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9岁。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5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便常规+潜血B、腹部B超C、血常规D、X线钡剂灌肠E、结肠镜检查

题目
患者女,39岁。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5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便常规+潜血

B、腹部B超

C、血常规

D、X线钡剂灌肠

E、结肠镜检查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E
更多“患者女,39岁。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5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31岁,6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4次/日,多呈少量脓血便,便后腹痛可缓解,伴消瘦,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粪便常规+隐血实验
    B.血液一般检查
    C.免疫指标检查
    D.X线钡剂灌肠
    E.结肠镜检查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患者女,39岁。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5次/日,呈黏液脓血便,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便常规+潜血
    B.腹部B超
    C.血常规
    D.X线钡剂灌肠
    E.结肠镜检查

    答案:E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39岁。主诉“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1年”入院。该患者10余年前开始出现间断腹泻,最多每日排黄色不成形便3~4次,伴有下腹痛,便后腹痛缓解,未予系统诊治;1年前患者腹痛腹泻症状加重,伴有黏液脓血便,现最多每日10余次,有里急后重,有腹痛便后缓解,伴有腹胀,食欲缺乏,无恶心呕吐,近1年体重下降约5kg。该患者入院后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A便常规及潜血

    B结肠镜

    C便细菌培养

    D肿瘤标记物CEA等

    E血p-ANCA及ASCA


    A,B,C,D,E

  • 第4题:

    男性,31岁。6个月前劳累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3~4次/日,多呈少量脓血便,便后腹痛可缓解,伴消瘦,多次大便培养阴性。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粪便常规+隐血实验
    B:血液一般检查
    C:免疫指标检查
    D:X线钡剂灌肠
    E:结肠镜检查

    答案:E
    解析:
    该患者有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大便培养阴性,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检查时,应尽可能观察全结肠及末段回肠,确定病变范围,必要时取活检。

  • 第5题:

    患者,女,45岁。反复发作脓血便10余年,此期间有时伴膝关节疼痛,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X线钡剂检查见乙状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变细。
    该病腹痛的特点是
    A.腹痛—进食—缓解 B.腹痛—进食—加痛
    C.腹痛—便意—便后缓解 D.腹痛—便意—便后无变化


    答案:C
    解析:
    ①女性患者,反复脓血便10余年,有肠外表现(膝关节疼痛),大便培养无痢疾杆菌生长,可诊断为炎症性肠病。X线检查提示病变位于乙状结肠,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性大。克罗恩病多发于回肠末端,脓血便少见。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常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X线检查结果也不符合。慢性细菌性痢疾无肠外症状,大便培养常有阳性发现。②溃疡性结肠炎常有“腹痛— 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伴里急后重。克罗恩病常表现为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疼痛,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肠结核常表现为脐周、下腹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有腹痛、 腹泻、腹胀等症状。③中毒性巨结肠、癌变、肠出血、肠梗阻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其中,中毒性巨结肠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暴发型或重症患者,本例病程10余年,X线检査提示肠壁变硬,肠管变细,说明肠管管壁因纤维化而增厚,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几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