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柳宗元和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强调“道与文”的关系,而柳宗元的论道,又有自己的特点。韩愈强调儒家之道,柳宗元更重视文章的现实内容,重视内容自身的事理,并把“辅时及物” 即有益于时代和社会作为文章的根本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写作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1)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在于“文以明道”,柳宗元所言之道,既指圣人之道,又指文章内容所孕含的正确事理。通过明道,使文章发挥“辞令褒贬,导扬讽谕”的社会作用。
(2)主张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下笔轻率,怠慢敷衍,骄傲自满都是写作的大忌。
(3)要“旁推交通”,广泛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
柳宗元从思想内容和风格体制两个方面讲述了继承历史遗产从而创造发展的问题。
更多“试述从《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看柳宗元的文章写作理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强调的文章写作中()的重要。

    A、结尾

    B、段落

    C、开头

    D、行文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怎样理解《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作家的品德、学识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正确答案:
    42.即“文”与“道”的关系。作者开头并提出“文”、“道”两个概念,但重在“道”,“道”是为文的根本,只有儒道修养深厚,才能写出好文章。作者联系自己的写作经验,根本在于“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书《诗》、《书》之源。”《诗》、《书》是“道”的载体,“文”、“道”统一的范文。

  • 第3题: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包含了怎么样的文学理论内涵呢?


    正确答案:柳宗元所原之道既在儒家六经之中,又兼综老庄等各家著作之长。因此,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论具有儒道兼综的特征。 

  • 第4题:

    按姚鼐的分类,下列文章各属于哪一类?答李翊书


    正确答案:书说类

  • 第5题:

    柳宗元在曾《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这样描述乙地:“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该描述可信吗?说出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可信。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多雨,天空多云;河流众多,空气湿度大,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扩散;②地形起伏大,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易形成降雨。

  • 第6题:

    试述从《答李翊书》看韩愈的文学理论。


    正确答案: 韩愈的文论思想主要有:
    (1)文以明道。他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和写作的目的都在于“明道”。 这不等于他不尚文尚用,而是在把握根本的基础上发挥其具体作用。他把“明道”与“尚文尚能“结合起来
    (2)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揭示了压抑积郁后的情感爆发这一创作动因,有着深刻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根据。他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皆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其后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含英咀华,闳中肆外。认为须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养料,记取其经验教训,含英咀华,厚积方能薄发,闳中方能肆外。
    (4)气盛言宜。 这一理论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的。韩愈认为气与言的关系比作水与浮物的关系,写文章要以气为先,气是驾御语言的。他所说的气,既指作者道德修养的思想境界,也指作者临文的气魄气势,是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进一步发展。
    (5)韩愈强调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不论在内容或在词句上,都要务去陈言,学习古人的目的不是返古,而在于创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继往开来,表现了他在继承革新问题上的正确态度。

  • 第7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 B、《答司马谏议书》
    • C、《谏逐客书》
    • D、《报刘一丈书》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下列文章属于书信体的有()。

    • A、答李翊书
    • B、谏逐客书
    • C、答司马谏议书
    • D、报刘一丈书
    • E、论毅力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是()。
    A

    《谏逐客书》

    B

    《答李翊书》

    C

    《报刘一丈书》

    D

    《答司马谏议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文章属于书信体的有()。
    A

    答李翊书

    B

    谏逐客书

    C

    答司马谏议书

    D

    报刘一丈书

    E

    论毅力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柳宗元在曾《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这样描述乙地:“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该描述可信吗?说出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可信。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湿润多雨,天空多云;河流众多,空气湿度大,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扩散;②地形起伏大,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易形成降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A

    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

    B

    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

    C

    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

    D

    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E

    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蜀犬吠日”这一成语出自《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它的作者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答案:C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 第15题:

    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 A、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
    • B、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
    • C、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
    • D、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 E、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论述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师道观的异同。


