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小儿脱水,维持阶段的输液时间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本患儿的诊断为

    A.小儿腹泻,轻度低渗性脱水,代酸

    B.小儿腹泻,中度低渗性脱水,代酸

    C.小儿腹泻,中度等渗性脱水,代酸

    D.小儿腹泻,中度高渗性脱水,代酸

    E.小儿腹泻,轻度低渗性脱水,代酸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小儿脱水,维持治疗阶段的输液时间为

    A.12~16小时
    B.8~12小时
    C.24小时
    D.16~24小时
    E.6~8小时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小儿脱水,维持阶段的输液时间为

    A.24h
    B.8~12h
    C.4~8h
    D.16~24h
    E.12~16h

    答案:E
    解析:

  • 第4题:

    下列哪一种是不正确的小儿液体疗法

    A.中度以下脱水可用口服补液
    B.重度脱水需先快速扩容
    C.维持补液阶段一般速度为5ml/(kg·h)
    D.营养不良伴腹泻患儿常用1/3张溶液,速度宜稍快
    E.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等渗性脱水,常用1/2张溶液

    答案:D
    解析:
    这是一道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原则的掌握程度及在常见的临床情况中制定合理补液方案的能力。本题涉及儿科补液的基础,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大部分考生均能答对,错选率仅约10%,错选集中在C维持补液阶段的补液速度上。小儿液体疗法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补什么及怎么补。前者(补什么)包括补液量及补液种类的选择。补液量根据脱水的程度而定,包含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种类的选择则取决于脱水的性质。一般对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则补1/3~1/5张含钠液。后者(怎么补)涉及补液的速度和次序等,取决于脱水的程度、有无其他合并症(如心、肾疾病、肺炎)等。原则上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对重度脱水并休克或有休克倾向者,先以2:1等张含钠液20ml/kg(不超过300ml)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快速输入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情况下,累积损失量补人速度约8~lOml(kg·h)。维持阶段主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损失量,输液速度一般5ml/(kg·h)。补液次序则遵循"先碱后盐、先盐后糖、有尿补钾"的原则。由于机体自身的强大调节作用,一般轻、中度脱水采用口服补液即可,重度脱水或呕吐明显者则应静脉补液。本题要求的是选取"错误"选项,.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显然是正确的概念,答案可除外。轮状病毒肠炎常引起等渗性脱水,液疗用1/2张溶液是对的,E也可除外。而只剩下D可选择,营养不良的患儿全身体液是低渗,腹泻时出现的脱水常为低渗性脱水,补液种类选择应用2/3张,并且营养不良时心、肾功能常受影响,补液速度不宜过快,因此D项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为应选答案。

  • 第5题:

    小儿脱水,维持阶段的输液时间( )

    A.4~8小时
    B.16~24小时
    C.8~12小时
    D.12~16小时
    E.24小时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