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A、B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要求: (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制造费用按照机器小时比例进行分配,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分析两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差别原因。

题目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A、B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
(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制造费用按照机器小时比例进行分配,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分析两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差别原因。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A产品承担制造费用=850/(300+100)×300=637.5(万元)
  B产品承担制造费用=850/(300+100)×100=212.5(万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0.4+637.5/500=1.675(万元)
  B产品的单位成本=0.6+212.5/250=1.45(万元)
  (2)A产品的制造费用=20×(200/160)+300×(400/400)+20×(100/100)+5×(150/50)=360(万元)
  B产品的制造费用=140×(200/160)+100×(400/400)+80×(100/100)+45×(150/50)=490(万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0.4+360/500=1.12(万元)
  B产品的单位成本=0.6+490/250=2.56(万元)
  (3)传统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按照单一标准进行分配,产量大的A产品承担更多的制造费用,高估了产量高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产量低产品的成本,扭曲了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按照多动因分配,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更多“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A、B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 第2题: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 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元/件。未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的单位目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 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成本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依据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 A、B 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2.根据资料(2),结合产品单位目标成本,指出在作业成本法下 A、B 两种产品哪种更具有成本优势,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结合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计算 A、B 两种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4.根据资料(1)至(3),在不考虑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的条件下,结合竞争性市场价格和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的生命周期成本,分别判断 A、B 两种产品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1.A 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207/(1+15%)=180(元/件)

    B 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322/(1+15%)=280(元/件)

    2.B 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

    理由: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在作业成本法下 A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220 元/件大于 A 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180 元/件,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275 元/件小于 B 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280 元/件,所以 B 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

    3.A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220+13+8=241(元/件)

    B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275+18+12=305(元/件)

    4.在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的 A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241 元/件大于竞争性市场价格207 元/件,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在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的 B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305 元/件小于竞争性市场价格 322元/件,具有财务可行性。

  • 第3题: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 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 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产品的单位目
    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3),结合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计算 A、B 两种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答案:
    解析:
    A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3+220+8=241(元)
    B 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8+275+12=305(元)

  • 第4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2012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年6月,A、B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答案:
    解析:
    A产品的制造费用=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50(万元)
      A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550/500=1.1(万元)
      B产品的制造费用=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300(万元)
      B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300/250=1.2(万元)
      区别: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主要采用单一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 第5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 X、Y 两种产品,X、Y 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1)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 2012 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 年 6 月,X、Y 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 500 台和 250 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 0.4 万元和0.6 万元,此外,X、Y 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3 所示:

    (2)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甲公司的成本核算精度大大提高,为此,甲公司决定通过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市场调研,甲公司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 X、Y 两种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单价分别为 1.85 万元和 1.92 万元;单位产品必要利润分别为0.20 万元和 0.25 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 X、Y 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
    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答案:
    解析:
    X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Y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或:X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Y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Y 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区别: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主要采用单一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 第6题:

    K企业专门从事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有关这两种产品的基本资料如下(单位:元):

    甲:1000×4=4000   5000   10000     
      乙:4000×4=16000  48000   16000
      K企业每年制造费用总额2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复杂程度不一样,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K企业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5个,为此设置了5个成本库。有关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的资料如下(单位:元):

    要求:
      分别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上述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传统成本法下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用机器小时数作为费用分配依据)
      已知甲乙两种产品的机器小时总数分别为4000小时和16000小时,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则:
      制造费用分配率=20000/20000=1(元/小时)
      甲产品的制造费用=4000×1=4000(元)
      乙产品的制造费用=16000×10=16000(元)
      (2)作业成本法下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首先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见下表:

     其次,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制造费用=8×600+70×40+30×90+4000×0.2+60×24=1254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2×600+30×40+10×90+16000×0.2+40×24=7460(元)
      (3)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的产品成本。

  • 第7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X、Y两种产品。X、Y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2012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8年6月,X、Y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X、Y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答案:
    解析:
    X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00=1.1(万元)
    Y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250=1.2(万元)
    或:
    X产品的制造费用=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50(万元)
    Y产品的制造费用=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300(万元)
    X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550/500=1.1(万元)
    Y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300/250=1.2(万元)
    区别: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主要采用单一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 第8题: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 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 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产品的单位目
    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结合产品单位目标成本,指出在作业成本法下 A、B 两种产品哪种更具有成本优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B 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
    理由:在作业成本法下,B 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275 元,低于单位目标成本 280 元;
    而 A 产品的单位成本为 220 元,高于单位目标成本 180 元。

