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20世纪后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基本格局。”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闻通讯事业常常被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正确答案:消息的总汇

  • 第2题:

    新闻通讯事业诞生于(),是继报业之后问世的又一种大众传播事业,它的主体是新闻通讯机构,所以通常认为新闻通讯事业就是指各类新闻通讯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正确答案:19世纪前期

  • 第3题:

    试述国际政治格局及其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格局有如下基本含义:
    第一,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国际政治格局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而形成的。
    第三,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况。

  • 第4题: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 A、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 B、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 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
    • E、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苏联解体的影响有()。

    • A、标志着两级格局的终结
    • B、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严重挫折
    • C、原属两大集团的国家独立自主倾向增强
    • D、美国一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形成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正确答案:(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两岸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
    (3)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新闻通讯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 作为专业机构的新闻通讯社诞生于欧美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中期。当时的情况是:
    ①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以1848年的民主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动荡,席卷了欧洲大陆。这一切使得人们对外地或外国信息的需要大为增长。
    ②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大为发展,尤其是廉价报纸的出现,使报纸由注重言论转变为注重新闻,它们对外地或外国新闻的需求大为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设立机构,专门收集外地和外国经济政治新闻等,出售给公司、银行、报社,充当销售信息的批发商,这就产生了最初的新闻通讯社。
    与此同时,电信事业的兴起也为新闻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发展。1844年世界上最早的电报线路开始启用,随后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内电报通信系统。此后二三十年间,电报线路不断向各洲延伸,形成了连接全世界的电报通信网络。早期的新闻通讯事业正是随着电报线路的这种推进而逐步向世界各地扩展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国际政治格局及其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格局有如下基本含义:
    第一,一定时期内的世界主要矛盾,是国际政治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国际政治格局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基本政治力量为主干而形成的。
    第三,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基本力量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构成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新闻通讯事业常常被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

    正确答案: 消息的总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试加论述。

    正确答案: 首先,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业务范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这些业务,一部分仍属于新闻报道范畴,但报道的品种和形式日益增多。另一部分并不属于新闻报道,而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其内容也越来越多样。这种业务范围拓宽的趋势是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它表明新闻通讯社正在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中心。在各种业务中,影响最大、前景最为广阔的要数这两种,即各种各样的经济信息和供电台电视台使用的广播电视新闻。
    其次,20世纪末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技术手段出现了重大飞跃。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讯手段越来越广泛运用于新闻通讯领域,各大通讯社已经用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将记者、分社、总社和客户紧密连接起来,从而使任何重大新闻能在瞬间传遍全球。20世纪90年代,新闻通讯事业纷纷走上电脑网络传播之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数量和质量。这场传播方式的变革,还在方兴未艾的发展之中,它必将把世界新闻通讯事业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重要发展动向 。

    正确答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扩展,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手段广泛地运用于新闻通讯领域。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络的扩展,通讯社越来越广泛地依靠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新闻,播发稿件,极大的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数量和质量。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但他们也在设法改变这一现状。
    ①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着世界上80%的国际新闻传播。
    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国内通讯社,他们在国内有记者网,其中有些通讯社各自或联合在国外设有自己的办事处或记者,以采集或发布新闻。有的则向世界性通讯社预订,或签订交换协定,接受国外新闻和提供国内新闻。
    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没有力量各自建立起强大的通讯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一项计划,支持它们建立区域性通讯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新闻通讯事业诞生于(),是继报业之后问世的又一种大众传播事业,它的主体是新闻通讯机构,所以通常认为新闻通讯事业就是指各类新闻通讯机构及其业务活动。

    正确答案: 19世纪前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早期的新闻通讯事业是怎样发端的?


