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0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并不能言语2个月余来就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吞咽困难,CT检查示"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失语症检查听理解、表达、复述、读理解、朗读、书写完全不能。该患者最有可能的失语症诊断类型是A、命名性失语B、运动性失语C、完全性失语D、经皮质混合性失语E、传导性失语该患者的语言训练重点应为A、呼名训练B、非语言交流手段的训练C、阅读理解训练D、听理解训练E、书写训练该患者语言功能的预后如何A、非常好,语言功能完全恢复正常B、差,可通过简短的语言进行沟通C、非常差,一般需通过代偿性技术进行

题目

患者,女性,60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并不能言语2个月余来就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吞咽困难,CT检查示"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失语症检查听理解、表达、复述、读理解、朗读、书写完全不能。该患者最有可能的失语症诊断类型是A、命名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E、传导性失语

该患者的语言训练重点应为A、呼名训练

B、非语言交流手段的训练

C、阅读理解训练

D、听理解训练

E、书写训练

该患者语言功能的预后如何A、非常好,语言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B、差,可通过简短的语言进行沟通

C、非常差,一般需通过代偿性技术进行沟通

D、一般,可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E、好,语言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更多“患者,女性,60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并不能言语2个月余来就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吞咽困难,CT检查示"左 ”相关问题
  • 第1题:

    脑梗死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7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入急诊。
    患者于昨日早饭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20分钟自行缓解,未重视诊治。至中午时再次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家属发现其言语欠清,右侧口角流涎,上述症状持续未缓解,遂来我院急诊就诊。
    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服药控制。
    查体:血压150/90mmHg,心率78次/分。神清,应答切题,右侧鼻唇沟浅,示齿右侧口角低,双眼闭目有力,上视额纹对称。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伸舌右偏。构音欠清,双软腭提升对称有力。余颅神经(-)。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对称正常,腱反射右>左,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左侧(-)。右侧半身针刺觉减退。颈无抵抗。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诊断是:脑梗死。其诊断依据是:
    (1)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史,在发病前有TIA病史。
    (2)临床表现为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的局灶性神经体征,查体见中枢性面舌瘫和同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3)辅助检查CT未见到病灶
    2.鉴别诊断
    (1)TIA 队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TIA时间长。
    (2)脑出血 小量的脑出血临床表现和脑梗死相同,通过头颅CT的检查可鉴别。
    3.进一步检查 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可作以下检查:
    (1)TCD 了解颅内外血管的血流情况。
    (2)颈部血管超声。
    (3)头颅MRI和MRA。
    (4)必要时DSA 如通过非创性检查发现颅内外动脉的狭窄,可通过DSA直观地发现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可进行侵入性治疗。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和血糖。
    (2)急性期治疗 由于患者来就诊已超出6小时的超早期,不再考虑溶栓治疗。
    (3)可考虑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4)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5)如发现有颅内外血管狭窄,可考虑相应的治疗如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

  • 第2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7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入急诊。
    患者于昨日早饭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20分钟自行缓解,未重视诊治。至中午时再次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家属发现其言语欠清,右侧口角流涎,上述症状持续未缓解,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服药控制。
    查体:血压150/90mmHg,心率78次/分。神清,应答切题,右侧鼻唇沟浅,示齿右侧口角低,双眼闭目有力,上视额纹对称。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伸舌右偏。构音欠清,双软腭提升对称有力。余颅神经(-)。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对称正常,腱反射右>左,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左侧(-)。右侧半身针刺觉减退。颈无抵抗。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诊断是:脑梗死。其诊断依据是:
    (1)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史,在发病前有TIA病史。
    (2)临床表现为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的局灶性神经体征,查体见中枢性面舌瘫和同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侧病理征,脑膜刺激征阴性。
    (3)辅助检查CT未见到病灶
    2.鉴别诊断
    (1)TIA患者病程持续时间较TIA时间长。
    (2)脑出血小量的脑出血临床表现和脑梗死相同,通过头颅CT的检查可鉴别。
    3.进一步检查根据诊断和
    鉴别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可作以下检查:
    (1)TCD了解颅内外血管的血流情况。
    (2)颈部血管超声。
    (3)头颅MRI和MRA。
    (4)必要时DSA如通过非创性检查发现颅内外动脉的狭窄,可通过DSA直观地发现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可进行侵入性治疗。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维持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和血糖。
    (2)急性期治疗由于患者来就诊已超出6小时的超早期,不再考虑溶栓治疗。
    (3)可考虑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4)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5)如发现有颅内外血管狭窄,可考虑相应的治疗如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


  • 第3题:

    患者,女性,36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就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0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栓塞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

    答案:A
    解析:
    心房纤颤患者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颈内动脉系统,使血管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分别表现为脑实质、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影。脑肿瘤CT上表现为低信号影伴灶周强化。梗死早期CT无异常。

  • 第4题:

    患者,女性,36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就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0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栓塞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

    答案:A
    解析:
    心房纤颤患者易形成附壁血栓,拴子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颈内动脉系统,使血管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分别表现为脑实质、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影。脑肿瘤CT上表现为低信号影伴灶周强化。

  • 第5题:

    患者,女性,36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就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0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栓塞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肿瘤

    答案:A
    解析:
    心房纤颤患者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颈内动脉系统,使血管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分别表现为脑实质、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影。脑肿瘤CT上表现为低信号影伴灶周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