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女孩,生后未接种卡介苗,体弱。近1个月持续咳嗽伴体温38℃左右,最高达39℃,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颈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A、血常规、血培养B、病毒IgM、IgG抗体和结核菌抗体IgM、IgGC、血沉D、胸部X片或胸部CTE、结核菌素皮试

题目
1岁女孩,生后未接种卡介苗,体弱。近1个月持续咳嗽伴体温38℃左右,最高达39℃,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颈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血常规、血培养

B、病毒IgM、IgG抗体和结核菌抗体IgM、IgG

C、血沉

D、胸部X片或胸部CT

E、结核菌素皮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D
更多“1岁女孩,生后未接种卡介苗,体弱。近1个月持续咳嗽伴体温38℃左右,最高达39℃,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颈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2岁女孩,1个半月来精神欠佳,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咳嗽,2个月前曾患“麻疹”。查体:消瘦,颈部可及数个1.0cm×1.0cm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未及,PPD试验(一)。
    为确定诊断,辅助检查应首选()
    A.血沉
    B.胸片
    C.骨穿
    D.淋巴结活检
    E.外周血涂片找异型淋巴细胞


    答案:B
    解析:
    患儿2岁,既往曾患“麻疹”,考虑免疫力下降,PPD(一);有结核中毒症状(1个半月来精神欠佳,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咳嗽)等,考虑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为明确诊断,首选检查为胸片。

  • 第2题:

    男性,34岁,间断发热38℃以上3个 月,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査体: 双颈部各触及一个2cmX 2cm肿大淋巴结,心肺(一)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4cm。
    临床分型为
    A. IB
    B.ⅡA
    C.ⅢA
    D.ⅢB
    E.ⅣB


    答案:D
    解析:
    此病人由于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脾大,为横膈上下病变,同时有间断发热381 以上,所以临床分期为ⅢB

  • 第3题:

    患儿,7岁。持续高热1个月,体温39℃。无咳嗽、咳痰,给予头孢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肝肋下1.5cm,脾肋下1cm,血常规WBC3.0×10^9/L。

    本病治疗最常用的为

    A、丙种球蛋白
    B、抗结核药物
    C、泼尼松
    D、环磷酰胺
    E、长春新碱

    答案:C
    解析:
    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方法,主张早期应用。

  • 第4题:

    患儿,7岁。持续高热1个月,体温39℃。无咳嗽、咳痰,给予头孢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肝肋下1.5cm,脾肋下1cm,血常规WBC3.0×109/L。

    本题最可能的诊断为

    A、噬血细胞综合征
    B、急性白血病
    C、肺结核
    D、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E、病毒性肺炎

    答案:D
    解析:
    本病诊断要点:
    (1)顽固性发热而抗生素治疗无效。
    (2)颈或腋下及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轻度肝脾大。
    (3)一过性白细胞减少。临床有上述三项可疑本病。
    (4)淋巴结活检符合上述病理改变者可确诊。

  • 第5题:

    男性,29岁,发现颈部包块,伴发热、消瘦2个月。体检颈两侧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为1~2cm大小,弹性硬,无压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2.0cm。血常规正常,肺CT未见异常。腹部CT脾大、腹腔淋巴结肿大。 首选治疗应为下列哪项()

    • A、MOPP
    • B、CHOP
    • C、ABVD
    • D、M-BACOB
    • E、COP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女,3岁。近1周来发热,体温39℃,咳嗽、气促、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肝肋下3cm,脾肋下1cm,结核菌素试验阴性。1个月前患儿母诊断为患有肺结核。 应进一步做哪项检查()

    • A、血象检查
    • B、血培养
    • C、肥达反应
    • D、X线胸片
    • E、肝功能检查

    正确答案:D

  • 第7题:

    1岁女孩,生后未接种卡介苗,体弱。近1个月持续咳嗽伴体温38℃左右,最高达39℃,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肋下2cm,脾肋下1cm,颈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 A、血常规、血培养
    • B、病毒IgM、IgG抗体和结核菌抗体IgM、IgG
    • C、血沉
    • D、胸部X片或胸部CT
    • E、结核菌素皮试

    正确答案:D

  • 第8题:

    2个月女孩,因皮肤、巩膜黄疸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临床疑似HCMV感染。对病因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 A、腹部B超
    • B、腹部CT
    • C、肝功能
    • D、抗HCMVIgM
    • E、胸片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男性,29岁,发现颈部包块,伴发热、消瘦2个月。体检颈两侧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为1~2cm大小,弹性硬,无压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2.0cm。血常规正常,肺CT未见异常。腹部CT脾大、腹腔淋巴结肿大。 如病理学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临辟分期为()

    • A、ⅢSA期
    • B、ⅢSB期
    • C、ⅢEA期
    • D、ⅢEB期
    • E、ⅢB期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2个月女孩,因皮肤、巩膜黄疸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临床疑似HCMV感染。对病因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A

