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9岁,患原发性高血压20年。家中走路绊倒后神志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入院。查体:体温39.5℃,血压180/110mmHg(24/14.7kPa),意识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上下肢肌力Ⅰ级。确诊为脑出血,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吸氧B、止血药C、降血压D、快速降颅压E、肢体康复治疗

题目

患者,79岁,患原发性高血压20年。家中走路绊倒后神志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入院。查体:体温39.5℃,血压180/110mmHg(24/14.7kPa),意识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上下肢肌力Ⅰ级。确诊为脑出血,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吸氧

B、止血药

C、降血压

D、快速降颅压

E、肢体康复治疗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患者,79岁,患原发性高血压20年。家中走路绊倒后神志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入院。查体:体温39.5℃,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此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
    A.社交障碍
    B.躯体活动障碍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语言沟通障碍
    E.个人应对无效

    答案:C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 第2题:

    患者,女性,48岁,原发性高血压史10年。患者于情绪激动后突发昏迷,并呕出咖啡样液体,急送入院。查体:体温39.5℃,一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肓,初步诊断为脑出血。

    护士施行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头置冰袋
    B.去枕平卧,抬高床尾
    C.尽量限制对患者的探视
    D.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
    E.肢体康复后可进行语言训练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患者,79岁,患原发性高血压20年。家中走路绊倒后神志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入院。查体:体温39.5℃,血压180/110mmHg(24/14.7kPa),意识模糊,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上下肢肌力Ⅰ级。确诊为脑出血,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吸氧
    B.止血药
    C.降血压
    D.快速降颅压
    E.肢体康复治疗

    答案:D
    解析:
    脑出血后,由于脑实质内突然出现血肿的占位效应,引起脑室受压、颅内压增高,可出现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的一个重要环节。【该题针对“.脑血管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4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正确的是
    A.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饮食
    B.血压恢复正常后可自行停药
    C.尽量不做家务
    D.出院后定期复查
    E.出院后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 第5题:

    患者,女性,48岁,原发性高血压史10年。患者于情绪激动后突发昏迷,并呕出咖啡样液体,急送入院。查体:体温39.5℃,一侧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肓,初步诊断为脑出血。

    根据患者的病情,估计其出血部位在
    A.内囊
    B.小脑
    C.脑干
    D.基底节区
    E.蛛网膜下腔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