  • 第9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 X、Y 两种产品,X、Y 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1)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 2012 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 年 6 月,X、Y 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 500 台和 250 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 0.4 万元和0.6 万元,此外,X、Y 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3 所示:

    (2)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甲公司的成本核算精度大大提高,为此,甲公司决定通过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市场调研,甲公司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 X、Y 两种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单价分别为 1.85 万元和 1.92 万元;单位产品必要利润分别为0.20 万元和 0.25 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2),结合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 X、Y 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并说明甲公司
    确定竞争性市场价格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答案:
    解析:
    X 产品单位目标成本=1.85-0.20-1.65(万元)
    Y 产品单位目标成本=1.92-0.25=1.67(万元)
    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客户可接受的价格、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自身目标市场份额。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任意一项或两项的,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 第10题:

    下表列示了W公司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价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变动成本。

    假设该企业在传统成本法下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产量比例进行。要求分别采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产品的盈利性分析。


    答案:
    解析:
    (1)采用传统成本方法进行盈利性分析
      甲产品单位成本=[9500+(50000×100/150)]/100=428.33元,按产销量来分配固定成本费用
      甲产品单位利润=480-428.33=51.67(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1000+(50000×50/150)]/50=553.33元,按产销量来分配固定成本费用
      乙产品单位利润=600-553.33=46.67(元)
      这两种产品均为盈利产品,企业应当生产这两种产品。
      (2)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盈利性分析
      甲产品单位成本=(9500+29000)/100=385(元)
      甲产品单位盈利=480-385=95(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1000+21000)/50=640(元)
      乙产品其单位盈利=600-640=-40(元)
      可见以现有价格来安排生产,该产品在经济上并不合算。

  • 第11题:

    甲公司的生产车间加工制造成A产品和B产品。8月份生产A产品和B产品投入材料分别为30万元和50万元,发生直接人工费用均为20万元,该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为40万元。当月A、B两种产品均已完工并已验收入库。假设甲公司该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则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万元。

    A.15
    B.20
    C.25
    D.40

    答案:B
    解析:
    A产品、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均=40/(20+20)×20=20(万元)。

  • 第12题:

    不定项题
    某公司2012年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和丙产品(属于不可比产品)。2011年甲、乙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分别为500元和40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1000件和800件;2012年甲、乙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1100件和1000件,计划单位成本分别为490元和39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1200件和11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594000元和434500元。2012年丙产品计划产量为500件,计划单位成本为200元,实际产量为6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为1230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1)-(4)小题。该公司2012年有关产品计划成本降低表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为-11500元

    B

    2012年甲、乙两种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1.13%

    C

    丙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2.5%

    D

    全部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1.28%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项目 产量(台) 售价(元)


    豪华型 5000 4000


    普通型 15000 2000




    单位直接材料和人工成本(元)


    2000


    800




    直接人工(小时)


    25000


    75000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





    作业


    制造费用集合


    作业动因




    调整


    300万元


    调整次数




    机器运行


    1625万元


    机器小时




    包装


    75万元


    包装单数量




    合计


    2000万元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作业动因


    豪华型作业消耗


    普通型作业消耗


    合计




    调整次数(次)


    200


    100


    300




    机器小时(小时)


    55000


    107500


    162500




    包装单数量(个)


    5000


    10000


    15000




    要求:
    (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答案:
    解析:

    【答案】
    (1)
    直接人工小时合计= 25000+75000=100000(工时)
    间接成本分配率= 20000000/100000=200(元/小时)
    分配给豪华型的制造费用= 20025000=5000000(元)
    单位豪华型的制造费用= 5000000/5000=1000(元/台)
    分配给普通型的制造费用= 20075000=15000000(元)
    单位普通型的制造费用=15000000/15000=1000(元/台)
    单位:元





    项目


    豪华型


    普通型




    单位售价


    4000


    2000




    单位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


    800




    制造费用


    1000


    1000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3000


    1800




    单位产品利润


    1000


    200





    (2)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率





    作业动因


    成本


    作业消耗


    作业率




    调整次数


    3000000元


    300次


    10000元/次




    机器小时


    16250000元


    162500小时


    100元/小时




    包装单数量


    750000元


    15000个


    50元/个





    豪华型(5000台)





