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年需用甲材料180000千克,单价10元/千克,每次进货费用为400元,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为1元。要求计算:(1)该企业的经济进货批量;(2)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3)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5)最佳订货周期(一年按360天计算)。

题目

某企业年需用甲材料180000千克,单价10元/千克,每次进货费用为400元,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为1元。

要求计算:

(1)该企业的经济进货批量;

(2)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3)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

(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5)最佳订货周期(一年按360天计算)。


相似考题
更多“某企业年需用甲材料180000千克,单价10元/千克,每次进货费用为400元,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全年需用甲材料600吨,每次进货成本25元,每吨材料年储存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进货次数为()次

    A.9

    B.10

    C.13

    D.12


    537765743818;

  • 第2题:

    某企业全年需用甲材料240吨,每次进货成本40元,每吨材料年储存成本12元,则每年最佳进货次数为()次

    A.3

    B.5

    C.6

    D.10


    6

  • 第3题:

    某企业全年需用甲材料1200吨,每次进货成本为400元,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为6元,则甲材料的经济批量为()吨。

    A.300

    B.400

    C.600

    D.900


    B

  • 第4题:

    【其它】存货管理决策 资料: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60000千克,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30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9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150元/千克。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 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 (3)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 (4)计算A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 (5)计算A材料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 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 200 =32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 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为不利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 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 600 =1 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 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l l60元,为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 =一1 280(元)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 =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一1 280+480) =一800(元) 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l 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生产能量=1 000 × 5=5 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5 0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00 X5=4 000(元) 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5 000/5 000=1(元/32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费用实际数一(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5 000一(1×5 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1 =1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1 000=1 000(元)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为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额1 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工时一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5)×l =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 =4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600+400 =1 000(元)

  • 第5题:

    某企业甲材料的年需用量为4000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20元。甲材料供应商规定:购买量不足1000千克的,按标准单价计算;每批购买量在1000千克以上(含1000千克),20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2%;每批购买量在2000千克以上(含2000千克)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次订货费用为60元,单位材料的年均储存成本为3元。订货批量为多少时相关总成本最低?


    在没有价格折扣,即进货批量800千克以下时: 最佳进货批量 =200(千克) 存货成本总额 =2000×40+(2000/200)×40+(200/2)×4 =80800(元) (2)采购批量为800千克时: 存货成本总额 =2000×40×98%+(2000/800)×40+(800/2)×4 =80100(元) (3)采购批量为1600千克时: 存货成本总额 =2000×40×97%+(2000/1600)×40+(1600/ 2)×4 =80850(元) 所以最佳经济进货批量为8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