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怎样影响魏晋南北朝文论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竹林七贤玄学思想兴盛于魏晋南北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一部评品诗歌等级的文艺理论著作《诗品》,明显受玄学思辨的影响,其作者是()


    正确答案:钟嵘

  • 第3题:

    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巨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第一,作家论。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作家论专篇(曹丕《典论.论文》),和系统的作家论专章(刘勰《文心雕龙》的《程器篇》和《才略篇》)。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以“才性之辨”为中心,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创见的理论观点。
    第二,创作论。与汉代文学相比,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不再以取悦皇帝或巩固皇权为旨归,而以个体的精神追求与情感愉悦为目的;不再看重政教伦理性之“言志”,而看重感性生命以及个性化之“缘情”。文学创作的新面貌新主题,直接酿成文学理论的新观念新思想。
    第三,鉴赏论。魏晋南北朝的鉴赏论受玄学清议(即人物品评)影响,将品人与品文融为一体。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鉴赏论专篇(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和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钟嵘《诗品》),还出现了各种艺术种类的识鉴与品藻(如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庾肩吾《书品》等)。概言之,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鉴赏理论有两大内容:鉴赏才性论与鉴赏方法论。

  • 第4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言意说的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言意之辨盖起于识鉴”;
    第二、言不能传意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痛苦;
    第三、解决“言不逮意”的方法是一是要注意文学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研究,二是要注重辞外的功夫,也就昌追求言外之意。

  • 第5题:

    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风度”,“魏晋精神”即是()的产物。


    正确答案:彼此影响

  • 第6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论作品曹丕《典论论文》、陆机的《()》、刘勰《文心雕龙》、钟嵘《()》


    正确答案:文赋;诗品

  • 第7题:

    问答题
    论魏晋玄学、佛学理论对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的发展影响。

    正确答案: 随着社会的衰微、国家的解体等原因,儒家观念逐渐丧失其作用而趋中衰。以道释儒而实为道家观念的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产生的,玄学本质是根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人们为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而获取对无限的自由的满足,在玄学影响下的文艺对绝对自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时代的趋势。这既是主观精神表现的一个自然发展,同时又是时代精神反映的必然。玄学以其独特的意象、有无、形神等观点,对当时及后世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绘画美学由于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又因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才发展并来势发挥重要影响的佛教的刺激而加强。到了东晋时,玄佛已日益合流,而且愈往后,佛学的影响愈强大。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是直接从玄佛,尤其是佛学肇其端的。如我国美术史上美术理论之奠基顾恺之、宋炳、王微等人就受佛学影响,他们的著作带着明显的佛教思想的痕迹。
    不论是玄学对无限精神境界的追求,还是佛学对客观世界的虚无观念,都没有导致对“象”、“形”的绝对的否定。佛学之法身独发类乎形,不出有无,不在有无等观念形成了中国绘画虽然极端重视神情却也并未放弃形、象这一重要而稳固特征的哲学渊源。同时,随着绘画艺术的愈趋精密,这种重精神而不放弃对形的描绘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对自然造化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及精确描绘的倾向。如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那种严格依据自然形色所作的类似西方油画式的设计。
    齐梁阶段,在佛学大盛的同时,玄学影响减弱,由于取代门阀贵族以纵情声色享受的角度,把魏晋那种高深玄妙的精神内涵降到世俗中来。美术发展的进程中亦出现了与魏晋乃至刘宋时期颇为不同的审美风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是怎样影响魏晋南北朝文论的?

