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共有四种I/O 控制方式。(1)程序I/O 方式:早期计算机无中断机构,处理机对I/O设备的控制采用程序I/O方式或称忙等的方式。(2)中断驱动I/O 控制方式:适用于有中断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中。(3)直接存储器访问(DMA)I/O 控制方式:适用于具有DMA控制器的计算机系统中。(4)I/O 通道控制方式:具有通道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
更多“有几种I/O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变压器有几种冷却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方式:
    (1)油浸自冷式;
    (2)油浸风冷式;
    (3)强迫油循环。
    特点:油浸自冷式就是以油的自然对流作用将热量带到油箱壁和散热管,然后依靠空气的对流传导将热量散发,它没有特别的冷却设备。
    油浸风冷式是在油浸自冷式的基础上,在油箱壁或散热管上加装风扇,利用吹风机帮助冷却。 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又分强油风冷和强油水冷两种。它是把变压器中的油,利用油泵打入油冷却器后再复回油箱。

  • 第2题:

    I/O控制可用那几种方式实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I/O控制过程可用三种方式实现:作为请求I/O操作的进程实现;作为当前进程的一部分实现;由专门的系统进程——I/O进程完成。
    第一种方式请求对应I/O操作的进程能很快占据处理机,但要求系统和I/O操作的进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第二种方式不要求系统具有高的实时性,但I/O控制过程要由当前进程负责。第三种方式增加了一个额外的进程开销,但用户不用关心I/O控制过程。

  • 第3题:

    机组负荷控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手动方式:锅炉主控手动,调整燃烧,控制汽压;汽机主控手动,控制负荷。
    (2)炉跟机:汽机主控手动,控制负荷;锅炉主控自动,控制汽压。特点:
    响应负荷的速度快;适应调峰机组。汽压波动大;变负荷的幅度较小。
    (3)机跟炉:汽机主控自动,控制汽压,锅炉主控手动,控制负荷;特点:汽压波动小;响应负荷速度慢,适应带基本负荷。
    (4)协调控制:机炉主控均投入自动,锅炉调整汽压,汽机调整负荷,特点:汽压稳定;响应负荷速度快,适应带基本负荷和调峰。

  • 第4题:

    无条件I/O传送方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这种方式是一种最简单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其I/O接口电路及软件比较简单,所有的操作均由执行程序来完成。采用这种方式,输入接口电路总是准备好了等待输入给CPU的数据,输出接口电路总是准备好了接受来自CPU的数据。CPU无须查询I/O设备是否准备就绪,直接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程,实现输入或输出操作。

  • 第5题:

    药物的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大致分为两类 ①被动转运,特点是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测扩散渗透,不耗能,不需要载体(易化扩散除外),不受饱和限速和竞争抑制的影响。  被动转运又分三种情况:脂溶扩散、膜孔扩散、易化扩散  ②主动转运,特点是逆浓度差转运,耗能,需载体,有饱和和竞争抑制现象。

  • 第6题:

    I/O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无条件传送、查询传送、中断传送、直接存储器传送。

  • 第7题:

    何谓存储总线?何谓I/O总线?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存储总线是连接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专用总线,速度高。
    1/O总线是连接主机(CPU)与1/O设备之间的总线,可扩展性好。

  • 第8题:

