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专利申请的撤回。根据规定,如果撤回是在专利公开以后提出的,则该发明创造已丧失新颖性,任何人就此发明创造提出申请都会被驳回。
更多“专利申请人在专利公开以后撤回专利申请的,该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其他人就此发明创造提出的专利申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专利申请在被公布或公告之前撤回的,申请人可以重新就其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国家专利局在审核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时,对在申请日前6个月内,曾( )的。该发明创造可视为不丧失新颖性。

    A.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发表过

    B.在各种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发表过

    C.由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

    D.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已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但尚未经审查批准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甲于2005年2月10就A发明创造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2005年12月10日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而此前乙已就A技术于2005年11月10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根据先申请原则,乙的申请在前,所以甲的申请丧失新颖性。( )


    答案:错
    解析:

  • 第4题:

    甲公司2015年8月26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出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一项发明专利申请,申请人也已在申请时分别做出说明,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作为同样发明创造的发明专利申请可以直接被授权

    B.作为同样发明创造的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修改权利要求后,可能会被授权

    C.如果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前,甲公司因不缴纳年费导致实用新型专利权已终止,作为同样发明创造的发明专利申请可以被授权

    D.如果在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前,甲公司提交了撤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声明并且该撤回声明已经生效,该发明申请符合授予专利权的其他条件,则该发明专利申请可以被授权


    参考答案:BD

  • 第5题:

    关于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申请人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会上首次展出其发明创造后6个月内在中国提出首次专利申请,之后又希望基于该首次专利申请作为国内优先权基础提出一份在后中国专利申请,则该在后中国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应不晚于其首次展出后12个月
    B.《专利法》第二十四条有关宽限期规定中所述的“首次展出”“首次发表”是指在申请日以前的6个月内仅允许申请人将其发明创造以《专利法》第二十四条所规定的方式展出或发表一次,不允许申请人在上述期限内多次发表或展出的情形
    C.申请人将其发明创造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后,他人在该展会获得了该发明创造的信息,进而在宽限期内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了该发明创造的,将导致该申请丧失新颖性
    D.申请人作出的《专利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的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行为,不能作为现有技术评价该申请人在宽限期内所提交专利申请请求保护的相似技术方案的创造性

    答案:A,B
    解析:
    《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三章第5节中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发生《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的,该申请不丧失新颖性。即这三种情况不构成影响该申请的现有技术。所说的6个月期限,称为宽限期,或者称为优惠期。宽限期和优先权的效力是不同的。我国允许申请人同时享有宽限期和优先权。《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除《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专利法》所称的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因此,《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宽限期的起算日期,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之前6个月内。《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行为发生日不构成优先权日。故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首次”,仅仅是规定“首次”作出上述行为时应在申请日前6个月内,并不排除申请人在上述期限内多次作出上述行为。因此选项B的说法错误。《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一章第6.3.3节中规定,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所造成的公开,包括他人未遵守明示或者默示的保密信约而将发明创造的内容公开,也包括他人用威胁、欺诈或者间谍活动等手段从发明人或者申请人那里得知发明创造的内容而后造成的公开。可见,“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应当符合如下两个条件:(1)他人公开的发明创造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申请人那里获知的,包括合法方式和非法方式;(2)他人公开发明创造的行为违背了申请人的意愿。当他人以非法方式获知发明创造的情况下,其公开发明创造的行业违背申请人的意愿是不言自明的。选项C中,虽然他人公开的发明创造是直接从申请人那里获的,但其方式是通过参加展览这种合法方式。此外,最关键的是,申请人自己的公开行为导致其发明创造被他人所知。其在国际展览会上展出的行为表明申请人无意使其发明创造处于保密状态,因此他人通过合法方式得知该发明创造后,再予以公开的行为无须经申请人同意,也谈不上什么“泄露”。选项C中他人的公开行为并不属于“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情形,因此选项C的说法正确。在上述规定中,不损害该专利申请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公开、已成为现有技术、不视为影响其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现有技术这些表述表明,虽然习惯上采用“不丧失新颖性”的说法,但《专利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的公开行为,既不能用于评述随后申请的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也不能用于评述其创造性。这可以从宽限期保护申请人利益的立法本意上进行理解。因此选项D的说法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