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帖,简述帖的沿革。”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不属于王羲之草书帖的是()。

    • A、《上虞帖》
    • B、《寒切帖》
    • C、《十七帖》
    • D、《绛帖》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北京故宫养心殿西暖阁西侧有一“三希堂”其中三幅著名书帖是()。

    • A、《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
    • B、《寒食帖》、《快雪时晴帖》和《伯远帖》
    • C、《寒食帖》、《中秋帖》和《海月都师帖》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什么叫“读帖”,怎样读帖?


    正确答案:“读帖”,就是看帖和观帖,不过“读帖”似乎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读书不但要逐字逐句看,还要领会全文的意义。所以“读”要比“看”或“观”要求更高一些。名帖往往初读似乎极其平淡,但越读越有味道。传说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文,起初只是“驻马观之”了事,待走了几步之后又返了回来“下马观之”,越看越好,最后索兴睡在那里,仔细地看了三天方才离去。话虽这么说,读帖也像读书一样,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全部领会得了的。它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深入的。一般来说,初始容易觉察到字体的粗细和结构特点,如同看见一个人先看到他的高矮胖瘦一样,这在临写过程中是比较容易觉察出差误的,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用笔就细微多了,应特别认真琢磨下笔、收笔和转折之处的关键部位。有了领会,去指导实践。实践之后发现不足,又去读帖,便又有所体会,再去实践。如此反复,互相推动,不断深入,才能迅速提高。所以赵孟頫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帖是静止的,作者的书写动作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通过反复深入地读帖、玩味、琢磨之后,仿佛看到了作者书写时用笔的情景,一个个字体活泼泼地展现在眼前,然后下笔,往往可得神似。这就是所说的把帖读活了。至于拓印的碑帖,难度就更增加一层了,因为刀刻的缘故,真实笔迹往往为其所泯灭,这就有一个复原问题,不加深入细读是很难办得到的。初学临帖,宜专一深入。待有一定基础之后,便须广泛涉猎,以取各家所长为我所用,自辟蹊径。但是名帖浩繁,不可能一一都加以临写,更不能反复深入临写。这就需要浏览记之成诵,于书写时融入之。读帖有多种方式:临写之前和临写之时读之,可收“立竿见影”之效;空闲时把手读之,可得偶然启发,豁然开朗之妙;如果张贴墙壁,随时读之,既可节省时间,又可积少成多,时时感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 第4题:

    被称为“三希堂”法帖的是()。①《快雪时晴帖》②《平安帖》③《中秋帖》④《伯远帖》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什么是摹帖?


    正确答案:摹帖是以透明的薄纸覆于碑帖上,依据原字帖形迹书写。

  • 第6题:

    什么是《淳化阁帖》?


    正确答案: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侍书王著将历代帝王、历代名臣、历代著名书家作品,汇编成十卷,用枣木摹刻,以澄心堂纸、李廷硅墨拓出制帖。

  • 第7题:

    单选题
    被称为“三希堂”法帖的是()。①《快雪时晴帖》②《平安帖》③《中秋帖》④《伯远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帖,简述帖的沿革。

    正确答案: 帖是唐、宋、明三朝所用的下行公文。唐代政事堂对下指挥事宜,用“堂帖”。五代至宋,地方官署使用较为普遍,称为“帖”。明代称为“下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所谓“三希帖”,指的是《____帖》、《____帖》和《____帖》,三帖的作者皆为____代书法家。第一帖的作者是____;第二帖的作者是____;第三帖的作者是____;其中只有《____帖》目前被公认为真迹。

    正确答案: 快雪(时晴),中秋,伯远,晋,王羲之,王献之,王殉,伯远
    解析:
    清乾隆帝曾将三幅珍贵的书法作品藏在故宫养心殿西暖阁,取名为“三希堂”,这三稀之帖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其中,只有王殉的《伯远帖》被确认为真迹,其余两帖被认为是后人摹本。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帖?

    正确答案: 帖的原义是指写在帛上的字,书法中的帖是指凡晋、唐、宋人用真、行、草书作字,表现在木刻、石刻的字,都称之为帖。宋代有《淳化阁帖》《大观帖》,清代有《三希堂法帖》,都是著名传世法帖。当然历代名家传世墨迹也是法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著名的三希堂是因为哪三件书法作品命名的()
    A

    兰亭序、十七帖、姨母帖

    B

    中秋帖、快雪时晴帖、伯远帖

    C

    九成宫帖、姨母帖、伯远帖

    D

    玄秘塔帖、兰亭序、中秋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叫“读帖”,怎样读帖?

