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涂片找疟原虫 B、血培养 C、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 D、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E、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题目
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

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涂片找疟原虫
B、血培养
C、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
D、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E、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19 岁。发热、头痛3 天,神志不清半天于8 月5 日来诊。体温39℃,服用感冒药无效。头痛剧烈难忍,伴呕吐,来诊当日出现神志不清。居住地蚊子多。查体:T40℃,P120 次/ 分,BP130/90mmhg,意识模糊,躁动,皮肤无皮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颈抵抗(+),柯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6.5×109/L,N 0.8。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 头颅CT

    B. 血培养

    C. 脑脊液检查

    D. 血涂片查疟原虫

    E. 特异性IgM


    参考答案:E

  •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9~150 题: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g,外观混浊,WBC1200×106/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l00mmol/L

    第 149 题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男,12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L

    A.疟疾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中毒型菌痢

    E.流行性乙型脑炎


    正确答案:E
    1.患者发热,头痛,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2.特异性IgM抗体测定:特异性ISM抗体在感染后4天即可出现,2~3周内达高峰,血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在3周内阳性率达70%~90%,可作早期诊断,与血凝抑制试验同时测定,符合率可达95%。

  • 第4题:

    男,12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139.5℃,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6x109/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D.中毒型菌痢
    E.流行性乙型脑炎


    答案:E
    解析:
    患者发热,头痛,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
    (+),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

  • 第5题:

    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
    [问题1][单选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疟疾
    C、中毒型菌痢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钩端螺旋体病

    答案:A
    解析:
    夏季出现头痛、神志不清,病理征阳性,高热,应该考虑是乙脑。流脑多见于冬春季节。

  • 第6题: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O,外观混浊,WBC1200×10/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
    B.流脑暴发型
    C.乙脑
    D.中毒型菌痢
    E.钩体病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男,12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 39.5度,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6×109/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中毒性菌痢

    答案:
    解析:

  • 第8题:

    患者,男性,10岁,因发热6小时伴头痛、呕吐,神志不清2小时,于3月25日入院。查体: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该病的传染源是()

    • A、患者
    • B、隐性感染者
    • C、病原携带者
    • D、带菌者及患者
    • E、受感染的动物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2O,外观混浊,WBC1200×106/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 为尽快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测()

    • A、脑积液涂片
    • B、脑积液培养
    • C、大便常规
    • D、大便培养
    • E、乙脑IgM抗体检测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患儿,14岁,中学生,因发热1天,头痛呕吐半天,神志不清2小时于8月24日入院。查体:39.8℃,BP160/70mmHg,P120次/分,神志恍惚,皮肤散在出血点,颈抵抗及克氏征(+)。血WBC20×109/L,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的传染源是()

    • A、患者
    • B、带菌者
    • C、患者与带菌者
    • D、猪
    • E、患者与带虫者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查体注意有诊断价值的体征是(  )。
    A

    克氏征

    B

    布氏征

    C

    陶瑟氏征

    D

    巴氏征

    E

    霍夫曼氏症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易激惹2天就诊。发病以来呕吐2次,大便稀,2~3次/天,不咳。查体:嗜睡,前囟饱满,颈无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巴氏征均阳性。以下哪项检查最为必要()
    A

    血培养

    B

    大便培养

    C

    脑脊液检查

    D

    头颅CT

    E

    头颅MRI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婴幼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为

    A.喷射性呕吐

    B.布氏症和克氏症阳性

    C.剧烈头痛

    D.颈抵抗

    E.前囟饱满,颅缝增宽


    正确答案:E
    解析:颅内压增高的体征包括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表现,但是在婴儿时期由于婴儿囟门和颅骨的骨缝未闭合,可以缓解一部分增加的压力,故不会出现上述颅内压增高的体征,仅表现为前囟饱满,张力增加、骨缝增宽等。D和B选项是脑膜刺激征的表现。

  • 第14题:

    (共用题干) 男,12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5C,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6 X 109/L。 109.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疟疾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中毒型菌痢


    正确答案:D
    本题主要考察流脑和乙脑的区别,流脑病变在脑脊髓膜,乙脑主要在脑实质,流脑表现为脑膜刺激征明显和颅内压增高征,而乙脑主要集中在神经元损伤状况,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为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 第15题:

    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
    [问题2][单选题]
    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
    C、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D、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E、血涂片找疟原虫

    答案:C
    解析: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 第16题:

    男,12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139.5℃,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16x109/L
    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査是
    A.钩体显凝试验
    B.血涂片找疟原虫
    C.血培养
    D.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E.血清特异性IgM抗体(133-134题共用题干)


    答案:E
    解析:
    特异性IgM抗体测定:特异性IgM抗体在感染后4天即可出现,2~3周内达髙峰,血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在3周内阳性率达70%~90%,可作早期诊断,与血凝抑制试验同时测定,符合率可达95%。

  • 第17题:

    男性,16岁,春游回家后感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查体,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有抵抗,克氏征(+)。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蛛网膜下隙出血
    D.偏头痛
    E.过敏性紫癜

    答案:B
    解析:

  • 第18题:

    患者男性,13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39.5℃,神志不清,颈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实验室检查:血WBC16×109/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疟疾
    D、中毒型菌痢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答案:B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无瘀点、瘀斑。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L,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 第19题:

    男,12岁。发热2天,伴头痛、神志不清1天,8月中旬来诊。查体:T 39.5度,神志不清,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WBC 16×109/l。

    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钩体显凝试验
    B、血涂片找疟原虫
    C、血培养
    D、脑脊液常规及培养
    E、血清特异性IgM抗体

    答案:
    解析:

  • 第20题: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易激惹2天就诊。发病以来呕吐2次,大便稀,2~3次/天,不咳。查体:嗜睡,前囟饱满,颈无抵抗,克氏症、布氏症、巴氏征均阳性。以下哪项检查最为必要()

    • A、血培养
    • B、大便培养
    • C、脑脊液检查
    • D、头颅CT
    • E、头颅MRI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患者,男性,10岁,因发热6小时伴头痛、呕吐,神志不清2小时,于3月25日入院。查体: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脑
    • B、肝性脑病
    • C、流行性乙型脑炎
    • D、中毒性菌痢
    •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10岁,因发热6小时伴头痛、呕吐,神志不清2小时,于3月25日入院。查体: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该病的传播途径是()
    A

    消化道传播

    B

    呼吸道传播

    C

    血液、体液传播

    D

    接触传播

    E

    虫媒传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16岁。春游回家后感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查体: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有抵抗,克氏征(+)。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

    偏头痛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蛛网膜下腔出血

    D

    乙型脑炎

    E

    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