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面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k=0,m=0,i,j; for (i=0; i<2; i++) { for (j=0; j<3; j++) k++ ; k-=j ; } m = i+j ; printf("k=%d,m=%d",k,m); return 0; }A.k=0,m=3B.k=0,m=5C.k=1,m=3D.k=1,m=5

题目

6、下面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k=0,m=0,i,j; for (i=0; i<2; i++) { for (j=0; j<3; j++) k++ ; k-=j ; } m = i+j ; printf("k=%d,m=%d",k,m); return 0; }

A.k=0,m=3

B.k=0,m=5

C.k=1,m=3

D.k=1,m=5


相似考题
更多“6、下面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k=0,m=0,i,j; for (i=0; i<2; i++) { for (j=0; j<3; j++) k++ ; k-=j ; } m = i+j ; printf("k=%d,m=%d",k,m); return 0;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该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100

    void fun(int m, int *a, int *n)

    { int i,j=0;

    for(i=1;i<=m;i++)

    if(i%7==0||i==0)

    a[j++]=i;

    *n=j;}

    main()

    { int aa[M],n,k;

    clrscr();

    fun(10,aa,&n);

    for(k=0;k

    if((k+1) ==0)printf("\n");

    else printf("M",aa[k]);

    printf("\n");}


    正确答案:
    7

  • 第2题: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stdio.h" #define N 3 #define M 3 void fun(int a[M][N]) { printf("%d\n",*(a[1]+2));} main() { int a[M][N]; int i,j; for(i=0;i<M;i++) for(j=0;j<N;j++) a[i][j]=i+j-(i-j); fun(a);}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解析:若有以下定义:inta[3][4],i,j;且当0=i3,0=j4,则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来引用数组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a[i][j],*(a[i]+j),*(*(a+i)+j),(*(a+i))[j],*(&a[0][0]+4*i+j)。

  • 第3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 int n[3],i,j,k = 2; for(i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 { int n[3],i,j,k = 2; for(i = 0;i<k;i++) n[i] = O; for(i = O;i<k;i++) { for(j = O;j<k;j++) n[j] = n[i] + 1; } cout<<n [0 ] <<end1; return 0; } 上述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是( )。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其使用。根据程序逐步分析:程序首先给数组n的所有元素赋初值0,然后执行一个嵌套的循环结构。嵌套循环的执行过程如下:①i=0时,j分别取值0、1,使得n[0]、n[1]的值分别变1、2,内层循环结束。②i=1时,对外层循环进行判断,符合循环条件,执行内层循环,j分别取值0、1,使得n[0]、n[1]的值变为3、3,退出内层循环。③i=2时,判断外层循环,不再符合循环条件,退出外层循环,执行cout语句,输出n[0]的值为3。

  • 第4题: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3],i,j,k=2; for(i=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 ) { int a[3],i,j,k=2; for(i=0;i<3;i++)a[i]=i; for(i=0;i<k;i++) for(j=0;j<k;j++) a[j]=a[i]; cout<<a[2];}

    A.2

    B.3

    C.1

    D.0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里有三个for循环,但要分清楚,第一个是单独的给三个元素赋值,赋完值后三个a[0]=0,a[1]=1,a[2]=2;后面的两个for是嵌套循环,对数组元素的赋值,但由于k=2,初值已定for里的条件是小于k,所以不管怎么处理都影响不到a[2],故答案为2。

  • 第5题: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void main(){ char aft="abbcabbcabbc"; int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iostream.h> void main() { char aft="abbcabbcabbc"; int i=0,j=0,k=0; while(a[i]) { if(a[i]=='a') j++; if(a[i]=='b') k++; i++; } cout<<j<<""<<k<<end1; }

    A. 2,6

    B.3,5

    C.4,7

    D.3,6


    正确答案:D
    解析:程序中首先定义字符数组a,然后在while循环中统计字符a和b的个数。其中j记录a的个数,k记录b的个数。第一个if语句是当第i个字符为a时,i加1;第二个if语句是当第i个字符为b时,k加1。

  • 第6题:

    分析下列程序,其最终执行结果是______。 main() { int n[3],i,j,k; for(i=0;i<3;i++)n[i]=O; k=2; for(i=0;i<k;i++) for(j=0;j<k;j++) n[j]=n[i]-1; printf("%d\n",n[0]); }