    问答题
    I/O端口编址有几种?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I/O端口编址有2种,独立编址和存储器映像编址。
    (1)独立编址:
    A.这种编址存储器和I/O端口在两个独立的地址空间中。
    B.访问I/O端口用IN或OUT指令,读写信号用IOW、IOR。
    C.I/O端口地址码较短,译码电路简单、程序清晰、程序可以分别设计。但指令不丰富,设计程序灵活性差。
    (2)存储器映像编址:
    A.存储器和I/O口共用统一的地址空间,一旦分配给I/O端口后,存储器不能再占用,使存储空间减小。
    B.访问端口及内存储器同样由硬件信号MEMR、MEMW、访问I/O端口同样用 MOV指令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I/O组织方式?有哪几种I/O组织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I/O组织是指计算机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
    计算机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有5种:程序查询式、中断式、DMA式、通道式、外围处理机方式。
    从系统结构的观点看,前两种方式是以CPU为中心的控制,都需要CPU执行程序来进行I/O数据传送,而DMA式和通道式这两种方式是以主存贮器为中心的控制,数据可以在主存和外设之间直接传送。对于最后一种方式,则是用微型或小型计算机进行输入和输出控制。程序查询和程序中断方式适用于数据传输率比较低的外设,而DMA、通道和外围处理机使用于数据传输率比较高的外设。程序查询式控制简单,但系统效率很低;中断式通过服务程序完成数据交换,实现了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性;DMA式通过硬件实现了数据传送,速度快,但只能控制同一类外设;通道式采用执行通道程序实现对不同类型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并行性进一步提高;外围处理机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并行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何谓存储总线?何谓I/O总线?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存储总线是连接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专用总线,速度高。
    1/O总线是连接主机(CPU)与1/O设备之间的总线,可扩展性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I/O控制可用那几种方式实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I/O控制过程可用三种方式实现:作为请求I/O操作的进程实现;作为当前进程的一部分实现;由专门的系统进程——I/O进程完成。
    第一种方式请求对应I/O操作的进程能很快占据处理机,但要求系统和I/O操作的进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第二种方式不要求系统具有高的实时性,但I/O控制过程要由当前进程负责。第三种方式增加了一个额外的进程开销,但用户不用关心I/O控制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网络常用的通道利用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基带方式:利用通信介质的整个带宽进行信号传送。优点是价格低、设备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通道利用率低,长距离传送衰减大。
    (2)频带方式:把通信通道以不同的载频划分为若干通道,在同一通信介质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优点是通道利用率高,缺点是需要加调制解调器,成本较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是端口?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在8086/8088系统中采用哪种方法?在PC系列微机中端口的地址范围多大?


    正确答案: 端口是可以单独选通、独立工作的接口电路。常用的编址方式主要有I/O端口与存储器统一编址和I/O端口与存储器分开独立编址。
    I/O统一编址是把每一个端口视为一个存储器单元,并赋以相应的存储器地址,所有访问内存的指令同样适于I/O端口。存储器映像式编址的主要优点:一是对I/O口的操作与对存储器的操作完全相同,可大大增强系统的I/O功能,使访问外设端口的操作方便、灵活;二是可以使外设数目或I/O寄存器数目几乎不受限制,而只受总存储容量的限制,从而大大增加系统的吞吐率;三是使微机系统的读写控制逻辑较简单。主要缺点:一是占用了存储器的一部分地址空间,使可用的内存空间减少;二是访问内存的指令一般较长,执行速度较慢;三是为了识别一个I/O端口,必须对全部地址线译码,这样不仅增加了地址译码电路的复杂性,而且使执行外设寻址的操作时间相对增长。I/O独立编址是将I/O端口单独编址而不和存储空间合在一起,即两者的地址空间是互相独立的。处理器对I/O端口和存储单元的不同寻址是通过不同的读写控制信号IOR,IOW和MEMR,MEMW来实现的。采用这种编址方式,CPU访问I/O端口必须采用专用I/O指令,所以也叫专用I/O指令方式。这种编址方式的优点是I/O端口地址不占用存储器地址空间;I/O端口地址译码较简单,寻址速度较快;使用专用I/O指令和真正的存储器访问指令有明显区别,可使程序编制得清晰,便于理解和检查。缺点是专用I/O指令类型少,使程序设计灵活性较差;使用I/O指令一般只能在累加器和I/O端口间交换信息,处理能力不如存储器映像方式强。在8086/8088系统中两种方法都采用,主要采用I/O独立编址。
    在PC系列微机中只使用低10位地址线寻址I/O端口,故端口的地址范围为0000H-03FFH。

  • 第14题:

    I/O与主机交换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程序查询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串行工作。CPU启动I/O后,时刻查询I/O是否准备好,若设备准备就绪,CPU便转入处理I/O与主机间传送信息的程序;若设备未做好准备,则CPU反复查询,“踏步”等待直到I/O准备就绪为止。可见这种方式CPU效率很低
    (2)程序中断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并行工作。CPU启动I/O后,不必时刻查询I/O是否准备好,而是继续执行程序,当I/O准备就绪时。向CPU发中断请求信号,CPU在适当时候响应I/O的中断请求,暂停现行程序为I/O服务。这种方式消除了“踏步”现象,提高了CPU效率
    (3)DMA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并行工作,主存和I/O之间有一条直接数据通路。CPU启动I/O后,不必查询I/O是否准备好,当I/O准备就绪后,发出DMA请求,此时CPU不参与I/O和主存间的信息交换,只是把外部总线(地址线、数据线以及有关的控制线)的使用权暂时赋予DMA,仍然可以完成自身内部的操作(如加法、位移等),故不必中断现行程序,只需暂停一个存取周期访存(即周期挪用),CPU的效率高
    (4)通道方式。通道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CPU把部分权力下放给通道,由它实现对外围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外围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大大提高了CPU的效率,但它是以花费更多的硬件为代价。
    (5)I/O处理机方式。它是通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CPU将I/O操作及外围设备的管理权全部交给I/O处理机,其实质是多机系统,因而效率有更大提高

