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制有哪些变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统一全国农业税制是在()。

    • A、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时
    • B、1958年税制改革时
    • C、1973年税制改革时
    • D、1994年税制改革时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论述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正确答案: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为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的控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地方征税积极性,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税、地方固定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根据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
    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财政改革包括预算改革、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 
    1)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关系,按分支只是、收益范围和法制原则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通过立法、而不是行政干预,建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准则。
     2) 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并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 
    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改革现行收费管理制度,聪哥本上遏制乱收费,理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 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  
    中国“十三五”期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明确政府改革职能转变、合理定位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层级的扁平化和“大部制”取向下的整合与精简化,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配之以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与必要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建立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税制改革;同时强化绩效导向。

  • 第3题:

    1996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实现良性循环,主要原因有()。

    • A、1994年实施了工商税制改革
    • B、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
    • C、预算内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 D、增发国债
    • E、国际形势好转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在税收发展过程中,税制结构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税收在税制结构上经历了由古老直接税为主体向间接税为主体,并由传统间接税为主体向现代直接税为主体或现代间接税为主体的发展过程。

  • 第5题:

    在中国财税改革中,要实行(),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 A、分税制
    • B、单一税制
    • C、地方税制
    • D、中央税制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现行税制及其改革综述?

    正确答案: 我国现阶段双主体税制的特征: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其它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系,是一种多税种的复税制。现阶段实行双主体税制结构的原因。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要求税收及税种设置要有助于国家产业政策、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的执行。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求税收分配要有助于实行公平、平等、按能力负税等原则决定我国现阶段双主体税制又一重要原因是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高低不一,地区差距悬殊,要求税制建设要实施兼顾政策,才有利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在我国现存收费项目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行政性收费。费改税的主要措施:概括为“清理、转型、改变、保留”即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将不再体现政府职能的行政性收费改为经营性收费;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税收;规范需保留的收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论述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正确答案: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为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的控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地方征税积极性,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税、地方固定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根据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
    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财政改革包括预算改革、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 
    1) 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关系,按分支只是、收益范围和法制原则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通过立法、而不是行政干预,建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准则。
     2) 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并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 
    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改革现行收费管理制度,聪哥本上遏制乱收费,理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 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  
    中国“十三五”期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明确政府改革职能转变、合理定位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层级的扁平化和“大部制”取向下的整合与精简化,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配之以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与必要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建立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税制改革;同时强化绩效导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重点推进两步利改税实施的阶段为( )
    A

    1950一1957年的税制

    B

    1958—1978年的税制

    C

    1979—1993年的税制

    D

    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税制说法错误的有()
    A

    中国现行税制具有双层次调节作用

    B

    中国现行税制是由流转税制和所得税制构成的复税制

    C

    在生产环节上的课税包括生产条件的课税和生产成果的课税

    D

    中国现行税制已实行了内外统一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析中国所得税制的改革的方向。

    正确答案: 个人所得税制的进一步改革。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增值税的进一步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税收发展过程中,税制结构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税收在税制结构上经历了由古老直接税为主体向间接税为主体,并由传统间接税为主体向现代直接税为主体或现代间接税为主体的发展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2004年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和总体目标,其与1994年税制改革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可以用12个字来表示:减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从本质上看,这次税制改革有别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大多数是在技术的操作方面对1994年所确定的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尽管这次税改的覆盖面很广,但也只是针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现行税制所作的结构性调整。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次税制调整后,尽管我国的税收体制和结构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对于中国税收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而且必将会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是指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

  • 第14题:

    简述2004年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和总体目标,其与1994年税制改革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可以用12个字来表示:减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从本质上看,这次税制改革有别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大多数是在技术的操作方面对1994年所确定的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尽管这次税改的覆盖面很广,但也只是针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现行税制所作的结构性调整。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次税制调整后,尽管我国的税收体制和结构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对于中国税收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而且必将会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 第15题: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平均增长幅度超过30%。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1986年继美国政府提出税制改革方案后,全球形成以()、宽税基、简税制、()为特征的税制改革浪潮。


    正确答案:低税率;严征管

  • 第17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几次重大税制改革。()是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奠定了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基础,在我国现代税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 A、1950年建立新税制
    • B、1958年简化工商税制
    • C、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
    • D、1994年分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在中国财税改革中,要实行(),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A

    分税制

    B

    单一税制

    C

    地方税制

    D

    中央税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统一全国农业税制是在()。
    A

    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时

    B

    1958年税制改革时

    C

    1973年税制改革时

    D

    1994年税制改革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制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自从199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以来,中国的税收制度在基本框架方面没有大的变动。但是,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进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说1950年至1983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税收制度,1983年至1994年实行的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税收制度,那么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化发展时期,为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而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则有了新的动因。新一轮税制改革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2003年,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的战略举措。《决定》确定了八个方面的内容: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一般的看法认为,这标志着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开始。
    2004年6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了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历史。
    2005年12月14日,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并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2007年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进一步将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标准提高到每月2000元。
    2006年4月1日起,对中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中主要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突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点。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相对降低了小排量汽车的税收负担;扩大石油制品征税范围,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征收消费税,表明了政府以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决心。二是突出了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例如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及停止对已具有大众消费税特征的护肤护发品征收消费税等。这次政策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
    2007年1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历史,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了统一。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三个条例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样,通过对原暂行条例的修订,中国增值税由生产型消费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了能够同增值税条例有效衔接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也做出了相应修订。
    除了上述重大改革措施外,近年来中国还相继出台了多项其他改革措施。这些举措主要包括改革出口退税机制,较大幅度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抑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完成了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修订,加强了税收政策对土地利用的调节;改革车船使用税制度,统一和规范了内、外资企业的车船使用税制度;颁布并实施烟叶税条例,实现了对烟叶农业特产税的替代。这些改革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税收法制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几次重大税制改革。()是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奠定了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基础,在我国现代税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A

    1950年建立新税制

    B

    1958年简化工商税制

    C

    1983年国营企业“利改税”

    D

    1994年分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1996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实现良性循环,主要原因有()。
    A

    1994年实施了工商税制改革

    B

    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

    C

    预算内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D

    增发国债

    E

    国际形势好转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进行的税制改革 中,改革规模最大的是    (  )
    A

    1980年和1984年的税制改革

    B

    1980年和1993年的税制改革

    C

    1 984年和1993年的税制改革

    D

    1984年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