    A.-2

    B.-1

    C.0

    D.-3


    正确答案:D
    解析:当i为0,内循环在j为0时,执行n[j]=n[i]-1;,即n[0]=n[0]-1, n[0]值变为-1:在j为1时,执行n[j]=n[i]-1;,即n[1]=n[0]-1,将-2赋给n[1]。当i为1时,内循环在j为0时,执行n[j]=n[i]-1;,即n[0]=n[1]-1,n[0]值变为-3;在j为1时,执行n[j]=n[i]-1;,即n[1]=n[1]-1,将-3赋给n[1];最后n[0]和n[1]的值均为-3。

  • 第7题:

    有下列程序: include void fun(int * s,int n1,int n2) { int i,j,

    有下列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fun(int * s,int n1,int n2) { int i,j,t; i=n1;j=n2; while(i<j){t=s[i];s[i]=s[j];s[j]=t;i++;j--;} } main() { int a[10]={1,2,3,4,5,6,7,8,9,0},k; fun(a,0,3); fun(a,4,9);fun(a,0,9); for(k=0;k<10;k++)printf("%d",a[k]);printf("\n");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

    A.987654321

    B.4321098765

    C.5678901234

    D.987651234


    正确答案:C
    解析:从题目的主函数入手,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并赋韧值,接着调用函数fun(),fun()函数的功能为使数组中的元素逆序,当调用 fun(a,0,3),将实参传递给形参实现数组a中a[0]-a[3]这4个元素逆序;同理调用fun(a,4,9)是将上步排列好的a数组中a[4]-a[9]这6个元素逆序;调用fun(a,0,9)是将数组中a[0]-a[9]这10个元素在逆序,再用printf()函数输出结果为5678901234,故选项C)正确。

  • 第8题: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main() { int a[3][4]={1,3,5,7,9,11,13,15,17,19,21,23}; int(*p)[4]=a,i,j,k=0; for(i=0;i<3;i++) for(j=0;j<2;j++) k=p[i][j]; printf("%d\n",k); }

    A.17

    B.18

    C.19

    D.23


    正确答案:C
    解析:p是指向长度为4的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可看作是二维数组a的行指针,可以像使用数组名一样通过p带数组下标的形式来引用数组中元素,变量k最后是元素a[2][1]的值。

  • 第9题:

    阅读以下函数说明和C语言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填写在对应栏内。

    [函数2.1说明]

    函数fun1 (int m, int k, int xx [])的功能是:将大于整数m且紧靠m的k个素数存入数组xx中传回。例如:若输入17,5,则应输出:19,23,29,31,37。

    [函数2.1]

    fun1 (int m, int k, int xx [] )

    {

    inti, j, s=0;

    for ( i=m+1; k>0; i++ )

    {for (j=2; j<i; j++ )

    if ( i %j=0 )

    (1)

    if( i==j )

    {

    (2)

    k--; }

    }

    }

    [函数2.2说明]

    函数void fun 2 ()的功能是:打印出杨辉三角形(要求打印出10行)。

    [函数2.2]

    void fun2 ( )

    {

    int i, j;

    int a[10][10];

    printf ("\n" );

    for (i=0; i<10; i++

    {a [i] [0]=1;

    (3))

    for (i=2; i<l0; i++ )

    for (j=1; j<i; j++)

    (4)

    for (i=0; i<10; i++ )

    {for (j=0; j<=i; j++ )

    (5)

    printf ( "\n" );

    }

    }


    正确答案:(1)break; (2) xx [s++]=i; (3)a[i][i] =1; (4) a[i][j]=a[i-1] [j-1)+a[i-1][j]; (5) printf ("%5d"a[i] [j]);
    (1)break; (2) xx [s++]=i; (3)a[i][i] =1; (4) a[i][j]=a[i-1] [j-1)+a[i-1][j]; (5) printf ("%5d",a[i] [j]);

  • 第10题:

    有如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int j,i,k=0; for(j=20;j<=30;j++) { if(!(k%10))printf("\n"); for(i=2;i<j;i++)if(!(j%i))break; if(i>=j-1) { printf("%d",j); k++;}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2329 B.2923C.3292 D.9232