    正确答案: 韩愈的师道观:(1)尊师重道;
    (2)古之学者必有师;
    (3)传道授业解惑;
    (4)是否有道作为教师的根本标准;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柳宗元的师道观:“交以为师”。
    柳宗元充分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如果没有良师的教诲,就不可能成才,没有益友的相辅,就不可能增进自己的才能。柳宗元并不是拒绝为师,而是谢绝教师之名,不敢受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他认为这样既可以避世俗之议,又可以遂“好道”之心。 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历史背景:(1)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化教育领域里的革命都以城市为舞台,忽视了广大农村的教育问题,甚至像扫盲识字教育这些基本的活动也主要在城市平民和工人阶层开展。
    (2)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
    (3)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
    (4)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尖锐的反映。
    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改进农艺、改良种子、发展农业信贷(开办夜校、建立图书馆)。陶行知:普及识字教育、学校参与社会、强调教学做合一、以期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晏阳初:诊治农村长久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顽症,通过教育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梁漱溟:强调农村社会,注重亲情和伦理的特点,开展教育。

  • 第17题:

    试述从《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看柳宗元的文章写作理论。


    正确答案: 柳宗元和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强调“道与文”的关系,而柳宗元的论道,又有自己的特点。韩愈强调儒家之道,柳宗元更重视文章的现实内容,重视内容自身的事理,并把“辅时及物” 即有益于时代和社会作为文章的根本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写作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1)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在于“文以明道”,柳宗元所言之道,既指圣人之道,又指文章内容所孕含的正确事理。通过明道,使文章发挥“辞令褒贬,导扬讽谕”的社会作用。
    (2)主张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下笔轻率,怠慢敷衍,骄傲自满都是写作的大忌。
    (3)要“旁推交通”,广泛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
    柳宗元从思想内容和风格体制两个方面讲述了继承历史遗产从而创造发展的问题。

  • 第18题:

    选题和立论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1,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这就是说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直接关系到评论的成败。
    2,就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劣的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具有针对性和迫切性。如果选题立论不切实际,论述和说理再好也是徒劳无益的。
    3,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评论写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 第19题:

    下列文章属于奏章的是()。

    • A、《谏逐客书》
    • B、《答李翊书》
    • C、《报刘一丈书》
    • D、《答司马谏议书》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观点。

    • A、白居易
    • B、韩愈
    • C、柳宗元
    • D、范仲淹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从《答李翊书》看韩愈的文学理论。

    正确答案: 韩愈的文论思想主要有:
    (1)文以明道。他认为学习古文的目的和写作的目的都在于“明道”。 这不等于他不尚文尚用,而是在把握根本的基础上发挥其具体作用。他把“明道”与“尚文尚能“结合起来
    (2)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揭示了压抑积郁后的情感爆发这一创作动因,有着深刻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根据。他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皆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其后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含英咀华,闳中肆外。认为须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养料,记取其经验教训,含英咀华,厚积方能薄发,闳中方能肆外。
    (4)气盛言宜。 这一理论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的。韩愈认为气与言的关系比作水与浮物的关系,写文章要以气为先,气是驾御语言的。他所说的气,既指作者道德修养的思想境界,也指作者临文的气魄气势,是对孟子“知言养气”说的进一步发展。
    (5)韩愈强调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不论在内容或在词句上,都要务去陈言,学习古人的目的不是返古,而在于创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继往开来,表现了他在继承革新问题上的正确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天人不相预”的观点。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范仲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包含了怎么样的文学理论内涵呢?

    正确答案: 柳宗元所原之道既在儒家六经之中,又兼综老庄等各家著作之长。因此,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论具有儒道兼综的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述从《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看柳宗元的文章写作理论。

    正确答案: 柳宗元和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强调“道与文”的关系,而柳宗元的论道,又有自己的特点。韩愈强调儒家之道,柳宗元更重视文章的现实内容,重视内容自身的事理,并把“辅时及物” 即有益于时代和社会作为文章的根本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写作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1)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在于“文以明道”,柳宗元所言之道,既指圣人之道,又指文章内容所孕含的正确事理。通过明道,使文章发挥“辞令褒贬,导扬讽谕”的社会作用。
    (2)主张写作态度要严肃认真。下笔轻率,怠慢敷衍,骄傲自满都是写作的大忌。
    (3)要“旁推交通”,广泛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
    柳宗元从思想内容和风格体制两个方面讲述了继承历史遗产从而创造发展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