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翻砂工。腰背部疼痛不适已3年余。无明显外伤史,与气候变化无关,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弯腰活动受限,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痛减轻。查体:腰部外观及活动范围均正常,腰部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度肌张力增强及有压痛,下肢无异常。最可能是A、腰椎间盘突出症B、劳累性腰痛C、腰部肌筋膜炎D、腰扭伤E、腰部慢性损伤

题目

患者男性,40岁。翻砂工。腰背部疼痛不适已3年余。无明显外伤史,与气候变化无关,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弯腰活动受限,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痛减轻。查体:腰部外观及活动范围均正常,腰部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度肌张力增强及有压痛,下肢无异常。最可能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劳累性腰痛

C、腰部肌筋膜炎

D、腰扭伤

E、腰部慢性损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40岁。翻砂工。腰背部疼痛不适已3年余。无明显外伤史,与气候变化无关,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 ”相关问题
  • 第1题:

    慢性胃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中上腹不适4年就诊。
    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4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反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
    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10支/日,5年。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慢性胃炎。诊断依据是:
    (1)年龄、发病时间、部位;
    (2)消化道症状;
    (3)胃药可减轻症状;
    (4)无黑便及体重下降史等报警症状。
    2.主要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有反复性、季节性、周期性、节性特点,可有黑便史,该患者尤。
    (2)胃食管反流病以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可及食管下端内膜糜烂或不糜烂,24小时食管pH测定为阳性。
    (3)胆石症为右上腹痛,油腻餐可诱发,夜间不适多见,B超可提示。
    (4)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多有相关脏器病变表现,多有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包块、消瘦等症状,年龄偏大者多见,病程为进行性,一般药物不能缓解。可行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以排除。
    3.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
    (2)便常规及潜血。
    (3)胃镜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HP)检查。
    (4)B超检查。
    (5)必要时行血PCA及IFA检查。24小时食管pH测定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测定。
    4.治疗原则
    (1)减轻生活压力,消除精神紧张,戒烟、戒酒。
    (2)明确反复发作原因,如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酌情行根治治疗。

  • 第2题:

    患者男性,40岁。翻砂工。腰背部疼痛不适已3年余。无明显外伤史,与气候变化无关,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弯腰活动受限,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痛减轻。查体:腰部外观及活动范围均正常,腰部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度肌张力增强及有压痛,下肢无异常。最可能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劳累性腰痛
    C.腰部肌筋膜炎
    D.腰扭伤
    E.腰部慢性损伤

    答案:A
    解析: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3题:

    男性患者,47岁,1年前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肌肉抽搐而跛行,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无吸烟史,发病前半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
    下列治疗措施不适合该患者的是

    A. 高压氧舱治疗
    B. 严格戒烟
    C. 手术治疗
    D. 热疗
    E. 给予止痛剂及镇静剂

    答案:D
    解析:
    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治疗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应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疼痛严重者可应用止痛剂及镇痛剂。

  • 第4题:

    男性,40岁,腰背痛3年,与气候无关,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弯腰活动受限,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痛减轻。检查:腰部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度肌张力增强及压痛,下肢无异常。试述诊断及治疗。


    答案:
    解析:
    男性病人,40岁,腰背痛休息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劳累时加重,腰部过伸或轻叩时疼痛减轻,腰部两侧相当于棘突两旁骶棘肌处轻度肌张力增强及压痛,故诊断为腰部慢性损伤的可能性较大。治疗:①制动:适当休息,使用腰围;②理疗、按摩;③局部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④非甾体抗炎药;⑤手术治疗;⑥防治结合:定时改变姿势,训练腰部肌力量,注意搬抬时的姿势。

  • 第5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中上腹不适4年就诊。
    患者因学习紧张,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4年前开始出现间断中上腹部隐痛不适,时伴反酸、嗳气及腹胀;与季节、进餐及排便无关,休息后可缓解,饮酒可加重。未行检查,自认为"胃炎",自服"达喜"等治疗,疼痛可减轻。发病以来患者体重下降不明显,大小便正常,没有排过黑色大便。
    否认既往有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吸烟5~10支/日,5年。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慢性胃炎。诊断依据是:
    (1)年龄、发病时间、部位;
    (2)消化道症状;
    (3)胃药可减轻症状;
    (4)无黑便及体重下降史等报警症状。
    2.主要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有反复性、季节性、周期性、节律性特点,可有黑便史,该患者无。
    (2)胃食管反流病以胸骨后不适,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内镜下可及食管下端内膜糜烂或不糜烂,24小时食管pH测定为阳性。
    (3)胆石症为右上腹痛,油腻餐可诱发,夜间不适多见,B超可提示。
    (4)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多有相关脏器病变表现,多有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包块、消瘦等症状,年龄偏大者多见,病程为进行性,一般药物不能缓解。可行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以排除。
    3.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
    (2)便常规及潜血。
    (3)胃镜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HP)检查。
    (4)B超检查。
    (5)必要时行血PCA及IFA检查。24小时食管pH测定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测定。
    4.治疗原则
    (1)减轻生活压力,消除精神紧张,戒烟、戒酒。
    (2)明确反复发作原因,如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酌情行根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