    正确答案:A
    在本题中,程序首先定义了三个整型变量,并将变量k赋值为0,然后开始循环,循环开始时,变量j的值为20,结束时,变量j的值为30,每循环一次,变量j自加1,即循环10。
    当j=20,k=0时,“!(k%10)”为真,输出换行,即循环开始时,输出从新的一行开始,执行第二重循环,此时的i=2,“!(j%i)”为真,运行break语句,即跳出本层循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j如果可以被i整除,则跳出本层循环),然后判断i是否不小于j-1,如果是,则输出此时j的值,否则k自加1。
    从程序执行的过程来看,这个题目确实非常复杂,循环的次数太多,但经过上面一次循环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个程序的作用是找出20~30之间除1和本身外,不能被其他小于本身的数据整除的数,并从小到大输出这样的数。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得到答案是2329。

  • 第11题:

    请补充函数fun(),该函数的功能是:寻找两个整数之间的的所有素数(包括这两个整数),把结果保存在数组bb中,函数返回素数的个数。

    例如,输入6和21,则输出为:7 11 13 17 19 21。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 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横线上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表达式或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conio. h>

    include<stdio. h>

    define N 1000

    int fun (int n, int m, int bb [N])

    {

    int i, j, k=0, flag;

    for (j=n; j<=m; j++)

    {

    【 】;

    for (i=2; i<j; i++)

    if(【 】)

    {

    flag=0;

    break;

    }

    if(【 】)

    bb [k++] =j

    }

    return k;

    }

    main ()

    {

    int n=0,m=0, i, k;

    int bb[N];

    clrscr ();

    printf ("Input n\n");

    scanf ("%d", &n);

    printf ("Input m\n");

    scanf ("%d", &m);

    for (i=0; i<m-n; i++)

    bb[i]=0;

    k=fun (n, m, bb);

    for (i=0; i<k; i++)

    printf ("%4d",bb [i]);

    }


    正确答案:I p->next=s p->next
    I p->next=s p->next 解析:第一空:题目要求各结点的值为对应的下标,头结点的值为0,其他结点的值从1开始,所以此空应填i。第三空:为了将结点p和结点s连接起来,应将结点p的next 指针指向结点s。第三空:为了通过for 循环形成链表,每执行完一次循环操作,都要将指针p 指向下一个结点。

  • 第12题:

    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for(i=0;i<m;i++)for(j=0;j<t;j++)e[i][j]=0;for(i=0;i<m;i++)for(j=0;j<t;j++)for(k=0;k<n;k++)c[i][j]_c[i][j]+a[i][k]×b[k][j];

    A.O(m×n×t)
    B.O(m+n+t)
    C.O(m×t+n)
    D.O(m+n×t)

    答案:A
    解析:
    在程序段中,有两段循环程序,第一段是一个双层嵌套循环,另一个是三层嵌套循环,所以基本操作是c[i][j]=c[i][j]+a[i][k]×b[k][j],此基本操作共执行m×t×n次。

  • 第13题: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根据形参m的值(2≤m≤9),在m行m列的二维数组中存放如下所示的数据,由 main()函数输出。

    例如,若输入2,则输出1 2

    2 4

    输入4,则输出1 2 3 4

    2 4 6 8

    3 6 9 12

    4 8 12 16

    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试题程序: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io. h>

    define M 10

    int aiM] [MI={0};

    /***************found*******************/

    fun( int **a, int m)

    {int j,k;

    for (j=0; j<m; j++)

    for (k=0; k<m; k++)

    /***************found*******************/

    a[j] [k]=k*j;

    }

    main ( )

    {int i, j, n;

    clrscr ();

    printf ("Enter n\n"); scanf ("%d", &n);

    fun (a, n);

    for (i=0; i<n; i++)

    { for (j=0;j<n;j++)

    printf ("%4d ",a[i] [j]);

    printf ("\n ");

    }

    }


    正确答案:(1)错误:fun(int**a int m) 正确:void fun(int(*a)[M]int m) (2)错误:a[j][k]=k*j; 正确:a[j][k]=(k+1)*(j+1);
    (1)错误:fun(int**a, int m) 正确:void fun(int(*a)[M],int m) (2)错误:a[j][k]=k*j; 正确:a[j][k]=(k+1)*(j+1); 解析:对于二维数组,应该理解成为是由几个一维数组作元素组成的一维数组,或者说,二维数组实际是一个一维数组,只不过它的每个数组元素又都是一个一维数组。我们先来看看指针数组的表示形式:
    (1)p+i和a+i均表示a[i]的地址,或者讲,它们均指向数组第i号元素,即指向a[i]。
    (2)*(p+i)和*(a+i)都表示p+i和a+i所指对象的内容,即为a[i]。
    (3)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也可以表示成数组的形式,也就是说,它允许指针变量带下标,如p[i]与*(p+i)等价。因此,二维数组元素a[i][j]可表示成*(a[i]+j)或*(*(a+i)+j),它们都与a[i][j]等价,或者还可写成(*(a+i))[j]。了解了以上这些内容后本题就好解决了。

