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设计?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题目

5、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设计?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相似考题
更多“5、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设计?”相关问题
  • 第1题:

    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


    正确答案:较高

  • 第2题:

    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进行强度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 A、磨损计算;
    • B、刚度计算;
    • C、热平衡计算;
    • D、稳定性计算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由于蜗杆传动发热大,设计闭式蜗杆传动时,除了应进行强度计算外,还应必须进行()计算。


    正确答案:热平衡

  • 第4题:

    蜗轮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旋向与蜗杆轮齿的旋向应().

    • A、相同
    • B、相反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模数m决定轮齿承载能力的大小,m越大,承载能力越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为了配凑中心距或提高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常采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要是()。                   

    • A、蜗轮变位
    • B、蜗杆变位
    • C、蜗杆蜗轮均变位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

    •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 B、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
    •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在蜗轮蜗杆传动中如何选择蜗杆头数和蜗轮齿数?为什么?


    正确答案:蜗杆头数选取1时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且加工容易,但效率较低,头数越多,效率越高但加工越难,因此蜗杆的头数一般取1、2、4、6。为了避免用蜗轮滚刀切制蜗轮时产生根切与干涉,理论上应使齿数不小于17。但当齿数小于26时,啮合区要显著减小,将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只有当齿数大于28时,则可始终保证有两对以上的齿参与啮合。但是,齿数一般不大于80。这是由于当蜗轮直径不变时,齿数越多,模数越小,将使轮齿弯曲强度削弱;当模数不变时,齿数越多,尺寸越大,使相啮合的蜗杆支撑间距加长,这将降低蜗杆的弯曲刚度,容易产生挠曲而影响正常啮合。故蜗杆传动中蜗轮的齿数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大。

  • 第9题:

    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原因,在蜗杆传动设计中一般只对蜗轮轮齿进行强度计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填空题
    蜗杆传动设计中,通常选择蜗轮齿数z1>26是为了();z2<80是为了防止()或()。

    正确答案: 保证传动的平稳性,轮尺寸过大引起蜗杆跨距大,弯曲刚度过低,模数过小,轮齿弯曲强度过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从齿轮轮齿失效情况得出了哪些承载能力计算依据?其理论基础(即原始公式名称)是什么?各自针对哪种失效形式?

    正确答案: 针对齿面点蚀的失效形式,进行了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以Hertz接触应力计算公式为原始公式,得出轮齿不发生齿面点蚀失效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 。
    针对轮齿折断的失效形式,进行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根据悬臂梁理论,得到轮齿不发生疲劳折断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蜗杆传动设计中,通常选择蜗轮齿数z1>26是为了();z2<80是为了防止()或()。


    正确答案:保证传动的平稳性;轮尺寸过大引起蜗杆跨距大,弯曲刚度过低;模数过小,轮齿弯曲强度过低

  • 第14题:

    对闭式蜗杆传动设计时计算准则是什么?各主要针对什么失效形式?


    正确答案: 1.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胶合或点蚀,因此计算准则是: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主要针对点蚀;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防止齿轮折断; 必要时进行热平衡计算,防止胶合。

  • 第15题:

    从齿轮轮齿失效情况得出了哪些承载能力计算依据?其理论基础(即原始公式名称)是什么?各自针对哪种失效形式?


    正确答案: 针对齿面点蚀的失效形式,进行了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以Hertz接触应力计算公式为原始公式,得出轮齿不发生齿面点蚀失效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 。
    针对轮齿折断的失效形式,进行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根据悬臂梁理论,得到轮齿不发生疲劳折断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

  • 第16题:

    针对轮齿折断的失效形式,应进行齿根()强度进行设计计算。


    正确答案:弯曲疲劳

  • 第17题:

    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进行强度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 A、磨损计算;
    • B、刚度计算;
    • C、热平衡计算;
    • D、稳定性计算。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为什么蜗杆传动尺寸只对蜗轮轮齿进行强度计算?


    正确答案:通常蜗杆需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为了减少摩擦系数和抗磨损、抗胶合的能力;蜗轮则采用青铜材料,因它强度较低,故只对蜗轮轮齿进行强度计算。

  • 第19题:

    在进行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涡轮齿数z2〉26是为了();z2〈80(100)是为了()


    正确答案:防止涡轮尺寸过大;造成相配蜗杆的跨距增大

  • 第20题:

    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

    •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 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中,除疲劳验算外,均采用荷载()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 A、最大值
    • B、代表值
    • C、设计值
    • D、平均值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原因,在蜗杆传动设计中一般只对蜗轮轮齿进行强度计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

    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

    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