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1)风寒湿痹①行痹:以关节、肌肉疼痛酸楚,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为主症。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代表方:防风汤加减(防风、麻黄、桂枝、葛根、当归等)。②痛痹:以肢体关节疼痛,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为主症。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代表方: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黄、芍药、甘草、黄芪)。③着痹:以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症。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等。)(2)风湿热痹:以游走性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躁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为主症。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知母、桂枝、甘草、粳米)合宣痹汤(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赤小豆、蚕砂等)加减。(3)痰瘀痹阻证:以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或肌肤紫暗、肿胀,或僵硬变形,有硬结、瘀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为主症。治法:化痰行瘀,宣痹通络。代表方:双合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芍、茯苓等)。(4)肝肾两虚证:以痹证口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肢冷,阳痿,或骨蒸潮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为主症。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代表方:补血荣筋丸加减(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鹿茸、菟丝子等)。
更多“痹证各型主症舌脉与治则方药是什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淋证各型主症舌脉与治则方药。


    参考答案:(1)热淋:小便频急,溲时灼痛,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八正散加减(木通、扁蓄、车前子、瞿麦、栀子等)。(2)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刺痛,或腰腹绞痛难忍。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代表方:石苇散加减(石苇、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3)血淋:尿血而痛。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小蓟、生地、滑石、通草、藕节等)。(4)气淋:郁怒之后,小便涩滞,小腹胀满。苔白脉弦。治法:理气疏导,通淋利尿。代表方:沉香散加减(沉香、滑石、陈皮、冬葵子、石苇等)。(5)膏淋:小便涩痛,尿如脂膏或米泔水。舌红苔黄脉濡数。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泄浊。代表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等)。(6)劳淋:余沥不尽,时发时止,遇劳即发。舌淡脉细弱。治法:补脾益肾。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山药、山芋肉、泽泻、桂枝、牛膝等)。

  • 第2题:

    肾阳虚绝经前后诸证有哪些主症、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肾阳虚绝经前后的表现多为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纳呆腹胀,大便溏薄,或经行量多,或崩中暴下,色淡或黯,有块,面浮肢肿,夜尿多或尿频失禁,或带下清稀,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方药:右归丸合理中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 第3题:

    热淋的主症、治法及代表方药是什么


    主症: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 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扁蓄、瞿麦、木通、滑石、车前子、甘草梢、大黄、山栀、灯心

  • 第4题:

    气虚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参考答案:气虚感冒的主症 恶寒发热,无汗,或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参苏饮(人参、紫苏、葛根、前胡、半夏等)。

  • 第5题:

    患者女,36岁,患痹证多年,近来出现心悸气短,动则加重,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者,治宜当选

    A.独活寄生汤
    B.生脉散
    C.八珍汤
    D.炙甘草汤

    答案:D
    解析:
    痹久内舍于心,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或结代,可用炙甘草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