    正确答案: 象近代报刊一样,最早在我国办痛记过社的也是外国人。1872年英国路透社派科林兹到上海创办远东路透分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美国合众通讯社、日本东方通讯等在中国设立分社。
    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最早的是1904年1月17日由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1908年,清廷比利时人员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该社总部一度设在上海,通讯员有陈景韩、汪康年、黄远庸等著名报人。接着,又有1911年2月由杨实公在广州创办的展民通讯社。1912年,杨公民在广州创办的公民通讯社、大中通讯社及岭南通讯社。1918年7月,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北京创立了我国北京最早的通讯社新闻编译社。1921年8月,胡政之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据不完全统计,到1926年,全国大大小小的通讯社有150多家。其中初具规模的民营通讯社只有两家。新闻编译社“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国闻通讯社在胡政之等人的苦心经营下有较大发展,在北京、汉口、哈尔滨设立了分社,1936年停办。

  • 第14题:

    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重要发展动向 。


    正确答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扩展,电子计算机和卫星通信手段广泛地运用于新闻通讯领域。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际互联网络的扩展,通讯社越来越广泛地依靠国际互联网络传送新闻,播发稿件,极大的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数量和质量。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但他们也在设法改变这一现状。
    ①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着世界上80%的国际新闻传播。
    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拥有国内通讯社,他们在国内有记者网,其中有些通讯社各自或联合在国外设有自己的办事处或记者,以采集或发布新闻。有的则向世界性通讯社预订,或签订交换协定,接受国外新闻和提供国内新闻。
    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没有力量各自建立起强大的通讯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一项计划,支持它们建立区域性通讯社。

  • 第15题:

    简述世界旅游市场的基本格局。


    正确答案:欧洲和北美仍然是世界旅游业的重心所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输出地。东亚太地区增长迅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与欧洲、北美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远程旅游增加。

  • 第16题:

    试述新闻通讯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 作为专业机构的新闻通讯社诞生于欧美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中期。当时的情况是:
    (1)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以1848年的民主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动荡,席卷了欧洲大陆。这一切使得人们对外地或外国信息的需要大为增长。
    (2)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大为发展,尤其是廉价报纸的出现,使报纸由注重言论转变为注重新闻,它们对外地或外国新闻的需求大为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设立机构,专门收集外地和外国经济政治新闻等,出售给公司、银行、报社,充当销售信息的批发商,这就产生了最初的新闻通讯社。
    与此同时,电信事业的兴起也为新闻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发展。1844年世界上最早的电报线路开始启用,随后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内电报通信系统。此后二三十年间,电报线不断向各洲延伸,形成了连接全世界的电报通信网络。早期的新闻通讯事业正是随着电报线路的这种推进而逐步向世界各地扩展的。

  • 第17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正确答案: 新中国是在战争结束后整个资本帝国主义已大为削弱、社会主义国家威信大为提高、民族民主进步力量大为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以及美苏之间存在冷战这样的世界政治形势下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被压迫民族的新生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端,它给予后来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以极大的影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幅员广大,政治上有反帝革命传统,新中国诞生本身又大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亚非等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缩小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战后初期世界社会主义和民族民主进步力量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反动力量之间的对比,出现了大大有利于前者的变化。尤其是,战后美国一方面叫嚣对苏战争,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反动派在中国打内战,支持老殖民帝国作垂死挣扎、进行殖民战争,以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战争叫嚣和行为在战后初期显得十分狂妄;因而,新中国站的诞生也是给了帝国主义战争力量以有力的打击。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站在被压迫民族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成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新中国的诞生使世界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阶段。

  • 第18题:

    试述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正确理解“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所谓公共事业,就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
    (2)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主要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并包括一定的经济事务,不应包括政治性事务。
    (3)从公共物品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由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构成,但主体是准公共产品。
    (4)公共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其主体是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范围比社会公共事务窄。
    (5)公共事业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区别:公共事业不具“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6)确定公共事业的基本标准:首先满足公共需要,而不是“非核算”或与经济无关。
    (7)并非所有的公共事业产品都属于准纯公共产品。如:气象、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新闻通讯事业诞生的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 作为专业机构的新闻通讯社诞生于欧美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中期。当时的情况是:
    (1)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以1848年的民主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动荡,席卷了欧洲大陆。这一切使得人们对外地或外国信息的需要大为增长。
    (2)近代报业在工业革命后大为发展,尤其是廉价报纸的出现,使报纸由注重言论转变为注重新闻,它们对外地或外国新闻的需求大为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人设立机构,专门收集外地和外国经济政治新闻等,出售给公司、银行、报社,充当销售信息的批发商,这就产生了最初的新闻通讯社。
    与此同时,电信事业的兴起也为新闻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发展。1844年世界上最早的电报线路开始启用,随后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内电报通信系统。此后二三十年间,电报线不断向各洲延伸,形成了连接全世界的电报通信网络。早期的新闻通讯事业正是随着电报线路的这种推进而逐步向世界各地扩展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正确答案: 新中国是在战争结束后整个资本帝国主义已大为削弱、社会主义国家威信大为提高、民族民主进步力量大为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以及美苏之间存在冷战这样的世界政治形势下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被压迫民族的新生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端,它给予后来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以极大的影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幅员广大,政治上有反帝革命传统,新中国诞生本身又大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亚非等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缩小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战后初期世界社会主义和民族民主进步力量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反动力量之间的对比,出现了大大有利于前者的变化。尤其是,战后美国一方面叫嚣对苏战争,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反动派在中国打内战,支持老殖民帝国作垂死挣扎、进行殖民战争,以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战争叫嚣和行为在战后初期显得十分狂妄;因而,新中国站的诞生也是给了帝国主义战争力量以有力的打击。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站在被压迫民族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成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新中国的诞生使世界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我国早期的新闻通讯事业是怎样发端的?

    正确答案: 象近代报刊一样,最早在我国办痛记过社的也是外国人。1872年英国路透社派科林兹到上海创办远东路透分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美国合众通讯社、日本东方通讯等在中国设立分社。
    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最早的是1904年1月17日由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1908年,清廷比利时人员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该社总部一度设在上海,通讯员有陈景韩、汪康年、黄远庸等著名报人。接着,又有1911年2月由杨实公在广州创办的展民通讯社。1912年,杨公民在广州创办的公民通讯社、大中通讯社及岭南通讯社。1918年7月,著名报人邵飘萍在北京创立了我国北京最早的通讯社新闻编译社。1921年8月,胡政之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据不完全统计,到1926年,全国大大小小的通讯社有150多家。其中初具规模的民营通讯社只有两家。新闻编译社“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国闻通讯社在胡政之等人的苦心经营下有较大发展,在北京、汉口、哈尔滨设立了分社,1936年停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20世纪后期世界新闻通讯事业的基本格局?

    正确答案: 第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的通讯社有了新的调整变化,社会主义国家新闻通讯事业有过重大发展,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办起了通讯社。于是,整个世界的新闻通讯事业出现了新的格局。
    (1)资本主义国家通讯社的变化。战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美国三家主要通讯社都已发展成为国际通讯社。其中美联社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通讯社,合众社和国际新闻社在1958年合并为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在吸收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入股后成了一家跨国公司。法国将战时四家反法西斯通讯社合并为法新社,以取代哈瓦斯社。德国于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的三家新闻社基础上成立了德意志新闻社,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成了全德国的主要通讯社。意大利于1945年由主要报社以合作形式创建了安莎社。日本在解散同盟通讯社后,于1945年11月组成了共同社。
    (2)社会主义新闻通讯事业的演变。塔斯社继续发展,1961年还创办了苏联新闻社,欧亚一些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分别创建了自己的国家通讯社。1989年至1991年,东欧政局剧变,苏联瓦解,这些国家先后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的通讯社事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塔斯社被俄罗斯政府改组为俄罗斯通讯社。其他各国新政权也纷纷对国内的通讯社进行改组,改变其方针,使之成为自己的宣传机构。
    (3)发展中国家新闻通讯事业的兴起。战前,亚、非、拉美只有少数国家存在本国通讯社,而且它们又往往依附于西方通讯社。战后,这些通讯社一般都为民族独立政府接管或改组,成为国家通讯社,而原来并无通讯社的国家,则陆续兴办自己的新闻通讯事业。现在发展中国家通讯社占世界通讯社总数的一半以上,是国际新闻通讯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世界旅游市场的基本格局。

    正确答案: 欧洲和北美仍然是世界旅游业的重心所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输出地。东亚太地区增长迅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与欧洲、北美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远程旅游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