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李渔的戏曲理论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渔的戏曲理论包括创作和()两个部分。


    参考答案:演出

  • 第2题:

    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显示在他的()一书中,其中就戏曲的创作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审虚实”的主张。


    参考答案:《闲情偶寄》

  • 第3题: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杂著,共包括八个部分,其中的“()”主要是讲戏曲的创作理论。
    词曲部

  • 第4题:

    渔有何剧作和戏曲论著?他的戏曲理论有哪些重要内容?


    正确答案: 李渔是清代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生平著述丰富,在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尤以戏曲理论方面的贡献闻名于世。
    他曾撰写传奇作品《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凤求凰》、《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
    其戏曲理论创作见于《一家言•闲情偶记》,其中《词曲部》论述戏曲创作理论,《演习部》和《声容部》的若干部分,论述戏曲舞台艺术,即所谓“登场之道”。李渔广泛吸取前人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的戏曲创作实际,并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对戏曲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总结,为戏曲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渔十分强调戏曲文学的特殊性,“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他抓住这一特点对戏曲创作的特殊规律,进行理论探索。其主要观点,集中表现在《闲情偶记•词曲部》的六个章节中,即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这些论述涉及到戏曲创作的各个方面,其中对戏曲结构、语言、题材等问题的论述尤为精彩。
    强调剧本创作命题和结构的重要性,是李渔戏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他突破了前代戏曲创作中重词采、重音律的主张,认为词采、音律都必须为剧本命题结构服务。并直接指出当时不少剧作失败的原因,“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构全部规模之未善也”。由此,他系统地提出了“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主张。他要求作者“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顾前者,欲其映照,顾后者便于埋伏”,反复强调戏剧作品浑然一体的整体艺术效果。
    关于戏曲语言,李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戏曲语言,必须具备舞台艺术的特性,因此作者撰写剧本时,必须“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者”,以取得“好说”、“中听”的良好效果。他针对明代中叶以来戏曲语言上的流弊,对曲文、宾白提出了“重机趣”、“忌填塞”、“声务铿锵”等理论主张。而且,李渔还对戏曲语言提出了性格化的要求,“语求肖似”,“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他还针对“自来作传奇者,止重填词,视宾白为末着”的现象,强调宾白的重要性,要求作者“当以曲文等视”。
    李渔还反复强调戏曲取材的创新,要求戏曲创作“脱窠臼”,选材要新、要奇,从日常生活中求新,从人情中求奇。他还告戒人们,“文字之新奇,在中藏不在外貌,在精液不在渣滓,”这的确是颇有见地的。
    简言之,李渔的戏曲理论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它从舞台实际出发,揭示了戏曲创作的若干规律,有总结,有突破,有发展,自成体系,对中国戏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 第5题:

    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在构思立意、布局剪裁方面,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
    (2)在语言方面,提出‚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3)此外,还具体论述了填写曲词、现场演出以及演员培养等问题。

  • 第6题:

    简述李渔关于戏曲剧结构的观点。


    正确答案:(1)从戏曲特点出发,李渔得出戏剧创作要“结构第一”。这指两方面而言一是结构在红曲各部中居于最重要位置;二是结构处在戏曲写作过程中最先的次序。
    (2)他围绕结构提出了四个主张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
    (3)立主脑是强调了戏曲要突出中心人物和事的重要性,实质上是对情节整一性的强调;减头绪是申说“一人一事”,强调情节线索的单一化,否则会使观众目不睱接,茫然不知所云,结果损坏了演出效果;脱窠臼,是针对当时抄袭摹拟之风的抨击批判;密针线是对情节发展的埋伏照应而言的,也对结构完整性的要求。
    (4)此外他还论及“格局”问题,他又提出“小收煞”与“大收煞”等观点。

  • 第7题:

    李渔如何述论戏曲语言的特点?


    正确答案:(1)对于曲文语言,李渔首先要求它们浅显勇俗。因炎“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但浅显易懂并不代表粗俗肤浅;传奇的语言应该把“深”和“浅”统一起来,力求深入浅出,以“浅中见才”。(2)他还要求词采有“机趣”,“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即是风趣、生动、活泼的语言,与词采讲究“机趣”相应在,他要求宾白意取尖新。在填词作曲时要注重音律和谐,讲究音乐美,符合演唱需要,主张要严格遵循曲谱写作,恪守词韵。(3)戏曲语言还要性格化,即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 第8题:

    简述李渔的戏曲功能论(或简述李渔关于戏曲理论的主张。)。


    正确答案:(1)李渔在论及戏曲社会功能时,提出娱乐与教化相结合的主张;
    (2)他所称“娱乐”兼指“自娱”与“娱人”两方面。“自娱”是指作家在创作中自己获得乐趣,“娱人”是指戏曲可以娱乐观众;
    (3)文艺的教化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点缀太平”和“有禆风教”。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李渔的戏曲功能论(或简述李渔关于戏曲理论的主张。)。