    正确答案: 文论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该时代文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文化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理论范畴的形成及演变之中。 言意之辨从广义上讲是一个文化哲学命题,从狭义上讲则是一个文学理论命题。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言意论,大体上可分为儒家经学中心主义的“立言”、道家自然主义的“无言”以及《易传》对儒、道两家言意观的折衷。《易传.系辞上》既讲“言不尽意”,又讲“立象以尽意”;而魏晋玄学的开创者之一王弼,正是在讨论《易传》“言—象—意”之关系时,提出自己的言意观的。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辨析“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从“作卦”(创造)的角度论,象生于意,意以尽象,意为象之内涵,象为意之形式或外观;言生于象,象以尽言,象为言之对象,言为象之形式。其次,从“解卦“(接受)的角度论,要寻言以观象,得象忘言;要寻象以观意,得意忘象。“言”和“象”均为得“意”之工具。舍弃了名言和卦象,当然无从得“意”;但是,若滞拘于名言和卦象,也无从得意。王弼依此方法,将汉易象数之学一举而廓清之,汉代经学转为魏晋玄学,其基础由此而奠定矣。 得意忘言不仅为解读精典之新法,而且为正始玄学之要义。正始玄学的王弼、何晏兼综名理,会通儒道,注重本体之宗旨;竹林玄学的嵇康、阮籍越名任心,旷达奔放,追求天地之和美,尤其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论音乐亦本“得意”之旨。就文学理论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个受言意之辨影响而探讨为文用心的是西晋陆机。陆机自称“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作《文赋》专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物—意—文(言)”之间的关系。陶渊明是受言意之辨影响的又一位诗人,自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这正是玄学家不为繁琐经学所束缚而轻言重意的审美态度。后来刘勰讲“文外之重旨”,钟嵘讲“文已尽而意有余”,均含有对“言外之意”之美学旨趣的推崇和追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巨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第一,作家论。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作家论专篇(曹丕《典论.论文》),和系统的作家论专章(刘勰《文心雕龙》的《程器篇》和《才略篇》)。这一时期的文论家,以“才性之辨”为中心,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创见的理论观点。
    第二,创作论。与汉代文学相比,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不再以取悦皇帝或巩固皇权为旨归,而以个体的精神追求与情感愉悦为目的;不再看重政教伦理性之“言志”,而看重感性生命以及个性化之“缘情”。文学创作的新面貌新主题,直接酿成文学理论的新观念新思想。
    第三,鉴赏论。魏晋南北朝的鉴赏论受玄学清议(即人物品评)影响,将品人与品文融为一体。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篇鉴赏论专篇(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和第一部诗歌品评的专著(钟嵘《诗品》),还出现了各种艺术种类的识鉴与品藻(如谢赫《古画品录》、姚最《续画品》、庾肩吾《书品》等)。概言之,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鉴赏理论有两大内容:鉴赏才性论与鉴赏方法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竹林七贤玄学思想兴盛于魏晋南北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言意说的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言意之辨盖起于识鉴”;
    第二、言不能传意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痛苦;
    第三、解决“言不逮意”的方法是一是要注意文学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研究,二是要注重辞外的功夫,也就昌追求言外之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一部评品诗歌等级的文艺理论著作《诗品》,明显受玄学思辨的影响,其作者是()

    正确答案: 钟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认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辩?


    正确答案: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整个玄学的社会政治主题。“名教”即儒家以确定等级名分为核心的礼义教化,也就是三纲五常;“自然”则指道家主张的自然无为。王弼以自然(无)为本而名教(有)为末,“名教出于自然”。名教作为大道离散的结果,其出现虽是必然的但却不是理想的,他希望通过以本统末来维护名教的统治和补正名教的不足。 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名教应当被超越。所以他要求顺从自然,反对人为。裴頠基于儒家名教要求,反对“贵无”而主张“崇有”。在哲学上主张有之“自生”和否定以无为本相联系,裴頠论证名教比自然更重要,借以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郭象不承认名教和自然存在着矛盾。他将“自生”论贯彻到底而主张“独化”,认为等级名分本身就是自然的原则,政治强权和精神清高是天然合一的,“名教自然相冥”。郭象的理论是对玄学的总结,因为他实现了贵无和崇有的合一,自然与名教的合一。郭象以后,许多学者继续对玄学理论进行修补,但他们的工作或是立于佛学立场或是吸纳佛学的思想来进行的。

  • 第14题: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
    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
    北方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
    典型器型有:吴永安三年青釉谷仓罐、青瓷大莲花尊、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 第15题:

    论魏晋玄学、佛学理论对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的发展影响。


    正确答案: 随着社会的衰微、国家的解体等原因,儒家观念逐渐丧失其作用而趋中衰。以道释儒而实为道家观念的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产生的,玄学本质是根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人们为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而获取对无限的自由的满足,在玄学影响下的文艺对绝对自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时代的趋势。这既是主观精神表现的一个自然发展,同时又是时代精神反映的必然。玄学以其独特的意象、有无、形神等观点,对当时及后世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绘画美学由于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又因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才发展并来势发挥重要影响的佛教的刺激而加强。到了东晋时,玄佛已日益合流,而且愈往后,佛学的影响愈强大。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是直接从玄佛,尤其是佛学肇其端的。如我国美术史上美术理论之奠基顾恺之、宋炳、王微等人就受佛学影响,他们的著作带着明显的佛教思想的痕迹。
    不论是玄学对无限精神境界的追求,还是佛学对客观世界的虚无观念,都没有导致对“象”、“形”的绝对的否定。佛学之法身独发类乎形,不出有无,不在有无等观念形成了中国绘画虽然极端重视神情却也并未放弃形、象这一重要而稳固特征的哲学渊源。同时,随着绘画艺术的愈趋精密,这种重精神而不放弃对形的描绘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对自然造化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及精确描绘的倾向。如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那种严格依据自然形色所作的类似西方油画式的设计。
    齐梁阶段,在佛学大盛的同时,玄学影响减弱,由于取代门阀贵族以纵情声色享受的角度,把魏晋那种高深玄妙的精神内涵降到世俗中来。美术发展的进程中亦出现了与魏晋乃至刘宋时期颇为不同的审美风尚。