    正确答案: “读帖”,就是看帖和观帖,不过“读帖”似乎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读书不但要逐字逐句看,还要领会全文的意义。所以“读”要比“看”或“观”要求更高一些。名帖往往初读似乎极其平淡,但越读越有味道。传说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文,起初只是“驻马观之”了事,待走了几步之后又返了回来“下马观之”,越看越好,最后索兴睡在那里,仔细地看了三天方才离去。话虽这么说,读帖也像读书一样,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全部领会得了的。它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深入的。一般来说,初始容易觉察到字体的粗细和结构特点,如同看见一个人先看到他的高矮胖瘦一样,这在临写过程中是比较容易觉察出差误的,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用笔就细微多了,应特别认真琢磨下笔、收笔和转折之处的关键部位。有了领会,去指导实践。实践之后发现不足,又去读帖,便又有所体会,再去实践。如此反复,互相推动,不断深入,才能迅速提高。所以赵孟頫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帖是静止的,作者的书写动作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通过反复深入地读帖、玩味、琢磨之后,仿佛看到了作者书写时用笔的情景,一个个字体活泼泼地展现在眼前,然后下笔,往往可得神似。这就是所说的把帖读活了。至于拓印的碑帖,难度就更增加一层了,因为刀刻的缘故,真实笔迹往往为其所泯灭,这就有一个复原问题,不加深入细读是很难办得到的。初学临帖,宜专一深入。待有一定基础之后,便须广泛涉猎,以取各家所长为我所用,自辟蹊径。但是名帖浩繁,不可能一一都加以临写,更不能反复深入临写。这就需要浏览记之成诵,于书写时融入之。读帖有多种方式:临写之前和临写之时读之,可收“立竿见影”之效;空闲时把手读之,可得偶然启发,豁然开朗之妙;如果张贴墙壁,随时读之,既可节省时间,又可积少成多,时时感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古代书法名帖中,属于唐代张旭作品的是()

    • A、《中秋帖》
    • B、《自叙帖》
    • C、《珊瑚帖》
    • D、《古诗四帖》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什么是读帖,怎样读帖?


    正确答案: 有经验的书法家都主张学习书法要读帖。所谓读帖,实际上是看帖。这里帖的含义较广,它包括碑版、刻帖、墨迹。概言之,帖是指供人们临摹、欣赏的法书。读帖就是通过观察,仔细对帖上的书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书写的方法和规律,为临摹作好事前准备,为书法创作供以借鉴。
    古人学习书法十分重视读帖的功夫,《新唐书》上曾记载了欧阳询看碑的趣事:他“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一块索靖书的碑,被欧阳询连看三日,就可知他观察之细,体会之深。此事历来被传为美谈。
    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姜夔也说:“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视、思其运笔之理。”由此可知,读帖确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读帖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笔、二是结体、三是章法。在观察法帖的用笔时,对每个字的基本笔画都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每一点一画是怎样写的?怎样起笔?怎样收笔?点划之间是怎样呼应?有些什么共同规律?同样的点画又是怎样变化的?它的用笔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的书家写的字,如欧体、褚体、颜体、柳体等,它们用笔有那些共性和个性?相同的字体而风格不同,如汉隶《石门颂》、《曹全碑》、《华山碑》等,它们的用笔又是如何区别表现的?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在观察字的结体时,要认识到它的特征。为什么有的字结体很雄壮?为什么有的字又很秀丽?为什么有的结体很茂密?为什么有的结体又很疏朗?它们每个字的笔画之间配搭,造成的大、小、宽、窄、高、低、斜、正的关系怎样?又是怎样处理各部位之间的主次、黑白系的?在分析法帖章法布局时,首先要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引带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其对大小、长短、错落、粗细、燥润等关系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又如何在整篇中得到统一?通篇的气势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神韵和境界?这些要在读帖中细心领会。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里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前句是指读帖,后句是指临帖。读帖要达到精的地步,事实上是很难的。在读帖的过程中,对法书的分析研究,其认识的深度是因人而异,它与各人的修养有关。要想自己具有较高的读帖能力,就得加强知识修养的培养,加强书法实践的锻炼,逐步提高鉴赏力。
    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一下子读帖能“精”、临帖能“似”是办不到的事,它们中间要经过一个反复熟悉和理解的过程。读帖是为了更好地临帖,而在临帖的实践中,又能使读帖认识深化,读帖和临帖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前人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参考,如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初学字,不必多费楮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再学再思,再思再学,始得其二三,既得其四五,自此纵书以扩其量。”通过这样反复的心摹手追,循序渐进,才能使书法水平逐渐提高。
    初学者读帖最好是选墨迹影印本来读,因墨迹影印本清晰易读,其中用笔的细微部分都能看清楚。而碑帖因年代久远,一些点画有损泐,初学者容易误把残破的地方当成字本身的部分,以至临写时失误。另外,事前能找行家来指导一下,或者找一些入门的理论书来看一下,都很有必要,可以少走些弯路。

  • 第15题:

    以下不属于李建中的书法墨迹是()。

    • A、《贵宅帖》
    • B、《同年帖》
    • C、《土母帖》
    • D、《大观帖》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张翠山见张三丰在虚临什么帖?

    • A、《兰亭序》
    • B、《十七帖》
    • C、《丧乱帖》
    • D、《伯远帖》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什么是帖?


