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4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近1年经常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有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考虑该患者可能合并A、微血管病变B、周围神经病变C、白内障D、大血管病变E、酮症酸中毒

题目

患者女性,64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近1年经常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有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考虑该患者可能合并

A、微血管病变

B、周围神经病变

C、白内障

D、大血管病变

E、酮症酸中毒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64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近1年经常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有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考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动脉夹层

    A.突发胸部撕裂样疼痛,伴全身冷汗,但血压常升高

    B.胸部和背部持续烧灼样疼痛

    C.活动后胸骨后或左胸部剧烈疼痛,休息后缓解

    D.常有心前区针刺样疼痛

    E.胸骨后剧烈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患者,女性,61岁。3h前上楼时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出汗,休息不能缓解,既往有冠心病病史,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

    A、CK

    B、LD

    C、AST

    D、ALT

    E、Mb+cTnl


    参考答案:E

  • 第3题:

    患者,女性, 55 岁。 2 h前活动时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大汗,不能缓解,既往无明确病史。

    如果确诊为心肌梗死,尽早采用哪项治疗对患者最有价值:

    A. 吸氧
    B. 镇痛剂
    C. 溶栓
    D. 心电监护
    E. 卧床休息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患者,女性,75岁,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近10年。一周前因着凉后出现洗漱等日常活动后感明显心悸、气短,需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该患者目前心功能分级属于

    A.I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63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1小时前参加活动时突感胸闷不适,心前区剧痛,头晕,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休息后疼痛缓解。该患者可能为( )。

    A.急性心肌梗死
    B.高血压脑血管痉挛
    C.心绞痛发作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急性左心衰竭

    答案:C
    解析:
    心绞痛常发生于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该患者“1小时前参加活动时突感心前区剧痛”,并且含服硝酸甘油有效,考虑为心绞痛发作。

  • 第6题:

    下列有关心悸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心率可快、可慢
    • B、可伴有心律失常
    • C、可伴有心前区疼痛
    • D、患者应卧床休息
    • E、伴呼吸困难时可吸氧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患者,男,62岁,患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近1年活动后易发生心悸、气短,近半月常由体力活动诱发心前区憋闷感,休息后缓解,昨日于运动中发生晕厥,急诊入院。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其可能的瓣膜病变是()

    • A、二尖瓣狭窄
    • B、二尖瓣关闭不全
    • C、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 D、主动脉瓣狭窄
    •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患者,女,32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每当上楼或做家务等日常活动时感气短、心慌、胸闷,坐下休息片刻后可缓解,阅读、进餐无此不适,应如何安排其休息()。

    • A、活动如常,不必限制
    • B、限制活动,增加卧床时间
    • C、能起床活动,增加休息
    • D、应增加活动量
    • E、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患者,男性,68岁,患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十余年。目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上二层楼后常感心慌、气短,休息后可缓解。该患者目前心功能的分级属于()。

    • A、心功能Ⅰ级
    • B、心功能Ⅱ级
    • C、心功能Ⅲ级
    • D、心功能Ⅳ级
    • E、心功能Ⅴ级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32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每当上楼或做家务等日常活动时感气短、心慌、胸闷,坐下休息片刻后可缓解,阅读、进餐无此不适,应如何安排其休息
    A

    活动如常,不必限制

    B

    限制活动,增加卧床时间

    C

    能起床活动,增加体息

    D

    应增加活动量

    E

    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1岁,患高血压病近10年,近半年来常于劳累后或激动时出现心前区憋闷感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未予诊治。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发生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多超过15分钟,且多无诱因而发生,休息后缓解不明显。2小时前睡眠时突感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左侧上肢麻木感,自服速效救心丸后半小时疼痛仍不能缓解,伴恶心、呕吐、大汗,急诊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查体:神志清楚,痛苦面容,T:37.9℃,P:88次/分,R:17次/分,BP:120/85mmHg。当前患者最主要的一个护理问题是()。
    A

    疼痛

    B

    恐惧

    C

    活动无耐力

    D

    有便秘的危险

    E

    体温过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男,65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近2年经常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伴有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考虑该病患者可能合并()。
    A

    微血管病变

    B

    周围神经病变

    C

    白内障

    D

    大血管病变

    E

    酮症酸中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54岁

    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10年,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

    现病史:患者10年前自觉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曾在当地医院以“心肌病”间断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近1周因“上呼吸道感染”渐觉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浮肿。

    该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

    本次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有哪些?

    你认为病人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心力衰竭?

    该病人先后出现了哪些形式的呼吸困难?

    该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机制是什么?

    患者的肝脏功能为什么不正常?