  • 第14题:

    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_____。 main() { int i,j,m=O,n=0; for (i=0;i<2;i++) {for (j=0;j<2;j++) if(j>=i) m=1;n++; printf("%d\n",n); } }

    A.4

    B.2

    C.1

    D.0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intnum[2][3],*p; intt,i,j,k=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um[2][3],*p; int t,i,j,k=10; p=num[0]; for(i=0;i<2;i++) { for(j=0;j<3;j++) { k++; *p=k; for(t=2;t<*p;t++) { if(!(*p%t)) { j--; *p--; break; } *p++; } } cout<<*(p-1)<<end1; return 0;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19

    B.11

    C.29

    D.23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数组与指针的关系。程序首先初始化指针p,让其指向二维数组num的首元素,即num[0][0]。程序中,第1个for循环是为二维数组的每行元素赋值而设置的循环,第2个for循环是为二维数组的每列元素赋值而设定的,第3个for循环是为判断数组元素是否是素数而设置的。在第3个for循环中,如果*p的值能被小于它的数整除(即不是素数),则执行“j--;*p--;”,然后跳出第3个for循环。j--的含义是让其前面的赋值语句重新赋值,而*p--的含义是使指针指向前一个单元。语句“*p++;”将指针移到下一个单元,在下一次循环时,k加1,并k赋给*p,看*p是否为素数,这样一直到满足条件为止,即数组num[2][3]中的数都为素数。最后数组num中各元素的值分别为大于10的素数,即分别为:11,13;17,19,23,29。程序最后要求输出*p的值,由于此时指针已指向数组num的最后一个元素,即num[1][2]。所以输出的值是29。

  • 第16题: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 int i,j,m=55; for(i=1;i<=3;i++)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j,m=55; for(i=1;i<=3;i++) for(j=3;j<=i;j++) m=m%j; printf("%d\n",m);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int i,j,m=55;for(i=1;i<=3;i++)for(j=3;j<=i;j++)m=m%j;pri

    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i,j,m=55; for(i=1;i<=3;i++) for(j=3;j<=i;j++)m=m%j; printf("%d\n",m); }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A.0

    B.1

    C.2

    D.3


    正确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循环语句的嵌套以及条件的判断问题。在程序中,内层循环判断条件为“ji”,而j的初值为3,故当i的值为1和2时,内层循环体都不会被执行。只有当i和j都等于3时才会执行一次。m的值为55对3取模,计算结果为1。

  • 第18题: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3

    #define M 3

    void fun(int a[M][N])

    { printf("%d\n",*(a[1]+2));}

    main()

    { int a[M][N];

    int i,j;

    for(i=0;i<M;i++)

    for(j=0;j<N;j++)

    a[i][j]=i+j-(i-j);

    fun(a);}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解析:若有以下定义:int a[3][4],i,j;且当0<=i<3,0<=j<4,则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来引用数组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a[i][j],*(a[i]+j),*(*(a+i)+j),(*(a+i))[j],*(&a[0][0]+4*i+j)。

  • 第19题:

    有下列程序: fun(int x,int y) { static int m=0,i=2; i+=++rn;m=i x y;return m; } main { int j=l,m=1,k; k=fun(j,m);printf("%d,",k); k=fun(j.m);printf(”%d\n”,k); }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5.5

    B.5,11

    C.11,11

    D.11,5


    正确答案:B
    变量m和i声明为局部静态变量,因此第1次调用fun函数后,局部静态变量m和i的值为5和3,第l次调用结束时,它们的值不变,第2次调用时,m和i的初始值分别为5和3,在执行“i+=m+1”后,i的值为9,因此,最终m的值为11。

  • 第20题: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stdio.h" #define N3 #define M3 void fun(int a[M][N]) { printf("%d\n",*(a[1]+2));} main() { int a[M][N]; int i,j; for(i=0;i<M;i++) for(j=0;j<N;j++) a[i][j]=i+j-(i-j); fun(a);}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解析: 若有以下定义:int a[3][4],i,j;且当 0=i3,0=j4,则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来引用数组中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
    a[a][j],*(a[i]+j),*(*(a+i)+j),(*(a+i)[j],*(&a [0][0]+4*i+j)”。

