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4岁。2小时前乘摩托车时发生车祸,其右小腿被撞击。伤后中下部肿胀,局部剧烈疼痛,无法行走。体查: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拟诊断为右胫骨骨折本骨折的好发处为A、胫骨平台B、胫骨中上1/3处C、胫骨中下1/3处D、胫骨中部E、胫骨下端如果是直接暴力,所造成的胫腓骨双骨折的骨折线特点是A、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为高B、胫腓骨两骨折线都在同一水平C、胫骨的骨折线较腓骨为高D、胫骨的骨折线多呈斜形E、胫骨的骨折线多呈螺旋形如果是间接暴力,所造成的胫腓骨双骨折的骨折线特点是A、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为高B、胫腓骨两骨

题目

患者,男,34岁。2小时前乘摩托车时发生车祸,其右小腿被撞击。伤后中下部肿胀,局部剧烈疼痛,无法行走。体查: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拟诊断为右胫骨骨折本骨折的好发处为A、胫骨平台

B、胫骨中上1/3处

C、胫骨中下1/3处

D、胫骨中部

E、胫骨下端

如果是直接暴力,所造成的胫腓骨双骨折的骨折线特点是A、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为高

B、胫腓骨两骨折线都在同一水平

C、胫骨的骨折线较腓骨为高

D、胫骨的骨折线多呈斜形

E、胫骨的骨折线多呈螺旋形

如果是间接暴力,所造成的胫腓骨双骨折的骨折线特点是A、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为高

B、胫腓骨两骨折线都在同一水平

C、胫骨的骨折线较腓骨为高

D、胫骨的骨折线多呈斜形

E、胫骨的骨折线多呈螺旋形

直接暴力所造成的胫骨骨折线的特点是A、斜形

B、螺旋形

C、嵌插形

D、横断

E、压缩形

间接暴力所造成的胫骨骨折线的特点是A、横断

B、粉碎性

C、嵌插形

D、压缩形

E、斜形

腓骨上端骨折应注意A、胫神经有无损伤

B、胫动脉有无损伤

C、腓总神经有无损伤

D、胭动脉有无损伤

E、腘静脉有无损伤

若患者出现小腿肿胀明显,疼痛剧烈,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布区的皮肤感觉丧失,是A、胫后神经损伤

B、腓总神经损伤

C、胭动脉损伤

D、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E、胫神经损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34岁。2小时前乘摩托车时发生车祸,其右小腿被撞击。伤后中下部肿胀,局部剧烈疼痛,无法行走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54岁,车祸,右胫腓骨中1/3粉碎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因右小腿肿胀足趾剧烈疼痛伤后36小时转诊,检查:右足趾明显肿胀,青紫,感觉麻木,足趾活动差,毛细血管充盈尚存在,取除夹板见右小腿肿胀甚,皮温较高且皮肤有水泡出现,考虑并发最可能为

    A.腓总神经损伤

    B.胫前动脉损伤

    C.胫后动脉损伤

    D.胫动脉损伤

    E.骨筋膜室综合征


    正确答案:E

  • 第2题:

    患者,男性,54岁,车祸,右胫腓骨中1/3粉碎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因右小腿肿胀足趾剧烈疼痛伤后36小时转诊,检查:右足趾明显肿胀,青紫,感觉麻木,足趾活动差,毛细血管充盈尚存在,取除夹板见右小腿肿胀甚,皮温较高且皮肤有水泡出现。考虑并发最可能为

    A.腓总神经损伤
    B.胫前动脉损伤
    C.胫后动脉损伤
    D.胫动脉损伤
    E.骨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骑跨伤后会阴部肿胀、瘀斑、疼痛,排尿时疼痛更为剧烈,并有少量血液滴出,无皮肤裂伤,骨盆前后位X线摄片可显示骨盆骨折。其损伤的部位是

    A.肾
    B.输尿管
    C.膀胱
    D.前尿道
    E.后尿道

    答案:D
    解析:

  • 第4题:

    患者,男。骑跨伤后会阴部肿胀、瘀斑、疼痛,排尿时疼痛更为剧烈,并有少量血液滴出,无皮肤裂伤,骨盆前后位X线摄片可显示骨盆骨折。其损伤的部位是

    A、肾

    B、输尿管

    C、膀胱

    D、前尿道

    E、后尿道


    参考答案:D

  • 第5题:

    患者,男性,54岁,车祸,右胫腓骨中1/3粉碎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因右小腿肿胀足趾剧烈疼痛伤后36小时转诊,检查:右足趾明显肿胀,青紫,感觉麻木,足趾活动差,毛细血管充盈尚存在,取除夹板见右小腿肿胀甚,皮温较高且皮肤有水泡出现。

    考虑并发最可能为

    A.腓总神经损伤
    B.胫前动脉损伤
    C.胫后动脉损伤
    D.胫动脉损伤
    E.骨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E
    解析:

  • 第6题:

    119、男性54岁,车祸,右胫腓骨中1/3粉碎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因右小腿肿胀足趾剧烈疼痛伤后36小时转诊,检查:右足趾明显肿胀,青紫,感觉麻木,足趾活动差,毛细血管充盈尚存在,取除夹板见右小腿肿胀甚,皮温较高且皮肤有水泡出现,考虑并发最可能为

    A.腓总神经损伤

    B.胫动脉损伤

    C.软组织挫裂伤

    D.骨筋膜室综合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