    正确答案: (1)李渔在论及戏曲社会功能时,提出娱乐与教化相结合的主张;
    (2)他所称“娱乐”兼指“自娱”与“娱人”两方面。“自娱”是指作家在创作中自己获得乐趣,“娱人”是指戏曲可以娱乐观众;
    (3)文艺的教化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点缀太平”和“有禆风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李渔的戏曲理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在戏剧创作上,李渔强调结构的重要性;
    安排好结构的主要方法有:
    1、立主脑
    2、密针线
    3、减头绪
    4、审虚实
    二)在戏剧创作上,李渔主张运用艺术思维。
    三)在戏剧的语言上,李渔主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尤其要个性化。
    另外李渔的文章中还涉及到精神专一对文思的促动问题。
    李渔的戏剧理论,是对王骥德戏剧理论主张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我国元明以来戏曲艺术实践的总结,提出很多有见地的观点,非常有价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在构思立意、布局剪裁方面,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
    (2)在语言方面,提出‚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3)此外,还具体论述了填写曲词、现场演出以及演员培养等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从李渔戏曲理论“浅处见才”说,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

    正确答案: 戏曲创作和演出上,李渔旗帜鲜明地主张通俗化,正所谓“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忌填塞》)。“浅处见才”,可以说构成了李渔戏曲理论崇尚通俗的思想核心。
    第一、题材的通俗性
    第二、曲文的通俗性
    第三、科诨的通俗性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
    “浅处见才”的通俗化诉求,使理论家在剧本创作时自始至终地想到“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这样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对搞后世及至当下产生了发人思考的启示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李渔戏曲理论集大成之作。


    参考答案:闲情偶寄

  • 第14题:

    9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显示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其中就戏曲的创作提出了()的主张。


    参考答案:“立主脑”、“脱窠臼”、“减头绪”、“密针线”、“戒荒唐”、“审虚实”

  • 第15题:

    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词综》
    • B、《闲情偶寄》
    • C、《剧说》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及其产生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在《闲情偶寄》里,关于戏剧创作,他分为“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浑”、“格局”六章,强调“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正是在抓住戏曲是代言的舞台艺术这一特性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作原则。首先,在戏剧整体构思上要“立主脑”。通过剧中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
    其次,在选材和描写上,要“脱窠臼”。摆脱陈规俗套,追求新奇,体现自己的创造力;第三,在故事情节上,要“密针线”。前伏后应,不露破绽,使全剧成为艺术整体;第四,“剪头绪”。为突出全剧主线,将旁见侧出的枝蔓删削掉,毫不吝惜。第五,在语言上,要求“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让观众能听懂,能领会。
    此外,他还着重提出宾白“当与曲文等视”,使之相互映发。这些从演出效果出发的创作经验之谈,既有对前人戏曲创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又对后人戏曲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 第17题:

    李渔的戏曲理论包含了()。


    正确答案:创作论、导演论、表演论、观众论、舞台效果论和教学论

  • 第18题: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是清代李渔所著的《()》。


    正确答案:闲情偶寄

  • 第19题:

    李渔戏曲的创作成就?


    正确答案:(1)风流与道学兼顾的创作思想。
    (2)嬉笑诙谐的喜剧精神。
    (3)新奇通俗的艺术特色:求新求奇、机趣通俗的创作风格。

  • 第20题:

    李渔的戏曲集是(),戏曲理论见于()中。


    正确答案:笠翁十种曲;闲情偶记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李渔的戏曲理论及其产生的意义。

    正确答案: 在《闲情偶寄》里,关于戏剧创作,他分为“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浑”、“格局”六章,强调“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正是在抓住戏曲是代言的舞台艺术这一特性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作原则。首先,在戏剧整体构思上要“立主脑”。通过剧中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
    其次,在选材和描写上,要“脱窠臼”。摆脱陈规俗套,追求新奇,体现自己的创造力;第三,在故事情节上,要“密针线”。前伏后应,不露破绽,使全剧成为艺术整体;第四,“剪头绪”。为突出全剧主线,将旁见侧出的枝蔓删削掉,毫不吝惜。第五,在语言上,要求“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让观众能听懂,能领会。
    此外,他还着重提出宾白“当与曲文等视”,使之相互映发。这些从演出效果出发的创作经验之谈,既有对前人戏曲创作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又对后人戏曲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李渔的戏曲集是(),戏曲理论见于()中。

    正确答案: 笠翁十种曲,闲情偶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为浙江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的有(  )。
    A

    孔尚任

    B

    徐渭

    C

    王国维

    D

    洪升

    E

    李渔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浙江戏曲人才辈出,佳作迭现,涌现了高则诚、徐渭、王骥德、李渔、王国维、洪升等一批杰出的浙江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四大南戏“荆刘拜杀”、《琵琶记》、《长生殿》等一批不朽的传世之作至今仍流播舞台。A项,孔尚任是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