    正确答案:帖的原义是指写在帛上的字,书法中的帖是指凡晋、唐、宋人用真、行、草书作字,表现在木刻、石刻的字,都称之为帖。

  • 第18题:

    东晋王羲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下列书法名作中属于他创作的是()

    • A、《伯远帖》
    • B、《中秋帖》
    • C、《快雪帖》
    • D、《珊瑚帖》
    • E、《自叙帖》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有如下主题帖表和回复帖表:主题帖(编号C,用户名C,标题C,内容M,发帖时间T)回复帖(编号C,用户名C,内容M,回复时间T,主题帖编号C)查询所有没有回复帖的主题帖信息,正确的SQL语句是(  )。
    A

    SELECT * FROM 主题帖WHERE编号NOT IN(SELECT编号FROM回复帖)

    B

    SELECT * FROM 主题帖WHERE编号!=(SELECT主题帖编号FROM回复帖)

    C

    SELECT * FROM 主题帖WHERE NOT EXISTS(SELECT*FROM 回复帖WHERE主题帖编号=主题帖.编号)

    D

    SELECT * FROM主题帖WHERE EXISTS(SELECT * FROM 回复帖WHERE主题帖编号!=主题帖.编号)


    正确答案: A
    解析:
    EXISTS是谓词,EXISTS或NOT EXISTS是用来检查在子查询中是否有结果返回,即存在元组或不存在元组。A项错误,(SELECT编号FROM回复帖)这一子查询中应该是“主题帖编号”而不是“编号”;B项错误,(SELECT主题帖编号FROM回复帖)得到是主题帖编号的集合,不能用“!=”比较; D项错误,查询结果为主题帖的全部记录,但是主题帖表中的任意编号都不存在于由其他的主题帖编号组成的子查询结果中。

  • 第20题:

    单选题
    北京故宫养心殿西暖阁西侧有一“三希堂”其中三幅著名书帖是()。
    A

    《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

    B

    《寒食帖》、《快雪时晴帖》和《伯远帖》

    C

    《寒食帖》、《中秋帖》和《海月都师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读帖,怎样读帖?

    正确答案: 有经验的书法家都主张学习书法要读帖。所谓读帖,实际上是看帖。这里帖的含义较广,它包括碑版、刻帖、墨迹。概言之,帖是指供人们临摹、欣赏的法书。读帖就是通过观察,仔细对帖上的书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书写的方法和规律,为临摹作好事前准备,为书法创作供以借鉴。
    古人学习书法十分重视读帖的功夫,《新唐书》上曾记载了欧阳询看碑的趣事:他“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一块索靖书的碑,被欧阳询连看三日,就可知他观察之细,体会之深。此事历来被传为美谈。
    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姜夔也说:“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视、思其运笔之理。”由此可知,读帖确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读帖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笔、二是结体、三是章法。在观察法帖的用笔时,对每个字的基本笔画都要仔细进行分析研究,每一点一画是怎样写的?怎样起笔?怎样收笔?点划之间是怎样呼应?有些什么共同规律?同样的点画又是怎样变化的?它的用笔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的书家写的字,如欧体、褚体、颜体、柳体等,它们用笔有那些共性和个性?相同的字体而风格不同,如汉隶《石门颂》、《曹全碑》、《华山碑》等,它们的用笔又是如何区别表现的?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在观察字的结体时,要认识到它的特征。为什么有的字结体很雄壮?为什么有的字又很秀丽?为什么有的结体很茂密?为什么有的结体又很疏朗?它们每个字的笔画之间配搭,造成的大、小、宽、窄、高、低、斜、正的关系怎样?又是怎样处理各部位之间的主次、黑白系的?在分析法帖章法布局时,首先要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引带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其对大小、长短、错落、粗细、燥润等关系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又如何在整篇中得到统一?通篇的气势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神韵和境界?这些要在读帖中细心领会。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里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前句是指读帖,后句是指临帖。读帖要达到精的地步,事实上是很难的。在读帖的过程中,对法书的分析研究,其认识的深度是因人而异,它与各人的修养有关。要想自己具有较高的读帖能力,就得加强知识修养的培养,加强书法实践的锻炼,逐步提高鉴赏力。
    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一下子读帖能“精”、临帖能“似”是办不到的事,它们中间要经过一个反复熟悉和理解的过程。读帖是为了更好地临帖,而在临帖的实践中,又能使读帖认识深化,读帖和临帖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前人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参考,如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初学字,不必多费楮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再学再思,再思再学,始得其二三,既得其四五,自此纵书以扩其量。”通过这样反复的心摹手追,循序渐进,才能使书法水平逐渐提高。
    初学者读帖最好是选墨迹影印本来读,因墨迹影印本清晰易读,其中用笔的细微部分都能看清楚。而碑帖因年代久远,一些点画有损泐,初学者容易误把残破的地方当成字本身的部分,以至临写时失误。另外,事前能找行家来指导一下,或者找一些入门的理论书来看一下,都很有必要,可以少走些弯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中药处方调配分帖规范的操作方法是(  )。
    A

    估量分帖

    B

    手抓分帖

    C

    逐药分帖

    D

    随意分帖

    E

    称量减重分帖


    正确答案: A
    解析:
    饮片总量分帖应按称量减重法称量.故本题最佳答案为E。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王羲之草书帖的是()。
    A

    《上虞帖》

    B

    《寒切帖》

    C

    《十七帖》

    D

    《绛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