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A.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SXB###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SXB###C.杂种的“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各自保持独立性,且存在显隐性关系;###SXB###D.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均等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在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题目

1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A.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SXB###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SXB###C.杂种的“遗传因子”彼此不同,各自保持独立性,且存在显隐性关系;###SXB###D.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相互分离,均等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在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相似考题
更多“1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
    •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 D、假设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使得所产生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正确答案:彼此分离;一个

  • 第3题: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定律。


    正确答案:自由组合

  • 第4题:

    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可适用于多倍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 第6题:

    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基因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D、隐性基因总是不表达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实验是:()

    • A、豌豆的杂交实验
    • B、豌豆的自交实验
    • C、豌豆的测交实验
    • D、豌豆的反交实验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试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

    正确答案: 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由相对因子控制。控制因子是一代一代地连续传递的。
    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双,在配子中成单。
    ③杂种F1形成配子时,成对因子两两分离,形成两种不同类型配子。
    ④杂交受精时,来自父母本双方带来的遗传因子,虽结合在一起,但它仍不发生融合或掺与,各自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包括()
    A

    分离定律

    B

    自由结合定律

    C

    遗传因子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名词解释题
    非孟德尔遗传

    正确答案: 正交和反交子代性状表现不一致,或只表现父本性状(或母本性状),或表现了双亲性状而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比例的遗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正确答案: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即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孟德尔

    正确答案: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的伟大的现代遗传学创始人。1857年起进行了9年的豌豆杂交研究,对子代与亲代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概括为三条定律,即显性定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面进行了证明。


    正确答案:测交

  • 第14题:

    科学研究对于认识世界的价值在于把握规律(形成理论)、解释现象。对长颈鹿长颈成因的解释,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 B、孟德尔的性状遗传学说
    • C、斯德的自然发生学说
    • D、米勒的生命起源学说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亲子鉴定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包括()。

    • A、哈德-温伯格平衡定律
    • B、孟德尔的分离律
    • C、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律
    • D、达尔文进化原理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对于7对性状都在F2代出现3:1的分离比孟德尔作出了哪些假设?


    正确答案:①遗传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每个植株内有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花色,另一对控制种子性状。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
    ③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均等的分配到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在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第17题: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

    • A、测交
    • B、杂交
    • C、自交
    • D、正交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 B、“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
    • C、“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
    • D、“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填空题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使得所产生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正确答案: 彼此分离,一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分离定律是指两对性状在遗传传递时也可以分开,独立进行传递。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孟德尔遗传

    正确答案: 由孟德尔基因(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控制的性状,其正交、反交子代性状表现总是趋于一致的遗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正确答案: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指脊髓肿瘤由于产生蛛网膜下隙阻塞,脑脊液中蛋白量增加,但细胞数正常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孟德尔分离定律适用于()遗传性状的分析。

    正确答案: 单基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孟德尔分离定律揭示了融合式的遗传的规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