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被划为( )。A.10区B.21区C.22区D.23区

题目

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被划为( )。

A.10区

B.21区

C.22区

D.23区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此题的考点是火灾危险环境的分区知识。火灾危险环境按下列规定分为21区、22区和23区。其中: 
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3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由此可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是正确的。
更多“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厂有一车间内具有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 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因工程需要,在车间附近要建设一个车间变电所,车间内将安装 有电机、电热器等电气设备。
    生产要求必须在车间内安装一台电热器,电气专业应采用( )应对方案较为 妥当。

    A.因车间内严禁安装电热器,拒绝安装;
    B.安装电热器,不必采取特殊措施;
    C.将电热器安装在底部通风的木制底座上;
    D.将电热器安装在非燃材料的底板上。

    答案:D
    解析:
    依据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4. 3. 3条。

  • 第2题:

    某工厂有一车间内具有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 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因工程需要,在车间附近要建设一个车间变电所,车间内将安装 有电机、电热器等电气设备。
    在车间内敷设的低压380V电力、照明线路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

    A. 500V; B. 380V; C 1000V; D. 400V。

    答案:A
    解析:
    依据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4. 3. 8条。

  • 第3题:

    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是()区。

    A20

    B21

    C22

    D23


    D

  • 第4题:

    某工厂有一车间内具有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 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因工程需要,在车间附近要建设一个车间变电所,车间内将安装 有电机、电热器等电气设备。
    因总图位置所限,10kV车间变电所只能建在车间范围内或与车间毗连,以下考虑 ( )是正确的。

    A.在车间内安装10kV配电拒,设置安全遮拦防护。
    B.变压器室与车间毗连,变压器室的门窗通向非火灾危险环境。
    C.在车间加设二层,作为10kV配电室。
    D.变电所与车间毗连,与车间共用的隔墙应是密实的非燃烧体。

    答案:B,D
    解析:
    B、 D
    依据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4. 3. 5条。

  • 第5题:

    某工厂有一车间内具有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 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因工程需要,在车间附近要建设一个车间变电所,车间内将安装 有电机、电热器等电气设备。
    在车间内固定安装一台鼠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根据其所处环境电机应选用( ) 防护等级。

    A. IP44; B.1P54; C. IP21; D. IP31。

    答案:B
    解析:
    依据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4. 3. 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