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怎样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正确答案: 规划性的,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
    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
    以某种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

  • 第2题:

    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
    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
    (3)停滞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
    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
    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
    (4)恢复时期(1976—1986)
    2.改革时期
    (1)第一阶段(1986~1993)
    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
    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
    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2)第二阶段(1993~1997)
    以1993.11.1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
    1996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
    199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
    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 第3题:

    试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向的发展。具体地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 第4题:

    试述人际关系学说建立的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人际关系学说建立的现实意义如下:
    (1)职工是社会人。“社会人”是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不仅有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要。梅奥等人认为,职工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对待他们。
    (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正式组织就是传统管理理论所指出的,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规定企业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一定组织体系。梅奥认为,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都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体系。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有利之处主要有以下十一点:
    ①积极支持企业管理当局的政策和目标。
    ②使个人有表达思想的机会。
    ③提高士气,降低职工离职率。
    ④以社会报酬的形式对职工进行补偿。
    ⑤改善信息交流工作。
    ⑥使职工在一个不重视个人特点的组织内有维持个人特点的机会。
    ⑦提高职工的自信心并减轻他们的紧张状态。
    ⑧对指定任务的完成给予支持。
    ⑨在工作环境中提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⑩提高个人之间的协作程度。最后,减少个人对工作和环境的厌烦感。非正式组织的不利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抵制企业管理当局的政策和目标。
    ②限制职工的个人自由,强迫职工一致。
    ③可能共谋组成同管理当局敌对的工会。
    ④反对革新和改变。
    ⑤限制产量。
    梅奥主张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是:正式和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应对非正式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的逻辑同非正式组织的感情的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使管理人员同工人之间、工人相互之间能互相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效率,使之有利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3)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梅奥认为,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又同满足率有关。工人的满足率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鼓舞职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罗特利斯伯格在《管理和士气》一书中指出,“一个人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提供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他的工作、对他工作上的同伴和他的上级的感觉。”所谓职工的满足度主要是指职工的安全的感觉和归属的感觉等社会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而言。
    梅奥指出了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六个主要因素:
    ①报酬。
    ②工作本身。
    ③提升。
    ④管理。
    ⑤工作组织。
    ⑥工作条件

  • 第5题:

    人际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正确答案:人际关系是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人类的社会性活动决定了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需要他人的支持、配合与帮助。人们满足自身各个层次的需要无一不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支持,人与人在这种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过程中就建立了人际关系。

  • 第6题:

    怎样在职业适应期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①对上级要先尊重后磨合;
    ②对同事要多理解慎盲从;
    ③对朋友要善交际勤联络;
    ④对下属要多帮助细聆听;
    ⑤对对手要露齿一笑。

  • 第7题:

    问答题
    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1)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2)组织管理和谐目标的三个层次的涵义。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6类现象:成功与失败;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健康与不健康;一切发展规划;地震预测;石油价格的变化。属于模糊现象的是()。
    A

    成功与失败

    B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C

    健康与不健康

    D

    一切发展规划

    E

    地震预测

    F

    石油价格的变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怎样在职业适应期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①对上级要先尊重后磨合;
    ②对同事要多理解慎盲从;
    ③对朋友要善交际勤联络;
    ④对下属要多帮助细聆听;
    ⑤对对手要露齿一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想要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并非易事,因为人际交往并无章法可循,但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除了主动接触外,还必须努力提高交往的水平,互相之间要不断增加交往的频率、广度和深度,促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加深相互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在交往中,要注意提高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与多方面的人们交往,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对方的情况,彼此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双方获得应有的满足。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而牢固的人际关系。
    ②要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交往双方的信念与价值观必须一致,彼此之间才有共同追求与奋斗的目标,才有共同需要的活动和满足。
    ③友谊是在交际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一定情感为纽带的有组织的人际关系。珍惜与发展相互之间的友谊是发展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要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待人处事的时候,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优化人格,不损人利己,容易得到同志、朋友的尊敬与信赖。对待同志、朋友能关心宽容,体谅对方,往往会感动对方,化解矛盾,互相沟通,彼此信任,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⑤健康的人际交往,必须注意交往过程中的礼仪。人常说,“待人以礼”,“礼尚往来。”可见,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包括人际交往时的穿戴打扮、彼此称呼、言谈举止等方面都要认真考虑、恰当有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向的发展。具体地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
    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
    (3)停滞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
    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
    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
    (4)恢复时期(1976—1986)
    2.改革时期
    (1)第一阶段(1986~1993)
    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
    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 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2)第二阶段(1993~1997)
    以1993.11.1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
    1996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
    199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
    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1998.3)
    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⑴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先入为主而产生的良好第一印象,会以定势效应作用于主体,将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
    ⑵主动交往。
    人际交往的成功与人的主动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多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以后的交往相对来说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⑶移情。
    移情是指人们情感的相互联系,包括相互理解、同情、共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移情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

