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按糖的种类和苷元连接方式可将强心苷分为几种类型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糖的种类和苷元连接方式可将强心苷分为几类型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答案:B
    解析:
    按糖的种类以及和苷元的连接方式,可将强心苷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强心苷: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②Ⅱ型强心苷: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③Ⅲ型强心苷:苷元-(D-葡萄糖)y。

  • 第2题:

    将强心苷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的依据是

    A.甾体母核结构不同
    B.C-17位侧链取代基不同
    C.糖的种类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不同
    D.甾体母核稠合方式不同
    E.苷元的种类及其与糖的连接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是强心苷的分类。强心苷大多是低聚糖苷,少数是单糖苷或双糖苷。通常按糖的种类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将强心苷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

  • 第3题:

    1.萜类化合物的定义是什么? 2.什么叫挥发油?挥发油由哪几类化学成分组成? 3.强心苷按苷元结构不同分为哪几种类型?按连接糖的不同可分为几类?各类强心苷的结构有何特点?


    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已有2万多种)、结构千变万化、又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重要天然化合物。萜类通常是指具有(C 5 H 8 ) n 的通式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萜类化合物一般根据化合物中构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不同进行分类。主要可分成单萜(n=2)、倍半萜(n=3)、二萜(n=4)、三萜(n=6)、四萜(n=8)等。萜类化合物的生源有两种观点,即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和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是异戊二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规则作为判断萜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原则。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和其异构化物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DMAPP)是萜类成分在生物体内形成的真正前体。故凡由甲戊二羟酸(甲瓦龙酸)衍生所形成的天然化学成分,均称为萜类。

  • 第4题:

    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区别在于

    A.甾体母核取代不同
    B.C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结构不同
    C.苷元连接的糖种类不同
    D.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不同
    E.苷元与糖的连接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
    1)甲型强心苷元(强心甾烯类)由23个碳原子组成,C-17位结合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也称为强心甾烯。天然存在的强心苷类大多属于此种类型。如洋地黄毒苷元。2)乙型强心苷元(海葱甾二烯或蟾蜍甾二烯类)由24个碳原子组成,C-17位结合有六元不饱和内酯环称为海葱甾烯或蟾酥甾烯。此种类型在自然界中较少。如海葱苷元等。

  • 第5题:

    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区别在于

    A.甾体母核取代不同
    B.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不同
    C.C连接的不饱和内酯环结构不同
    D.苷元与糖的连接位置不同
    E.苷元连接的糖种类不同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