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车祸伤后昏迷5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40/80mmHg,脉搏75次/分,呼吸16次/分,考虑“脑挫伤”。降低颅内压首选的药物是A.20%甘露醇B.30%呋塞米C.25%山梨醇D.25%葡萄糖E.利尿合剂

题目

男,车祸伤后昏迷5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40/80mmHg,脉搏75次/分,呼吸16次/分,考虑“脑挫伤”。

降低颅内压首选的药物是

A.20%甘露醇

B.30%呋塞米

C.25%山梨醇

D.25%葡萄糖

E.利尿合剂


相似考题
更多“男,车祸伤后昏迷5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40/80mmHg,脉搏75次/分,呼吸16次/分,考虑“脑挫伤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头部外伤后昏迷3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50/80mmHg,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考虑“脑挫伤”。输液速度(脱水剂除外)应限制在A、10~15滴/分

    B、15~20滴/分

    C、20~30滴/分

    D、30~40滴/分

    E、40~50滴/分

    降低颅内压应首选A、20%甘露醇

    B、30%呋塞米

    C、25%山梨醇

    D、50%葡萄糖

    E、利尿合剂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 第2题:

    患者,头部外伤后昏迷2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50/80mmHg,心率60次/分,呼吸12次/分,考虑“脑挫裂伤”,给予非手术治疗。

    为及时发现小脑幕切迹疝,应重点观察的是
    A.瞳孔、肢体活动
    B.血压、脉搏、尿量
    C.意识、肌张力
    D.呼吸、体温、血压
    E.压迫眶上孔的反应

    答案:A
    解析:
    1.患者头部外伤,昏迷,考虑脑挫裂伤,易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所以应该使用高渗脱水剂甘露醇,可提高渗透压,使之高于脑组织,造成血浆与脑组织之间的渗压梯度,水就逆渗压梯度移动,从脑组织移入血浆,使脑组织脱水,颅内压降低。故选C。解题关键:脑挫裂伤,易引起脑水肿,应按时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2.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患侧瞳孔逐渐开始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可有双侧瞳孔散大。锥体束征,可出现库欣反应。故应注意观察瞳孔和肢体活动,故选A。解题关键:小脑幕切迹疝初期以瞳孔和肢体活动改变为主。

  • 第3题:

    女性,头部外伤后昏迷3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50/80mmHg,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考虑“脑挫伤”。

    降低颅内压应首选
    A.20%甘露醇
    B.30%呋塞米
    C.25%山梨醇
    D.50%葡萄糖
    E.利尿合剂

    答案:A
    解析:
    在脑损伤急性期,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输液治疗,通过输液,进行抗炎、止血、脱水的治疗。输液速度不易过快,不超15-20滴/分,否则易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高渗脱水剂要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ml,要求半小时内输入,否则就失去脱水意义,治疗中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故该题选B

  • 第4题:

    患者,男性,57岁。头部外伤后昏迷2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测血压150/80mmHg,脉搏60次/分,呼吸12次/分。考虑“脑挫裂伤”,给予非手术治疗。为及时发现小脑幕切迹疝,应重点观察

    A.瞳孔、肢体活动
    B.血压、脉搏、尿量
    C.意识、肌张力
    D.呼吸、体温、血压
    E.压迫眶上孔的反应

    答案:A
    解析:
    小脑幕切迹疝的特点是患侧瞳孔缩小、对侧肢体肌力减弱。

  • 第5题:

    女性,头部外伤后昏迷3小时,曾呕吐数次,入院时测血压150/80mmHg,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考虑“脑挫伤”。

    输液速度(脱水剂除外)应限制在
    A.10~15滴/分
    B.15~20滴/分
    C.20~30滴/分
    D.30~40滴/分
    E.40~50滴/分

    答案:B
    解析:
    在脑损伤急性期,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输液治疗,通过输液,进行抗炎、止血、脱水的治疗。输液速度不易过快,不超15-20滴/分,否则易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高渗脱水剂要快速滴入20%甘露醇250ml,要求半小时内输入,否则就失去脱水意义,治疗中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故该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