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A
更多“1890年发表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陶行知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当时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这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答案:错
    解析:
    陶行知的思想对我国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2题:

    Neisser于()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968

    B1976

    C1967

    D1956


    C

  • 第3题:

    公共关系职业的创造人()在1905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思想和宗旨。


    正确答案:艾维.李;《原则宣言》

  • 第4题:

    试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及其在心理学史上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⑴对象: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冯特认为虽然心理学和物理学都研究经验,但是有区别,区别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物理学研究间接经验。
    ⑵身心关系:冯特在身心关系上主张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心理过程与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是一致的,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⑶方法:冯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有两种:实验的自我观察法(内省法)和“民族心理学的方法”(心理产品分析法)。冯特认为以前的内省法不科学,它所得来的材料不可靠。内省法只有与实验法结合,成为实验的内省或实验的自我观察,才是可靠的。他还主张用“心理产品分析”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如通过语言的分析来理解思维。他在《民族心理学纲要》一书中把社会发展分为“初民时代”.“图腾时代”.“英雄与神的时代”.发展到“人道的时代”。
    ⑷任务:冯特认为心理可以分析为各项元素,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是由这些元素结合而成,但具有与构成它的元素不同的新的性质。心理元素结合成复杂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用实验的自我观察法分析出这些心理元素,并寻求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心理元素:即简单的心理过程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一类是感情,包括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沉静.紧张和松弛,这三对“感情”就构成了冯特的感情三度说。
    贡献:
    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⑵.创办了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并发表实验室研究的论文。他使心理学从哲学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⑶.为欧美一些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局限:
    ⑴.他早年受宗教影响,以后长期搞哲学,哲学观点混乱,这使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不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
    ⑵.他早期接受感官生理学教育,看重末梢器官的作用,不重视大脑中枢的作用;
    ⑶.追求纯粹心理的研究,他想建立一门既不要哲学又不要生理学的心理学。

  • 第5题:

    西塞罗在其著作()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雄辩家的教育理想。


    正确答案:《论雄辩家》

  • 第6题:

    1895年,()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着重阐述了()的思想。


    正确答案:严复;生物进化论学说;“自然选择”

  • 第7题:

    ()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 A、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 C、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高斯发表的论文()是数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开辟了数论研究的全新时代。


    正确答案:《算术研究》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论述格式塔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①反击元素主义心理学(对以构造主义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反击是格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
    ②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的形成受格式塔心理学的潜在影响)
    ③对认知心理学有积极贡献
    ④对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引入的场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验现象学方法及其变种已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多萝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时最早把“意识流”这一术语引入文学评论。

    正确答案: 威廉•詹姆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A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

    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D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 第12题:

    单选题
    Neisser于()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1968

    B

    1976

    C

    1967

    D

    1956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张之洞发表(),系统地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
    《劝学篇》

  • 第14题:

    Neisser于()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 A、1968
    • B、1976
    • C、1967
    • D、1956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1890年发表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

    • A、詹姆斯
    • B、华生
    • C、马斯洛
    • D、斯金纳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阐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的问题。()一书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


    正确答案:《广告论》

  • 第17题:

    在()一书中,洛克有力地批判了宗教偏执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仰的自由的原则。

    • A、《论宗教宽容》
    • B、《政府论》
    • C、《人类理解论》
    • D、《论公民》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1890年詹姆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心理学原理》,提出了意识流理论,开创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先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下列哪一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 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填空题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阐述了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广告的问题。()一书是第一部有关消费心理学的著作。

    正确答案: 《广告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不定项题
    “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意识就其本身而言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链条’或‘系列’之类的字眼都不能恰当地描述意识最初呈现出来的样子。它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用‘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才能最自然地把它描述出来……我们就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这位美国心理学家是:()
    A

    亨利•柏格森

    B

    威廉•詹姆斯

    C

    詹姆斯•乔伊斯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1895年,()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的(),着重阐述了()的思想。

    正确答案: 严复,生物进化论学说,“自然选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1890年发表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
    A

    詹姆斯

    B

    华生

    C

    马斯洛

    D

    斯金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张之洞发表(),系统地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

    正确答案: 《劝学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