  • 第14题:

    怎样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想要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并非易事,因为人际交往并无章法可循,但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人际交往中,双方除了主动接触外,还必须努力提高交往的水平,互相之间要不断增加交往的频率、广度和深度,促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加深相互之间的情感和友谊。在交往中,要注意提高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与多方面的人们交往,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对方的情况,彼此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双方获得应有的满足。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而牢固的人际关系。
    ②要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交往双方的信念与价值观必须一致,彼此之间才有共同追求与奋斗的目标,才有共同需要的活动和满足。
    ③友谊是在交际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一定情感为纽带的有组织的人际关系。珍惜与发展相互之间的友谊是发展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要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待人处事的时候,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优化人格,不损人利己,容易得到同志、朋友的尊敬与信赖。对待同志、朋友能关心宽容,体谅对方,往往会感动对方,化解矛盾,互相沟通,彼此信任,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⑤健康的人际交往,必须注意交往过程中的礼仪。人常说,“待人以礼”,“礼尚往来。”可见,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包括人际交往时的穿戴打扮、彼此称呼、言谈举止等方面都要认真考虑、恰当有度。

  • 第15题:

    怎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正确答案:在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咨询,或接受卫生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时,由基层医务人员负责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工作需要,医务人员还会走进社区、家庭开展建档工作。

  • 第16题:

    试述学前游戏教育实施中应为儿童建立怎样的游戏常规?


    正确答案:儿童游戏的常规一般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托儿所和幼儿园里的玩具是全体儿童公共拥有和使用的,要让孩子爱护玩具,不能随意损坏、摔打、踩踏,更不能拿来投掷去打别的同伴。
    (2)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儿童在游戏中,需要什么玩具,就取什么玩具。防止儿童一个人独占一堆玩具,不让别的孩子使用。当自己需要玩某种玩具时,不能任意去抢夺别人正在使用的玩具,要学会用语言协商,征得他人的同意后才能拿去。在玩具不够用时,要学会轮流和等待,不要让儿童私自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
    (3)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或乱扔
    游戏结束时,要让孩子逐步学会收拾玩具,做到用毕送还原处或放入玩具筐,便于他人取用或下次再玩。不要让儿童玩完后,随处乱放、乱扔或散落一地就了事。一般而言,对于小班,教师要请儿童帮助老师一起来收拾整理;对于中班,应以儿童为主收拾整理,教师帮助儿童做困难较大的整理工作;对于大班,要让儿童养成独立、自觉收拾整理的习惯。
    (4)友好合作和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
    在孩子们共同的游戏活动中,特别是合作性较强的有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儿童要学会协商地设计主题和分配角色,而不是只考虑个人的愿望,懂得主要角色轮流担任,能够相互兼让,使每个儿童都有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各自相对独立的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之间,儿童可以相互建立、协商,但不强行干涉别人的设想,不捣乱别人正在进行的游戏。对别人的游戏成果如搭建的作品要珍惜。
    (5)活动时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能够积极主动,不随便中断活动,持续性、目的性较强。这既是儿童游戏时的一般常规,也是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反映。

  • 第17题:

    试述怎样建立领导战略变革?


    正确答案: (1)树立紧迫感
    (2)建立领导联盟
    (3)制定远景和战略
    (4)沟通变革远景
    (5)广泛的授权
    (6)计划并夺取胜利
    (7)巩固成果,深化变革
    (8)将新方法融入文化

  • 第18题:

    试述人际关系理论对于公共事业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人际关系理论也称为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基本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包括:霍桑实验的主要观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以及群体关系模式,理论基础涉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代表了当今管理学发展的方向。对于公共事业领域的管理现象,人际关系理论同样富于解释力。
    (1)“社会人”的观点对公共事业组织管理的意义
    公共事业组织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专业化组织,其成员大多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专业人员,他们有获得最大化利益的“经济人”动机,同时,他们作为“社会人”,还要从这些专业化工作中获得作为人的尊严和满足。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中,运用物质手段的强制力来达到管理目标不被认为是、也不可能成为管理的主要方式,管理者运用这一手段的合法性远不如营利性的企业组织。
    (2)非正式群体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在公共事业组织这类社会专业性组织中的作用,比一般的工业组织更为重要。因为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领域的各类事业单位中,更容易产生各种以“圈子”形式表现出来的非正式群体。对于公共事业组织目标的实现,它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人际关系理论使得管理者从理性上认识公共事业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问题,并给予充分重视。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充分重视非正式群体,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公共事业领域中的应用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研究成果提示组织管理者应注意员工较高层次需要的作用,并利用这些需要的满足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各种组织的管理者在实践中广泛的应用这一理论。相对于工商企业部门,公共事业领域中的从业者获得“晋升”的机会十分有限,人们很难从工作以外的刺激中得到激励。因此,公共事业领域管理者激励员工,需通过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工作责任心和带有情感性的赏识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完成组织目标。
    (4)群体关系模式在公共事业领域总的应用。
    根据Y理论的假设,组织管理中应当给成员更多的工作自由,减少对员工的外部管制,鼓励员工的首创精神,通过工作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引起的满足作为激励的手段。这对公共事业领域的专业性组织管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事业组织大多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构建起来的,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需要每个人为目标、贡献(实际上还有行为)承担起责任。这意味着组织的全体成员仔细考虑其目标和贡献,并为此承担责任。这意味着没有下级;只有伙伴。
    人际关系理论带来的将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革命性的变革,这在科层制管理方式中是难以想象的,但它却是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对组织管理产生的客观要求。在后工业化时期,生产型企业也逐步摒弃了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的“兵营式”管理方式,员工个人专业化特点突出的事业单位管理,更应尊重知识型员工的个人专业性和独创性。

  • 第19题:

    问答题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1)遵循交往原则:
    ①平等原则。
    ②互利原则。
    ③诚信原则。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①克服羞怯。
    ②克服愤怒。
    (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①尊重。
    ②宽容。
    ③热情。
    ④责任感。
    (4)掌握交往技巧:
    ①主动交往,善于自我表露。
    ②耐心倾听,善于提问。
    ③掌握赞美与批评的艺术。
    ④勇于承认错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正确答案: 规划性的,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
    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
    以某种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怎样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科研成果.开设健康教育学课,不仅有助于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师范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道德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的掌握健康知识,以更好的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人际关系学说建立的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人际关系学说建立的现实意义如下:
    (1)职工是社会人。“社会人”是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认为人不仅有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要。梅奥等人认为,职工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对待他们。
    (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所谓正式组织就是传统管理理论所指出的,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规定企业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一定组织体系。梅奥认为,在正式的法定关系掩盖下都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构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体系。它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有利之处主要有以下十一点:
    ①积极支持企业管理当局的政策和目标。
    ②使个人有表达思想的机会。
    ③提高士气,降低职工离职率。
    ④以社会报酬的形式对职工进行补偿。
    ⑤改善信息交流工作。
    ⑥使职工在一个不重视个人特点的组织内有维持个人特点的机会。
    ⑦提高职工的自信心并减轻他们的紧张状态。
    ⑧对指定任务的完成给予支持。
    ⑨在工作环境中提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⑩提高个人之间的协作程度。最后,减少个人对工作和环境的厌烦感。非正式组织的不利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抵制企业管理当局的政策和目标。
    ②限制职工的个人自由,强迫职工一致。
    ③可能共谋组成同管理当局敌对的工会。
    ④反对革新和改变。
    ⑤限制产量。
    梅奥主张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正确态度是:正式和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应对非正式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的逻辑同非正式组织的感情的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使管理人员同工人之间、工人相互之间能互相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效率,使之有利于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3)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梅奥认为,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并不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首要因素是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又同满足率有关。工人的满足率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鼓舞职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罗特利斯伯格在《管理和士气》一书中指出,“一个人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提供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他的工作、对他工作上的同伴和他的上级的感觉。”所谓职工的满足度主要是指职工的安全的感觉和归属的感觉等社会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而言。
    梅奥指出了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六个主要因素:
    ①报酬。
    ②工作本身。
    ③提升。
    ④管理。
    ⑤工作组织。
    ⑥工作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有哪些阶段?

    正确答案: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通常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人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①注意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注意的选择是自发的、非理性的。人们究竟决定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只有那些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人们才会选做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对象。
    ②初步沟通是人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初步沟通的目的,也是对别人获得一个最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可以与对方有更进一步的交往,从而使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明确的定向。人们都希望在初步沟通过程中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使以后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积极的定向。
    (2)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但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根本的方面。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双方关系上已开始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双方的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3)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此时双方在人际关系上的信任感、安全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经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许多人同别人的关系仅仅在第三阶段的水平上简单重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