结核性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积液。6.足内翻、足外翻 多见于先天畸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7.肢端肥大症 其特点为肢体末端异常粗大。见于青春期发育成熟后,腺垂体功能亢进,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肢端肥大症。
更多“脊柱与四肢检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最早应用CT检查的部位是

    A.头颅

    B.四肢

    C.胸部

    D.腹部

    E.脊柱


    正确答案:A

  • 第2题:

    脊柱、四肢、肛门检查


    答案:
    解析:
    1.脊柱检查 脊柱由26块椎骨、韧带、肌肉和椎间盘连接构成,具有支持平衡、吸收震荡、传导应力、保护脊髓和内脏,并有活动功能。检查基本方法是视诊和触诊,必要时配合叩诊。
    (1)生理性弯曲 成人脊柱存在的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使脊柱形成“s”形,称生理性弯曲,于直立位时从侧面观察。再于直立位从背面观察其两肩有无不对称,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两髂嵴最高点连线是否平行,两臀皱有无不对称,如出现异常说明脊柱存在侧弯。脊柱侧凸的检查为检查者用示指、中指置于脊柱棘突两侧,自上而下以适当压力划压,沿棘突皮肤可出现一条轻度充血线,观察此线是否正直,以判断脊柱有无侧凸。
    (2)脊柱活动度 正常脊柱活动包括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四种。检查颈段脊柱时应固定被检查者双肩,检查腰段脊柱须用双手固定被检查者骨盆,然后作脊柱旋转活动检查。在检查时应不时询问被检查者有无疼痛。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检查脊柱压痛时,被检者取端坐位,轻度前屈。检查者用拇指或示指指腹,自上而下依次按压脊柱棘突和横突部、椎旁肌肉。正常应不出现压痛,发现压痛点,常须反复三次加以确认,并根据解剖标志,确认压痛点位置。脊柱叩击痛的检查有两种方法。①直接叩击法:用手指尖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常用于胸椎、腰椎病变的检查;②间接叩击法:检查者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背部,右手握拳以尺侧缘叩击左手背,如被检者出现疼痛,称叩击痛阳性。
    2.四肢与关节 四肢和关节的检查包括形态与运动功能二个方面。正常人左右两侧形态对称,无畸形,关节活动不受限且无反常活动,检查时肢体处于功能位或手的休息位。
    (1)形态检查
    1)视诊 观察肢体有无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关节有无红肿,关节附近肌肉有无萎缩等。
    2)触诊 触诊内容包括:皮温、压痛点、肿块、骨与关节正常解剖标志是否改变、肌腱与滑囊和周围神经干是否增粗、有无肿块;浮髌试验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平卧位,下肢伸直肌肉放松‘检查者一手向远端按压髌上囊部,将可能存在的积液挤向髌骨下方,另一手示指轻压髌骨,髌骨有被积液浮起感觉称为浮髌试验阳性。
    3)肢体长度和周径的测量 在骨突处做好标志,两侧同时测量判断肢体是否存在短缩畸形;选定两下肢相同水平肌肉丰满之处作周径测量后进行比较。
    (2)运动与功能检查 四肢关节的运动与功能检查主要观察活动的姿势、范围以及活动时是否引起疼痛,四肢和关节通常作被动活动检查,怀疑神经肌肉疾患则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均须检查。
    3.肛门指诊 对肛门或直肠的触诊称直肠指诊。检查者戴好手套或指套,涂上润滑剂(如液体石蜡油),用右手示指轻轻按摩肛缘,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然后将示指慢慢转入直肠。检查肛管直肠的周壁有无触痛、肿块、狭窄,注意肿块大小、质地、表面光滑度、活动度。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扪到子宫颈。示指尖有时可触及盆底,注意有无肿大淋巴结。指套取出时,观察有否染上血迹或黏液。

  • 第3题:

    最早应用CT检查的部位是

    A.头颅
    B.四肢
    C.胸部
    D.腹部
    E.脊柱

    答案:A
    解析:
    最早应用CT检查的部位是头颅,第一代CT机专门用于颅脑扫描。

  • 第4题:

    最早应用于CT检查的部位是

    A.胸部

    B.四肢

    C.脊柱

    D.头颅

    E.腹部


    正确答案:D
    D。CT最早用于颅脑检查,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第5题:

    最早应用于CT检查的部位是

    A.四肢
    B.腹部
    C.头颅
    D.脊柱
    E.胸部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