    答案:

    1、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前负荷、容量负荷和后负荷、阻力负荷过重,长期负荷过重可引起继发性心肌收缩减弱,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心肌的收缩功能下降,使心脏前向性排血减少,造成血液淤滞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产生的症状。

    2、感染加重的心力衰竭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可加重肺淤血,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衰。感染可出现心率加快,心排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部分感染可伴贫血,减少心肌供血、供氧。感染可伴发热,随之造成机体氧耗增加,亦不利于心肌供氧。

    3、左心衰竭

    4、心源性呼吸困难:淤血导致毛细血管压升高.聚集在肺泡和肺组织间隙中,而形成肺水肿。肺水肿影响肺泡壁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气的功能异常,致使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和兴奋,病人感觉呼吸费力。

    5、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发病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减少,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常合并右心衰竭的其他的表现。

    6、心源性肝病主要有以下类型:

    心衰时肝功能化验异常、淤血性肝纤维化: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肝脏灌注减少及瘀血可致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及肝功能损伤,称为瘀血性肝病或瘀血性肝损伤长期淤血损伤,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瘀血性肝纤维化和瘀血性肝硬化或称心源性肝硬化。

    心源性缺血性肝炎:肝脏急性缺血、缺氧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功能损伤,即可称为缺血性肝病、缺血性肝炎或缺氧性肝坏死。

    心源性肝硬化:主要是其脏壁两层纤维组织增生粘连,使心脏在舒张中,末期充盈受限,回心血量减少,导致上、下腔静脉压上升,尤其在上、下腔静脉入口部位由于粘连形成纤维环更使症状加重,有静脉回流受限的症状

  • 第14题:

    患者,男性,68岁。患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10余年。目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上两层楼后常感心慌、气短,休息后可缓解。该患者目前心功能的分级属于

    A、心功能Ⅰ级

    B、心功能Ⅱ级

    C、心功能Ⅲ级

    D、心功能Ⅳ级

    E、心功能Ⅴ级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患者,女性,40岁。
    病例摘要
    (1)主诉:右上后牙进食后明显疼痛10天。
    (2)现病史:患者近1个月来出现右上后牙进食后食物嵌塞及轻微疼痛症状,近10天来进食后出现明显疼痛症状。刷牙和取出嵌塞食物后疼痛可缓解。无自发性疼痛。
    (3)检查:15近中邻面龋洞,已穿髓,探(+),冷诊疼痛,叩(±),牙龈无异常。36面窝沟龋,达牙釉质层,探(-)。


    答案:
    解析:
    病例分析
    (1)诊断:15慢性溃疡型牙髓炎,36浅龋。
    诊断依据:①右上后牙进食后食物嵌塞疼痛症状;②15龋洞已穿髓,探(+),冷诊疼痛,叩(±),牙龈无异常;③36面窝沟龋,达牙釉质层。探(-)。
    (2)鉴别诊断
    1)深龋:无自发性疼痛症状,温度刺激龋洞时出现疼痛反应,而刺激去除后症状并不持续。无穿髓孔。无叩痛。
    2)可复性牙髓炎:无自发性疼痛症状,可有一过性温度刺激痛,但无穿髓孔。无叩痛。
    3)慢性增生型牙髓炎:与溃疡型症状相似。但多为青少年患者,有牙髓息肉,探诊易出血。
    4)慢性闭锁型牙髓炎:与溃疡型症状相似。但无穿髓孔。可有温度刺激的迟缓性疼痛反应。
    (3)治疗设计:15牙髓治疗。根管治疗,必要时冠修复。36备洞后直接永久充填。

  • 第16题:

    患者男,61岁。吸烟30余年,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伴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2年。近3个月来常于劳累后出现胸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该患者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A.吸烟
    B.糖耐量异常
    C.血脂异常
    D.年龄
    E.运动

    答案:E
    解析:
    高血压发病原因与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饮酒、膳食高钠盐、年龄与性别、遗传、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长期的噪声影响等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第17题: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

    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患者为高血压
    B.患者为1级高血压
    C.患者有心绞痛
    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
    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患者男性,66岁。高血压病史2D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近半年活动后频发胸骨后疼痛,今晨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大汗持续7小时。查体:BP70/40mmHg,面色发绀,四肢发凉。ECG://V1~V4导联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介入治疗手术后,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

    • A、有无血尿、便血等
    • B、穿刺局部有无出血
    • C、有无胸闷
    • D、血压的变化
    • E、有无心律失常
    • F、有无心前区疼痛

    正确答案:A,B,C,D,E,F

  • 第19题:

    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患者有高血脂
    • 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
    • C、患者脉压增大
    • 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
    • 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患者男,60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1小时前参加植树时突感胸闷不适,心前区剧痛,头晕,立即口含硝酸甘油.原地坐下休息,数分钟后疼痛缓解,考虑患者可能为()。

    • A、心肌梗死
    • B、高血压脑血管痉挛
    • C、心绞痛发作
    • D、一过性脑缺血
    • E、心功能不全II级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患者女性,52岁。间歇性上腹部疼痛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好发,劳累后明显。常在进食后3小时左右疼痛,进食后缓解。近1个月患者上腹饱胀不适,疼痛于餐后加重,且有反复大量呕吐,呕吐后疼痛缓解,入院治疗。根据患者近1个月的症状,应高度怀疑()

    • A、出血
    • B、穿孔
    • C、幽门梗阻
    • D、癌变
    • E、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 ,男性 ,68岁 。患有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10余年 。目前 ,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但是上两层楼后常感心慌 、气短 ,休息后可缓解 。该患者目前心功能的分级属于
    A

    心功能Ⅰ级

    B

    心功能Ⅱ级

    C

    心功能Ⅲ级

    D

    心功能Ⅳ级

    E

    心功能Ⅴ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36岁女性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已10余年,近2年来在从事日常家务劳动时即感心悸、气短,休息后可缓解,其心功能分级(NYHA)为()。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

    E

    Ⅲ~Ⅳ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NYHA分级是按诱发心力衰竭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的受损状况分为四级。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