  • 第21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 <conio.h>#include <stdio.h>#define M 100void fun(int m, int *a, int *n){ int i,j=0; for(i=1;i<=m;i++) if(i%7==0||i%11==0) a[j++]=i; *n=j;}main(){ int aa[M],n,k; clrscr(); fun(100,aa,&n); for(k=0;k<n;k++) if((k+1)%20==0)printf("\n"); else printf("%d",aa[k]); printf("\n"); }


    正确答案:77
    在本题中,程序首先定义一个宏M,然后定义一个fun函数,函数带有三个形参,分别是一个整型形参m和两个整型指针形参a、n。在函数体中,首先定义两整型变量i和j,并给j赋初值为0,然后执行循环,循环体中首先是一个条件判断语句,如果结果为真,则说明变量i能同时被7和11整除,并将变量i保存到数组中,循环结束后,将数组中元素的个数通过指针变量n进行返回。通过分析可以知道,fun函数的作用是求取1到m中能同时被7和11整除的整数,并将结果保存到数组a中。
    在主函数中,首先定义了两个整型变量和一个整型数组aa,然后调用clrscr()函数对文本模式窗口进行清除操作。接着调用fun函数,根据上面我们对fun函数的分析,要计算1~100之间能同时被7和11整除的整数,很显然,这样的数只有77一个,那么此时数组aa中只有一个元素为77,而n的值是1。
    接着执行for循环,从程序中不难看出循环的作用是将数组aa中的元素按一定的规则输出,其规则为每行最多只能输出20个值。结合上面的分析,数组aa中只有一个元素为77,因此,本题程序的最终输出结果为77。

  • 第22题:

    有如下程序段#include "stdio.h"void fun(int *a,int *b,int *c,int *d,int *e){ int i,j,k,m; for(i=0;i< *a;i++) for(j=0;j< *b;j++)  for(k=0;k<*c;k++)  for(m=0;m< *d;m++)  ++*e;}main(){ int a=10,b=10,c=10,d=10,e=0; fun(&a,&b,&c,&d,&e); printf("%d\n",e);} 则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A.10000 B.1000 C.100 D.0


    正确答案:A
    在本题中,程序首先定义了一个无返回值的函数fun,该函数带有五个整型的指针形参变量,然后通过一个四层循环来操作++*e;语句,由于*与++运算符的优先级一样,它们都是自右至左结合的操作,因此,++*e等价于++(*e),这个操作可描述为:先用地址取值,然后对其进行自加,由于是通过传址传值法的,因此,还需要将相加后的结果传递到实参中。
    在主函数中,定义五个整型变量并分别赋初值,然后调用fun函数,传递的参数是刚定义的五个整型变量的地址,采用的是传址传值法,能为实参带回一个结果值。从fun函数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变量a,b,c,d分别为10时,循环总共执行10000次,即自加进行了10000次,而且每次自加后都改变了实参的结果。因此,循环结束后,变量e的值为10000。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 第23题: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int i,j,m=0,n=0;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i,j,m=0,n=0; for(i=0;i<2;i++) for(j=0;j<2;j++) if(j> =i) m=1;n++; cout<<m<<endl; cout<<n;

    A.1 1

    B.1 4

    C.1 6

    D.0 2


    正确答案:A
    解析:注意整个二重循环作用的语句为:if(j=i)m=1;,而n++语句并不为二重循环控制。其实不论循环多少次,m、n的值总为1。

  • 第24题:

    单选题
    有以下程序#include int fun(int x,int y){ static int m=0,i=2; i+=m+1; m=i+x+y; return m;}main(){ int j=1,m=1,k; k=fun(j,m); printf(%d,,k); k=fun(j,m); printf(%d,k);}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

    5,11

    B

    5,5

    C

    11,11

    D

    11,5


    正确答案: B
    解析:
    fun函数中m和i是静态变量,退出函数以后,下次再进入该函数时,m和i仍然保持上一次的数值。第一次调用fun(j,m)时,i=2+0+1=3,m=3+1+1=5,返回5;第二次调用fun(j,m)时,i=3+5+1=9,m=9+1+1=11,返回11。答案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