    作业动因


    作业率


    作业量


    间接成本合计


    单位间接成本




    调整次数


    10000


    200


    2000000


    400




    机器小时


    100


    55000


    5500000


    1100




    包装单数量


    50


    5000


    250000


    50




    合计


    ——


    ——


    ——


    1550





    普通型(15000台)





    作业动因


    作业率


    作业量


    间接成本合计


    单位间接成本




    调整次数


    10000


    100


    1000000


    66.67




    机器小时


    100


    107500


    10750000


    716.67




    包装单数量


    50


    10000


    500000


    33.33




    合计


    ——


    ——


    ——


    816.67





    成本及盈利分析: 单位:元








    豪华型


    普通型




    单位售价(元)


    4000


    2000




    单位产品成本(元):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


    800




    制造费用


    1550


    816.67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3550


    1616.67




    单位产品利润


    450


    383.33






  • 第14题:

    (2016年)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X、Y两种产品,X、Y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1)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2012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年6月,X、Y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X、Y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3所示:
    表3

    (2)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甲公司的成本核算精度大大提高,为此 ,甲公司决定通过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市场调研,甲公司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X、Y两种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单价分别为1.85万元和1.92万元;单位产品必要利润分别为0.20万元和0.2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2.根据资料(2),结合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并说明甲公司确定竞争性市场价格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3.根据(1)和)(2),结合上述要求1和要求2的计算结果,指出甲公司应重点加强哪种产品的成本管控,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85-0.20=1.65(万元)
    Y产品单位目标成本=1.92-0.25=1.67(万元)
    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客户可接受的价格、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自身目标市场份额。
    3.甲公司应重点加强Y产品的成本管理。
    理由:Y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1.8万元大于目标成本1.67万元。
    X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1.5万元小于目标成本1.65万元。

  • 第15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 甲、乙产品产量及相关成本如下表:

    (2)经作业分析,相关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及单位成本。
    要求: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要求:3.分析说明两种方法下单位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果采用成本加成20%确定销售价格,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1000)/1000=4(元)
      乙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4000)/4000=4(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4=19(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4=20(元)
    2. 甲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8=4800(元)
      乙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2=1200(元)
      甲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70=2800(元)
      乙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30=12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30=27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10=9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4000=8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16000=3200(元)
      甲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60=1440(元)
      乙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40=960(元)
      甲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4800+2800+2700+800+1440=12540(元)
      乙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1200+1200+900+3200+960=7460(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12540÷1000)=27.54(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7460÷4000)=17.865(元)
    3.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夸大了产量高的乙产品成本(20元);在作业成本法下,考虑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甲产品特点,故应承担更多的制造费用,恰当地反映了其产品成本(27.54元)。
      如果按照成本加成20%作为销售价格,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产品定价偏低,会供不应求,乙产品定价偏高,销售不畅;在作业成本法下,可以保障科学的定价决策。

  • 第16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甲公司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成本。
      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100件和50件,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应该分摊的单位作业成本。


    答案:
    解析:
    A产品的作业成本=400×(15000/600)+600×(25000/1000)+200×(10000/500)=29000(元)
      B产品的作业成本=200×(15000/600)+400×(25000/1000)+300×(10000/500)=21000(元)
      A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9000÷100=290(元)
      B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1000÷50=420(元)

  • 第17题: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 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 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产品的单位目
    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至资料(3),在不考虑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的条件下,结合竞争性市场价格和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的生命周期成本,分别判断 A、B 两种产品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财务可行性判断:
    A 产品销售价格为 207 元,低于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241 元,在财务上不具有可行性。
    B 产品销售价格为 322 元,高于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305 元,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

  • 第18题:

    (2017年)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X、Y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两种产品。2017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207元/件和322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A、B产品;②以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A、B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70元和310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220元和275元。根据A、B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13元和18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8元和12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依据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2.根据资料(2),结合产品单位目标成本,指出在作业成本法下A、B两种产品哪种更具有成本优势,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3),结合作业成本法下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
    4.根据资料(1)至(3),在不考虑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的条件下,结合竞争性市场价格和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的生命周期成本,分别判断A、B两种产品的财务可行性。


    答案:
    解析:

    或:
    设A、B产品单位目标成本分别为X、Y,则

    2.B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
    理由:在作业成本法下,B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75元,低于单位目标成本280元;而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20元,高于单位目标成本180元。
    或:
    理由:在作业成本法下,B产品的单位成本低于单位目标成本,而A产品的单位成本高于单位目标成本。
    3.A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3+220+8=241(元)
    B产品的单位生命周期成本=18+275+12=305(元)
    4.财务可行性判断:
    A产品销售价格为207元,低于单位生命周期成本241元,在财务上不具有可行性。
    B产品销售价格为322元,高于单位生命周期成本305元,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
    或:
    A产品单位利润=207-241=-34(元),在财务上不具有可行性。
    B产品单位利润=322-305=17(元),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

  • 第19题:

    甲公司为一家电器制造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甲公司拟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两种产品的盈利性进行分析。
      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单价分别为480元和600元,产量(产销平衡)分别为100件和50件,直接成本分别为9500元和11000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并对经营决策作出判断。


    答案:
    解析:
    A产品的制造费用=400×(15000/600)+600×(25000/1000)+200×(10000/500)=29000(元)
      B产品的制造费用=200×(15000/600)+400×(25000/1000)+300×(10000/500)=210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9500+29000)÷100=385(元)
      B产品单位成本=(11000+21000)÷50=640(元)
      A产品单位成本385元低于单位售价480云,其单位盈利为95元,可以安排生产该产品;B产品单位成本640元高于单位售价600元,其单位亏损为40元,不安排该产品生产。

  • 第20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 X、Y 两种产品,X、Y 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1)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 2012 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 年 6 月,X、Y 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 500 台和 250 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 0.4 万元和0.6 万元,此外,X、Y 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3 所示:

    (2)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甲公司的成本核算精度大大提高,为此,甲公司决定通过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市场调研,甲公司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 X、Y 两种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单价分别为 1.85 万元和 1.92 万元;单位产品必要利润分别为0.20 万元和 0.25 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1)和(2),结合上述要求 1 和要求 2 的计算结果,指出甲公司应重点加强哪种产品的
    成本管控,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甲公司应重点加强 Y 产品的成本管理。
    理由:Y 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 1.8 万元大于目标成本 1.67 万元。
    X 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 1.5 万元小于目标成本 1.65 万元

  • 第21题:

    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 X、Y 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 两种产品。2017 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 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 207 元/件和 322 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 A、B 产品;②以 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 A、B 产品的单位目
    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 产品的单位生
    产成本分别为 170 元和 310 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 220 元和275 元。根据 A、B 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3)企业发展部经理:产品成本控制应考虑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链各环节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考虑产品制造环节所发生成本,而不考虑价值链其他环节所发生成本,将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决策结果。根据企业发展部测算,A、B 产品应分摊的单位上游成本(研发、设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13 元和 18 元,应分摊的单位下游成本(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成本)分别为 8 元和 12 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资料(1),依据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 A、B 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答案:
    解析:
    A 产品单位目标成本=180(元)
    B 产品单位目标成本=280(元)

  • 第22题:

    (2017年)甲公司为一家国有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X、Y两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拟新投产A、B两种产品。2017年初,甲公司召开成本管控专题会议。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市场部经理:经市场部调研,A、B产品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分别为207元/件和322元/件。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建议:①以竞争性市场价格销售A、B产品;②以15%的产品必要成本利润率[(销售单价-单位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100%]确定A、B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2)财务部经理:根据传统成本法测算,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数分配后,A、B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70元和310元。根据作业成本法测算,A、B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220元和275元。根据A、B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机器小时数分配制造费用的传统成本法扭曲了成本信息,建议按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决策。
      要求:
      1.根据资料(1),依据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
      2.根据资料(2),结合产品单位目标成本,指出在作业成本法下A、B两种产品哪种更具有成本优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产品目标成本=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产品的必要利润
      A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207/(1+15%)=180(元/件)
      B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322/(1+15%)=280(元/件)
      2.B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
      理由:传统成本法扭曲了成本信息,采用作业成本法测算的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更合理。在作业成本法下A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大于A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B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小于B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所以B产品更具有成本优势。

  • 第23题:

    单选题
    A公司2013年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2012年甲、乙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500元和40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1000件和800件;2013年甲、乙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1100件和1000件,计划单位成本分别为490元和39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1200件和11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594000元和434500元。2013年甲、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合计为()元。
    A

    10000

    B

    15000

    C

    16000

    D

    115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2013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200×500-594000=6000(元);2013年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100×400-434500=5500(元);A公司2013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6000+5500=1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