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为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国际上为了防止气候变化,多个国家共同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列各项不符合公约规定的是哪项?( )A.对所有缔约国的义务、发达国家的义务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义务作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规定B.规定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具体减排目标C.公约规定了“集团方式”,除了发达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额,集团内部国家也要达标D.公约规定了“排放权交易”和“绿色交易”作为发达国家减排折算达标的方式


    正确答案:C
    公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缔约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划分:24个发达国家和欧 盟被列入“附件二”,11个东欧国家和“附件二”国家被列入“附件一”。公约对所有缔约国的义务、 “附件一”国家的义务和“附件二”国家的义务分别作了规定,其防止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温室气 体的排放。因此,选项A正确。《京都议定书》进一步规定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具体减排指标。 为了促进目标的实现,《京都议定书》还规定了三种减排折算方式,包括“集团方式”,即只要有关集团达 到减排总额,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排放权交易”,排量超标的国家可以向其他排放量低于自 身额度的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放量,使总量达标;“绿色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 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从而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选项C对“集团方式”理解不当,因 此错误,当选。

  • 第2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有关报告中强调: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之和。技术进步对改进能源消费方式、提高能源效率、减轻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下列各项为上述论断的前提假设的是( )。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进步未来是可能实现的
    B.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C.未来气候变化问题终究是可以解决的
    D.各国政府都有自觉减排的意识

    答案:A
    解析:
    题干的主要观点是技术进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推断成立的前提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在未来的可行性,只有这种技术有望实现,对其作用的说法才不会空口无凭。A项正确,当选。

  • 第3题:

    在《京都议定书》里,主要提出了__种温室气体及其减排目标。


    6

  • 第4题:

    我国在对抗全球变暖运动中一贯采取积极务实的姿态.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 。( )


    A. 《中国应对全球变暖国家方案》
    B. 《中国应对温室效应国家方案》
    C. 《中国应对环境污染国家方案》
    D.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故答案为D。

  • 第5题:

    2015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明确了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的整体框架。下列有关该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协定》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各自能力原则
    B.《协定》提出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付出努力”
    C.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要求发达国家继续提出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目标,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逐步向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或限排目标迈进
    D.《协定》确立了“国家自主贡献”作为主要参与方式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正确。《巴黎协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议定书,其基本原则应遵循《框架公约》的设定,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 选项B正确。《巴黎协定》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指标,即确保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注意,1.5℃只是付出努力。 选项C正确。明确发达国家的绝对量减排也是《巴黎协定》的一大特色。注意,这里不用“工业化”国家的表述,准确内容参见外交部网站,应该用“发达国家”这一表述。 选项D正确。各国应制定、通报并保持其“国家自主贡献”,通报频率是每五年一次。新的贡献应比上一次贡献有所加强,并反映该国可实现的最大力度。这是参与协定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