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线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线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线缆弯曲率半径的要求。()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线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线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线缆弯曲率半径的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更多“采用地槽或墙槽时,电缆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线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线缆的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线缆弯曲率半径的要求。()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线缆的施工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B.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干其外径的6倍
    C.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D.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钝角

    答案:D
    解析:
    教材P201
    (一)线缆的施工要求:(1)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2)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3)线缆敷设时,为避免干扰,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应分别穿管敷设;当低电压供电时,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可以同管敷设。线缆在沟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4)明敷的信号线缆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5)信号线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工艺、接地要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 第2题:

    下列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线缆的施工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B.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
    C.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D.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钝角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213 / 2019版教材P201
    (一)线缆的施工要求:
    1.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2.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 第3题:

    关于线缆施工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并列敷设时应排列整齐
    B、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C、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应分别穿管敷设
    D、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


    答案:A
    解析:
    考查线缆的施工要求。参见教材P215。

  • 第4题:

    下列关于线缆的施工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B.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
    C.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D.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钝角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线缆的施工要求。线缆的施工要求包括: (1)信号线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2)线缆敷设时,多芯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3)线缆敷设时,为避免干扰,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应分别穿管敷设;当低电压供电时,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可以同管敷设。线缆在沟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
    (4)明敷的信号线缆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
    (5)信号线缆的屏蔽性能、敷设方式、接头工艺、接地要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 第5题:

    下面不符合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引入线缆要求的是:( )


    A.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B.线缆应绑扎成束
    C.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2根
    D.线缆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

    答案:D
    解析: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引入线缆要求: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线缆芯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样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褪色;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线缆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线缆应绑扎成束;线缆穿管、槽盒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