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宋代的秘书工作制度的发展。

题目
简述宋代的秘书工作制度的发展。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宋代的秘书工作制度的发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秘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相同之处。
    (1)秘书工作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展。
    (2)秘书工作业务分工向专业化发展。
    (3)在秘书业务操作上融入了大量相关知识和方法。

  • 第2题:

    秘书工作的特殊规律中,与秘书机构职能相适应的是()

    • A、领导权力分配体制
    • B、社会分工状况
    • C、社会生产力发展
    • D、秘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简述宋代三大刻书系统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官刻方面,中央机构多,但国子监最重要,内容四部皆备,质量可靠。地方政府均有出版活动。私刻方面,多以善本为底本翻刻,质量高。坊刻方面,以建安余氏和临安陈氏著名,均着眼当时和下层,与作者联系密切。

  • 第4题:

    简述宋代秘书工作制度有哪些发展?


    正确答案: 1.一文一事制度已在宋朝开始实施。强调“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状”,并为后世所沿用
    2.形成了“引黄”
    3.形成了“贴”
    4.诏令副署制度
    5.公文誊写制度
    6.传递公文改为军邮制度

  • 第5题:

    试分析宋代秘书的民族气节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 (1)宋代的秘书官员除了具有隋唐秘书官员的基本素质以外,最突出的一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节。忠君和忧国思想,崇尚民族气节,反对外族屈膝求和,主张抗敌,渴望收复失地,恢复大宋河山,这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秘书的一个鲜明特点。
    (2)南宋的秘书官员在民族危难之际,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以各种方式反对屈膝求和、主张抗敌复国的民族气节是令人钦佩的。当然,他们的着眼点只是为了赵宋封建王朝的复兴,况且,古代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与今天有所不同,这是需要分清的。

  • 第6题:

    简述秘书监的发展、设立、兴盛。


    正确答案:①秘书监始设于东汉。当时的秘书监主要为藏书功能,东汉宫中建有多出藏书之处,其中兰台、东观既是藏书之室,又为著述之所。
    ②汉桓帝延熹二年,初置秘书监官,执掌图书古今文字,考合异同。秘书监作为官署,监为长官。
    ③晋武帝时,将秘书监的藏书功能并入中书省,保留秘书著作局。
    ④隋唐时期,秘书省为执掌国家图书事业的政府机构,主持国家藏书的整理、抄写、校勘和编目。
    ⑤北宋初,秘书省掌管祭祀、祝文、祝版的撰书,然秘书监、秘书丞亦参与修纂国史
    ⑥金代,秘书监下隶著作局、笔砚局、书画局等,兼理图书的编修和整理之责。
    ⑦元代置秘书监长官国家图书事业,同时于监下设兴文署负责雕印图书。
    ⑧明初朱元璋废秘书监,成立翰林院,以涵盖秘书监。、史馆、著作局等种多文化编纂机构的职能。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散文对唐代散文的发展。

    正确答案: 宋代作家吸取了唐代古文的经验和教训,使古文更加健康地发展。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人,在古文的章法、句法等技巧和叙事、议论等功能方面,都为宋代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唐代古文本是作为骈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韩、柳对骈文颇为排斥,这使习惯于骈文的作家和读者都感到不满,所以古文并没有取代骈文的地位。而且韩愈的古文已有艰涩古奥的倾向,韩愈以后的古文作家因袭了这个缺点。宋代作家清醒地看到了唐代古文的得失,于是欧阳修等人既采取古文作为主要的文体,又反对追求古奥而造成的险怪艰涩,从而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欧、苏等人并不绝对摒弃骈文,他们的古文注意吸收骈文在辞采、声调等方面的长处,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同时,他们又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进行改造,创造出参用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这样,古文和骈文经过取长补短而各自获得了新的活力。此外,宋代散文中还出现了独具一格的笔记文。这种文体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古文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散文在传统上具有议论、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在宋代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宋代的政论文和学术论文特别发达,从王安石、曾巩到胡铨、吕祖谦,散文的议论功能臻于完善。以欧、苏为代表的作家则更加注意三种功能的融合,加强了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比如欧阳修的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秋声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更堪称典范。在这些作品中,散文的各种功能已水乳交融,且具有诗的意境,成为名副其实的美文。
    宋代散文的风格丰富多采,几位大家各具鲜明的艺术个性。就整体倾向而言,宋文的风格是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从而在韩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开辟出新的艺术境界。就美学价值而言,宋文与唐文并无高下之分。宋文的风格变化,主要是朝着更加自然、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这种文从字顺、如行云流水的散文,显然更切于实用,也更易为作者和读者所接受。从开始,古文成为用途最广的散文文体,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得以确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秘书工作产生发展的过程?