  • 第15题:

    什么叫端口?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端口指输入/输出接口中的寄存器。
    I/O端口有两种编址方式:
    统一编址方式是将I/O端口与内存单元统一起来进行编号。该方式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对I/O端口操作的指令类型多;缺点是端口要占用部分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不容易区分是访问存储器还是外部设备。
    独立编址的端口单独构成I/O地址空间,不占用存储器地址。优点是地址空间独立,控制电路和地址译码电路简单,采用专用的I/O指令,使得端口操作的指令在形式上与存储器操作指令有明显区别,程序容易阅读;缺点是指令类别少,一般只能进行传送操作。

  • 第16题:

    什么是端口?(课本P96)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在8086系统中采用哪种方法进行I/O端口编址?在PC系列微机中端口的地址范围有多大?


    正确答案: 就是CPU与外界的连接电路,或者说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界面。
    I.O端口的编址方式分为存储器映像I/O端口地址编址方式(统一编址)和独立的I/O编址方式(独立编址)两种。
    独立的I/O编址方式有3个特点:
    (1)I/O设备的端口地址空间与存储器地址空间是完全分开、相互独立的,即I/O端口地址不占用存储器的地址空间。
    (2)CPU使用专门的控制信号来区分是对存储器寻址还是对I/O寻址。
    (3)微处理器对I/O设备的管理是使用专门的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来实现数据传送的,而输入/输出数据通道则是公共的总线构成。 存储器映像I/O端口地址编址有3个特点:
    (1)I/O端口与存储器公用同一地址空间。
    (2)微处理器对I/O设备的访问,等同与对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所进行的访问。
    (3)CPU确定是对存储器还是对I/O端口进行访问,是通过地址码的不同以及读、写控制信号来实现的。
    8086支持I/O独立编址方式和I/O统一编址(存储器映象编址)方式。I/O统一编址时,I/O地址不能缓存。
    PC机中用了10条地址线进行I/O操作,其地址空间为1K,可寻址范围为 0000H~ 03FFH。

  • 第17题:

    Visual FoxPro有几种操作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Visual FoxPro有三种操作方式,菜单操作方式,命令操作方式,程序工作方式。菜单操作的优点是直观易懂,击键简单(主要是鼠标单击和双击),对于不熟悉Visual FoxPro命令、又没有或不想花时间去学习它的最终用户十分适合。命令操作方式相对而言速度更加快并且效率高。Visual FoxPro除了提供菜单操作方式、命令操作方式外,还提供程序工作方式。程序由命令或语句组成。通过运行程序,为用户提供更简洁的界面,达到操作的目的。

  • 第18题:

    I/O的编址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I/O的编址方式有两种:统一编址和不统一编址(单独编址)。所谓统一编址即在主存地址空间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I/O地址,这样通过访存指令即可实现对I/O的访问。但是主存容量相应减少了。所谓不统一编址即I/O和主存的地址是分开的,I/O地址不占主存空间,故这种编址不影响主存容量,但访问I/O时必须有专用的I/O指令。

  • 第19题:

    SPWM的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SPWM的控制方式有三种:一是采用模拟电路。其优点是完成三角载波信号u△与正弦波参考信号uR的比较和确定脉冲宽度所用的时间非常短,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不像数字电路采用软件计算,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缺点是所用硬件比较多,而且不够灵活,改变参数和调试比较麻烦。二是采用数字电路。它可使用以软件为基础的控制模式。优点是:所用硬件较少,灵活性好,智能性强。缺点是: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SPWM的脉冲宽度,有一定的延时和响应时间。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微机控制的数字化SPWM技术已占居了主导地位。三是采用模拟与数字电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 第20题:

    问答题
    光刻的曝光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接触和非接触两种,非接触分为接近式和投影式
    接触式:精确度高,但掩膜易磨损,消耗大非接触式
    接近式:解决了磨损问题,但分辨率下降
    投影式:分辨率高,不存在掩膜磨损问题,但生产量不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I/O的编址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I/O的编址方式有两种:统一编址和不统一编址(单独编址)。所谓统一编址即在主存地址空间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I/O地址,这样通过访存指令即可实现对I/O的访问。但是主存容量相应减少了。所谓不统一编址即I/O和主存的地址是分开的,I/O地址不占主存空间,故这种编址不影响主存容量,但访问I/O时必须有专用的I/O指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I/O与主机交换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程序查询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串行工作。CPU启动I/O后,时刻查询I/O是否准备好,若设备准备就绪,CPU便转入处理I/O与主机间传送信息的程序;若设备未做好准备,则CPU反复查询,“踏步”等待直到I/O准备就绪为止。可见这种方式CPU效率很低
    (2)程序中断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并行工作。CPU启动I/O后,不必时刻查询I/O是否准备好,而是继续执行程序,当I/O准备就绪时。向CPU发中断请求信号,CPU在适当时候响应I/O的中断请求,暂停现行程序为I/O服务。这种方式消除了“踏步”现象,提高了CPU效率
    (3)DMA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并行工作,主存和I/O之间有一条直接数据通路。CPU启动I/O后,不必查询I/O是否准备好,当I/O准备就绪后,发出DMA请求,此时CPU不参与I/O和主存间的信息交换,只是把外部总线(地址线、数据线以及有关的控制线)的使用权暂时赋予DMA,仍然可以完成自身内部的操作(如加法、位移等),故不必中断现行程序,只需暂停一个存取周期访存(即周期挪用),CPU的效率高
    (4)通道方式。通道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CPU把部分权力下放给通道,由它实现对外围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外围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大大提高了CPU的效率,但它是以花费更多的硬件为代价。
    (5)I/O处理机方式。它是通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CPU将I/O操作及外围设备的管理权全部交给I/O处理机,其实质是多机系统,因而效率有更大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蒸汽冷凝有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饱和蒸汽和冷的壁面接触,蒸汽放出气化热,在壁面上冷凝成液体。其冷凝方式有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两种。
    (1) 膜状冷凝
    若壁面能被冷凝液润湿,则在壁面上形成一层液膜,故称为膜状冷凝。在壁面上形成液膜后,蒸汽冷凝时放出的汽化热,必须通过液膜后才能传到壁面上。由于液体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冷凝液膜往往成为膜状冷凝的主要热阻。液膜愈厚,则热阻愈大。因此壁面愈高或水平放置的管径愈大,则整个壁面上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愈小。
    (2)滴状冷凝
    若壁面不能被冷凝液润湿,则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壁面上形成许多液滴,故此种冷凝称为滴状冷凝。此时大部分壁面暴露在蒸汽中,因无液膜存在,故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较膜状冷凝的传热系数要高得多。
    由于生产中滴状冷凝是不稳定的,因此设计冷凝器时按膜状冷凝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什么是端口?(课本P96)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在8086系统中采用哪种方法进行I/O端口编址?在PC系列微机中端口的地址范围有多大?

    正确答案: 就是CPU与外界的连接电路,或者说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界面。
    I.O端口的编址方式分为存储器映像I/O端口地址编址方式(统一编址)和独立的I/O编址方式(独立编址)两种。
    独立的I/O编址方式有3个特点:
    (1)I/O设备的端口地址空间与存储器地址空间是完全分开、相互独立的,即I/O端口地址不占用存储器的地址空间。
    (2)CPU使用专门的控制信号来区分是对存储器寻址还是对I/O寻址。
    (3)微处理器对I/O设备的管理是使用专门的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来实现数据传送的,而输入/输出数据通道则是公共的总线构成。 存储器映像I/O端口地址编址有3个特点:
    (1)I/O端口与存储器公用同一地址空间。
    (2)微处理器对I/O设备的访问,等同与对存储器的存储单元所进行的访问。
    (3)CPU确定是对存储器还是对I/O端口进行访问,是通过地址码的不同以及读、写控制信号来实现的。
    8086支持I/O独立编址方式和I/O统一编址(存储器映象编址)方式。I/O统一编址时,I/O地址不能缓存。
    PC机中用了10条地址线进行I/O操作,其地址空间为1K,可寻址范围为 0000H~ 03FFH。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