  • 第16题:

    试述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辩与文艺美学的联系。


    正确答案: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首先对后人把握审美观照的特点,提供了启发。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有限物象的超越。审美观照离不开具体物象,但又不受具体物象的局限,而是要伸向无限的宇宙、历史、人生。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概念的超越。或者说人们的美感往往是不能用概念来表达的。其次,对于文学艺术家认识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整体形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给了很大启示。艺术的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而应该否定自己,从而把艺术的整体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唐代皎然在《诗式》中说“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最后,这种言、象、意的理论,还为后世的“意境”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塑造虚实相生的形象,从而获得无穷的意蕴。

  • 第17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言意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言意关系,在先秦时期如孔子、庄子等都已开始讨论。
    (2)魏晋南北朝的言意说具有一些新的特征:第一,当时的言意之辨起于人物品评的风气,人物品评主张求其神似而略其形貌。第二,言不尽意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痛苦。第三,如何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一是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研究,注意语言的创新和文采、音律的讲究。二是要注重辞外的功夫,追求言外之意。

  • 第18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魏晋清谈的命题?()
    A

    名教与自然之辩

    B

    言意之辨

    C

    才性四本论

    D

    儒法之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辩与文艺美学的联系。

    正确答案: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首先对后人把握审美观照的特点,提供了启发。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有限物象的超越。审美观照离不开具体物象,但又不受具体物象的局限,而是要伸向无限的宇宙、历史、人生。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于概念的超越。或者说人们的美感往往是不能用概念来表达的。其次,对于文学艺术家认识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整体形象之间的辨证关系,给了很大启示。艺术的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而应该否定自己,从而把艺术的整体形象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唐代皎然在《诗式》中说“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最后,这种言、象、意的理论,还为后世的“意境”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何用有限的语言去塑造虚实相生的形象,从而获得无穷的意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辩?

    正确答案: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整个玄学的社会政治主题。“名教”即儒家以确定等级名分为核心的礼义教化,也就是三纲五常;“自然”则指道家主张的自然无为。王弼以自然(无)为本而名教(有)为末,“名教出于自然”。名教作为大道离散的结果,其出现虽是必然的但却不是理想的,他希望通过以本统末来维护名教的统治和补正名教的不足。 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名教应当被超越。所以他要求顺从自然,反对人为。裴頠基于儒家名教要求,反对“贵无”而主张“崇有”。在哲学上主张有之“自生”和否定以无为本相联系,裴頠论证名教比自然更重要,借以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郭象不承认名教和自然存在着矛盾。他将“自生”论贯彻到底而主张“独化”,认为等级名分本身就是自然的原则,政治强权和精神清高是天然合一的,“名教自然相冥”。郭象的理论是对玄学的总结,因为他实现了贵无和崇有的合一,自然与名教的合一。郭象以后,许多学者继续对玄学理论进行修补,但他们的工作或是立于佛学立场或是吸纳佛学的思想来进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言意说”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言意关系,在先秦时期如孔子、庄子等都已开始讨论。
    (2)魏晋南北朝的言意说具有一些新的特征:第一,当时的言意之辨起于人物品评的风气,人物品评主张求其神似而略其形貌。第二,言不尽意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痛苦。第三,如何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一是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研究,注意语言的创新和文采、音律的讲究。二是要注重辞外的功夫,追求言外之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玄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风度”,“魏晋精神”即是()的产物。

    正确答案: 彼此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布局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在全国方位内,大约可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系统。
    在南方,前期陶瓷烧造以浙江为中心,有著名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和均山窑等,后扩展到湖南湖北等地,主要产品有青瓷和黑瓷。
    北方瓷器晚于南方,技术相对落后,但创烧了“白瓷”。青瓷和白瓷曾为南北朝交相辉映的品种,为唐代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奠定了初步规模。
    典型器型有:吴永安三年青釉谷仓罐、青瓷大莲花尊、白瓷绿彩刻花覆莲四系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