    正确答案: 秘书工作是人类在管理实践和领导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长河里,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演进。各国秘书工作的内容、特征的形成和演进,离不开本国的经济基础和领导管理体制、人文环境等上层建筑的影响,同时受着不同程度的国际文化交融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中枢秘书机构的组成。

    正确答案: (1)宋仿照唐朝,设有中书、门下两省,在宫外也设有中书、门下两省,称后省或外省,仅有虚名,并无实职,导致官制十分混乱。
    (2)国家的政务归宫内的中书、门下两省处理,军务则由枢密院处理,财政归三司(亦称计省)处理,三者鼎立,彼此独立,而大权则集于皇帝一身。直至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才沿袭唐制,权归后省,并撤销三司,其职权移于尚书省的工部、户部。南宋建炎年间,又将中书、门下两省合并为政事堂。
    (3)这样,中央秘书机构的职能就由政事堂、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和枢密院分别兼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的秘书工作制度的发展。

    正确答案: (1)一文一事制度。
    (2)引黄贴黄制度。
    (3)诏令副署制度。
    (4)公文誉写制度
    (5)军邮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简述宋代福建的发展与闽台交往。


    正确答案:宋代,福建已由移民社会变为定居社会,人口剧增。到嘉定年间(1208—1224年)达到1599215户。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条件下,宋代福建经济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不但走出了长期落后的境地,而且奇迹般地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的行列,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同时,福建的海上交通和对外经济贸易获得空前发展,位居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有了发达了经济作为后盾,祖国大陆对台湾的了解和交往,福建对台湾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福建闽南地区,拓垦迅速,到了宋代,已无地可辟,人满为患。漳州、泉州的居民,迫于生计,去台澎谋生的人逐渐增多,促进了台澎地区的开发。目前台澎两地都有宋钱被发掘出来,反映了两岸密切交往的关系。宋代的澎湖叫“平湖”,那时已有汉民定居,“编户甚繁”,也就是说列入官府户口名册的居民已相当多了。他们除从事渔业外,还种植粟、麦、麻。澎湖孤立海疆,常有外族来侵袭。那时候,汪大猷知泉州,曾经派遣军民屯戍平湖。在平湖建造军营200间,遣将分屯,从此以后,毗舍邪岛夷不敢再来侵犯。南宋政府将澎湖隶属泉州晋江县。澎湖有泉州“外府”之称。从现存的文献看,福建汉族人民迁居台湾是从宋朝开始的。在南宋时福建人民已定居澎湖岛上,他们在那里搭盖房屋,进行农耕和捕渔业,以及畜养山羊,“散食山谷间”,逐渐形成村落。如果彼此发生争执,到晋江县衙门审决,同时,泉州的商船经常到那里进行贸易。可以从福建闽南的族谱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 第12题:

    秘书小李某企业新来—位上司,该上司十分重视信息工作,他要求秘书部门建立一套完整的办公室信息工作制度。办公室主任责成李秘书完成此项任务,请你替李秘书想想,完整的信息工作制度应该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信息工作组织制度;
    (2)信息传递制度;
    (3)倌息专报制度;
    (4)信息专题分析制度;
    (5)信息储存制度;
    (6)信息编辑制度;
    (7)信息审批制度;
    (8)信息反馈和催办制度;
    (9)评奖制度;
    (10)通联制度。

  • 第13题:

    简述近现代中外秘书工作发展的体现。


    正确答案: (1)秘书工作机构更为健全。
    (2)秘书工作的内容更为丰富。
    (3)秘书工作制度更为规范。
    (4)秘书工作的效率有所提高。
    (5)国家秘书人员的来源更为广泛。
    (6)国家秘书人员的从业人数大为增长。

  • 第14题:

    简述宋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此时期城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与唐时期建筑朴拙大方的风格相比,建筑进一步趋向装饰化、精致化。
    1、城市结构与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里坊制、夜禁→自由商业街。
    2、木架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
    以“材”为单位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工料的估算有了统一标准。
    3、建筑群体布局上强化主轴线,增加纵深层次(如河北正定兴隆寺)。单体建筑体量与屋顶的组合更加精巧复杂(如滕王阁)。
    4、建筑装修与色彩趋向细密、精巧、华丽。
    门窗、家具等的样式发生细显著变化,如唐直棂窗——宋格子窗(门)。色彩更趋富丽,如唐红柱白墙灰瓦——宋彩画、琉璃等。
    5、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砖石建筑主要指塔,再次是桥梁等。其中宋塔取得的成就历代最高。其特点为:(1)木塔已少,以砖石塔为主。
    (2)发展了八角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平面。
    (3)楼阁式塔最多,可供登临。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构。

  • 第15题:

    简述中央秘书机构的产生及发展。


    正确答案: 产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推举出了秘书。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设置了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鉴于中央局的日常工作增多,决定设置专职秘书来负责公文的草拟、管理和签发。
    发展:
    (1)中共中央秘书处的重建。
    (2)中共中央秘书处职能的拓宽。
    (3)首长专职秘书的出现。
    (4)中央“秘密委员会”成立。
    (5)中央秘书处的恢复和中央办公厅、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设立。
    (6)中央办公厅的分合、发展。

  • 第16题:

    单选题
    秘书工作的特殊规律中,与秘书机构职能相适应的是()
    A

    领导权力分配体制

    B

    社会分工状况

    C

    社会生产力发展

    D

    秘书工作制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秘书工作制度有哪些发展?

    正确答案: 1.一文一事制度已在宋朝开始实施。强调“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状”,并为后世所沿用
    2.形成了“引黄”
    3.形成了“贴”
    4.诏令副署制度
    5.公文誊写制度
    6.传递公文改为军邮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此时期城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与唐时期建筑朴拙大方的风格相比,建筑进一步趋向装饰化、精致化。
    1、城市结构与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里坊制、夜禁→自由商业街。
    2、木架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
    以“材”为单位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材分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工料的估算有了统一标准。
    3、建筑群体布局上强化主轴线,增加纵深层次(如河北正定兴隆寺)。单体建筑体量与屋顶的组合更加精巧复杂(如滕王阁)。
    4、建筑装修与色彩趋向细密、精巧、华丽。
    门窗、家具等的样式发生细显著变化,如唐直棂窗——宋格子窗(门)。色彩更趋富丽,如唐红柱白墙灰瓦——宋彩画、琉璃等。
    5、砖石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砖石建筑主要指塔,再次是桥梁等。其中宋塔取得的成就历代最高。其特点为:(1)木塔已少,以砖石塔为主。
    (2)发展了八角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平面。
    (3)楼阁式塔最多,可供登临。塔身多作筒体结构,墙面及檐部多仿木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宋代秘书的选拔方式。

    正确答案: 宋代秘书的主要来源为从科举考试中录用,和由地方官员自行聘任或从下级官府中提升。
    宋代,科举取士的名额比唐代大大增加,其中被任用为秘书的不少,有的被直接派往皇宫和中央政府任秘书。另外,宋代还强调从基层提拔秘书官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秘书小李某企业新来—位上司,该上司十分重视信息工作,他要求秘书部门建立一套完整的办公室信息工作制度。办公室主任责成李秘书完成此项任务,请你替李秘书想想,完整的信息工作制度应该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信息工作组织制度;
    (2)信息传递制度;
    (3)倌息专报制度;
    (4)信息专题分析制度;
    (5)信息储存制度;
    (6)信息编辑制度;
    (7)信息审批制度;
    (8)信息反馈和催办制度;
    (9)评奖制度;
    (10)通联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