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很大,房屋在建造时应考虑其抗震性能,下列各项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是( )。A.砖混结构B.排架结构C.框架结构D.剪力墙结构

题目

由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很大,房屋在建造时应考虑其抗震性能,下列各项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是( )。

A.砖混结构

B.排架结构

C.框架结构

D.剪力墙结构


相似考题
更多“由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很大,房屋在建造时应考虑其抗震性能,下列各项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的4种观点:
    Ⅰ.达到A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为A级;
    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Ⅰ、Ⅱ、Ⅲ正确,Ⅳ错误
    B. Ⅱ、Ⅲ、Ⅳ正确,Ⅰ错误
    C. Ⅰ、Ⅱ、Ⅳ正确,Ⅲ错误
    D. Ⅰ、Ⅲ、Ⅳ正确,Ⅱ错误

    答案:C
    解析:
    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条文说明第3.11.1条第2款规定,A级性能目标是最高等级,大震作用下要求结构达到第2抗震性能水准,即结构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10.3条第2款规定,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4条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
    Ⅳ项,根据第3.11.1条规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 第2题:

    关于建筑形体与抗震性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形体规则性的规定为非强制性条文
    B.建筑设计应重视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
    C.建筑设计可不考虑围护墙、隔墙布置对房屋抗震的影响
    D.建筑设计不考虑建筑形体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建筑体型的规则性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影响十分重要。

  • 第3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良好,承重柱不易被破坏


    错误

  • 第4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的4种观点:
    Ⅰ.达到A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为A级;
    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Ⅰ.Ⅱ.Ⅲ正确,Ⅳ错误
    B. Ⅱ.Ⅲ.Ⅳ正确,Ⅰ错误
    C. Ⅰ.Ⅱ.Ⅳ正确,Ⅲ错误
    D. Ⅰ.Ⅲ.Ⅳ正确,Ⅱ错误

    答案:C
    解析:
    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条文说明第3.11.1条第2款规定,A级性能目标是最高等级,大震作用下要求结构达到第2抗震性能水准,即结构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10.3条第2款规定,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1.4条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
    Ⅳ项,根据第3.11.1条规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 第5题:

    网架具有多向传力的性能,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不适用于大跨度建筑,适用于中小跨度的房屋,能覆盖各种形状的平面。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