    腹部B超

    B

    腹部CT

    C

    肝功能

    D

    抗HCMVIgM

    E

    胸片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32岁男性,持续发热20天,伴有周身不适,巩膜轻度黄染,体温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1cm,白细胞3.0×109/L中性80%,淋巴20%。

    [问题1][单选题]
    为明确诊断,应首先作哪项检查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粪便培养
    D、肝功能
    E、尿培养

    答案:B
    解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考虑为伤寒。诊断伤寒的最有意义的检查就是:骨髓培养。骨髓培养:全病程均可获较高的阳性率,第1周可高达90%,且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

  • 第12题:

    足月儿,生后9天黄疸加重,体温不升,拒奶,呕吐,精神萎靡,前囟平,面色发灰,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脐带已脱落,脐窝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1cm,为明确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型
    B.血常规
    C.尿常规
    D.血培养
    E.血清胆红素

    答案:E
    解析:
    根据本病例患儿表现,怀疑是新生儿黄疸。本题实质上考查的是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检查。血型测定:新生儿溶血病时可见母型ABO或Rh血型不合,对病理性黄疸病因没有诊断意义,故不选A。血常规:新生儿溶血病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增加,对新生儿溶血病所致病理性黄疸无诊断意义,故不选B。血培养、尿常规对病理性黄疸病因诊断没有临床意义,不作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辅助检查,故不选C、D。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的检查对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选E。解题关键: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总胆红素:足月儿>205.2μmol/L,早产儿>257μmol/L;结合和非结合胆红素的检查对病理性黄疸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 第13题:

    患儿,7岁。持续高热1个月,体温39℃。无咳嗽、咳痰,给予头孢等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肝肋下1.5cm,脾肋下1cm,血常规WBC3.0×10^9/L。

    为明确诊断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免疫学检查
    B、淋巴结活检
    C、血沉
    D、B超
    E、骨髓活检

    答案:B
    解析:
    淋巴结活检可确诊。

  • 第14题:

    男性,41岁,无痛性进行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查体发现双侧颈部各1个2cm×2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临床疑诊淋巴瘤

    下列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骨髓穿刺
    C.骨髓活检
    D.淋巴结穿刺物涂片
    E.淋巴结病理切片检查

    答案:E
    解析:
    1.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淋巴瘤的基本检查。表现:①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破坏;②被膜周围组织同样有上述大量细胞浸润;③黏膜及被膜下窦也被破坏。
    2.找到里-斯细胞对霍奇金病的诊断有帮助。里-斯细胞大小不一,为20~60μm,多数较大,形态极不规则。胞质嗜双色性,核外形不规则,可呈"镜影"状,也可多叶或多核,偶有单核,核染质粗细不等,核仁可大达核的1/3。
    3.为了做好病期划分,除细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尚须做胸部X线摄片以除外纵隔、肺门淋巴结及肺部病变。对膈上Ⅰ期或Ⅱ期患者而疑有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结肿大时,可做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声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高位腹膜后、胰周围、肝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显影,CT较淋巴管造影为佳。淋巴管造影能显示淋巴结结构,有利于鉴别。超声显像仅能发现大于2cm的淋巴结并无法鉴别肿大原因。

  • 第15题:

    患儿,女,3岁。近1周来发热,体温39℃,咳嗽、气促、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肝肋下3cm,脾肋下1cm,结核菌素试验阴性。1个月前患儿母诊断为患有肺结核。 初步考虑为()

    • A、败血症
    • B、伤寒
    • C、肺炎
    • D、粟粒性肺结核
    • E、原发性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患者,男性,50岁,右颈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检查为弥漫性混合性细胞淋巴瘤,右腹股沟淋巴结1cm×2cm,无压痛,脾肋下3cm,骨髓淋巴瘤0.12cm。诊断考虑属于()

    • A、ⅡB
    • B、ⅢA
    • C、ⅢB
    • D、ⅣA
    • E、ⅣB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2个月女孩,因皮肤、巩膜黄疸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临床疑似HCMV感染。 对病因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 A、腹部B超
    • B、腹部CT
    • C、肝功能
    • D、抗HCMVIgM
    • E、胸片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男性,20岁,主诉发热乏力1个月,间断鼻出血。查体温38.9℃,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多处肿大如黄豆、蚕豆,胸骨中下段明显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触及边。无外伤和传染病史。 该患者血常规为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8.8×109/L,血小板45×109/L。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 A、白细胞分类
    • B、卡介苗试验
    • C、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
    • D、肥达反应
    • E、血小板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男性,29岁,发现颈部包块,伴发热、消瘦2个月。体检颈两侧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为1~2cm大小,弹性硬,无压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2.0cm。血常规正常,肺CT未见异常。腹部CT脾大、腹腔淋巴结肿大。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

    肿瘤标记物

    B

    PET

    C

    颈部淋巴结活检

    D

    骨穿

    E

    剖腹探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