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污染源进行解析,是为了了解不同污染源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相对贡献,由此可以有针对地实施控制措施。()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对污染源进行解析,是为了了解不同污染源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相对贡献,由此可以有针对地实施控制措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对污染源进行解析,是为了了解不同污染源对大气中PM2.5浓度的相对贡献,由此可以有针对地实施控制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时,下列关于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正确的是()。

    A. 本项目贡献浓度
    B.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
    C.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以新带老”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答案:D
    解析:
    8.8 评价方法
    8.8.1 环境影响叠加
    8.8.1.1 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
    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应用本项目的贡献浓度,叠加(减去)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环境影响,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计算方法见公式
    (5)。

  •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若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下列属于达标区域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满足的条件有()。

    A.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
    C.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
    D. 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A,B,D
    解析:
    1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0.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1.1 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则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
    b)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
    c)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叠加现状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在建、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对于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叠加后的短期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 第3题:

    下列关于各类污染源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大气污染源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飘尘
    B.大气生活污染源,分布广、排放污染量大
    C.大气污染源的源强是指污染物的浓度大小
    D.城市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
    E.交通噪声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城市中50%~70%的噪声来自交通运输工具

    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气、环境噪声、水污染源。选项A错误,飘尘是大气污染源中,颗粒类污染源危害最大的,而不能代表全部气体污染源;选项C错误,大气污染源的源强是指污染物的排放速率,污染物的浓度与源强成正比。参见教材P54、57、61。

  • 第4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时,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预测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其中污染源包括()。

    A.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
    B. 改扩建项目现有污染源
    C. 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
    D. 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己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污染源

    答案:A,B
    解析:
    8.8.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
    8.8.5.1 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本项目所有污染源(改建、扩建项目应包括全厂现有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50m。
    8.8.5.2 在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