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治疗外伤性截瘫可采用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外伤性截瘫的治疗,其总的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祛邪散寒、通经活络

    B、清热祛邪、疏通经络

    C、补益肝肾、通利小便

    D、疏通督脉、调和气血

    E、宣通阳气、活血化瘀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急性尿潴留病因中,属于机械性梗阻的是

    A.使用阿托品、普鲁卡因等药物后

    B.脊髓性高位截瘫

    C.直肠术后

    D.前列腺肥大

    E.外伤性高位截瘫


    正确答案:D
    尿潴留分机械性和动力性两类。机械性最常见,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膀胱颈肿瘤,尿道畸形,尿道结石。

  • 第3题:

    【多选题】外伤性截瘫的主要并发症有()

    A.肺部感染

    B.褥疮

    C.泌尿系感染

    D.截瘫部水肿

    E.关节僵直


    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关节僵直

  • 第4题:

    治疗外伤性截瘫,小便不通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委中

    B、三阴交

    C、阴陵泉

    D、悬钟

    E、足三里


    参考答案:C

  • 第5题:

    外伤性截瘫的临床诊断和推拿手法如何?


    答案:
    解析:
    本病是指脊柱由于受外力导致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肢体发生瘫痪和知觉、大小便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
    根据脊髓损伤的程度和病理改变。可分为脊髓休克、脊髓受压和脊髓本身的破坏三种类型。
    (1)临床表现和诊断
    ①临床症状:有严重的外伤史。
    脊髓休克:在损伤节段以下继发的完全性弛缓性瘫痪,各种反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
    感觉障碍:在损伤节段以下各种感觉均丧失。待脊髓休克恢复后,感觉才能逐渐出现。
    运动功能:横贯损伤时。脊髓休克期消失后.损伤节段以下的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但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向亢进。部分损伤者在脊髓休克期恢复后可逐渐出现肌肉的自主活动.但相当于损害节段所管辖的肌群表现为张力弛缓、萎缩、腱反向消失等。
    ②检查:受损伤节段脊柱及两侧肌肉有明显压痛,叩击痛。脊柱可有侧弯或后凸畸形,受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迟钝或消失。下肢肌张力增高或松软,肌力减弱,反射亢进、减轻或消失。
    X线检查:可见压缩椎体的形态改变和位移,并可观察椎管腔的情况,借以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
    (2)治疗
    ①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②取穴:脾俞、胃俞、肾俞、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三阴交、伏兔、膝眼、解溪等穴。
    ③手法:滚、按、揉、拿捏、点压、弹拔、擦法及肢体的被动运动等。
    (3)预后与注意事项
    ①推拿治疗本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对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尤以早期见效更显.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可提高疗效。
    ②对本病患者,加强护理,防止褥疮、便泌和泌尿系感染,如有发生。应及时尽早处理。
    ③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视全身功能锻炼对瘫痪肢体的作用。对不同的瘫痪肌群,采用不同体位的方法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