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什么要控制航煤的比重(密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操作工为什么要严格控制煤浆浓度?并防止大颗粒固体混入系统?


    正确答案: 煤气化工艺要求煤浆浓度是煤气化严格要求的工艺指标之一。它影响着气化质量、气化效率,操作条件以及煤浆输送等问题。其波动势必造成生产状况的不稳定,所以要严格控制指标在要求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稳定。如果有大颗粒固体混入系统,容易卡塞煤浆泵活门,气化炉烧嘴造成偏流,也容易加速煤浆系统的磨损,并且燃烧不完全,气化效率低。

  • 第2题:

    地籍控制测量中,为什么要埋石?控制点的密度是如何确定的?


    正确答案:地籍控制点若需要作为永久性保存的就必须在地上埋设标石
    密度:
    1)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2)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3)城镇郊区:400-500m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 第3题:

    加氢裂化航煤有何质量特点,为何要添加抗氧剂?


    正确答案: 环烷烃、烷烃、尤其是异构烷烃是航煤比较理想的组分,它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润滑性能和热安定性。而在航煤中单环芳香烃含量,越小越好,尽可能除去双环芳香烃。加氢裂化工艺具有优异的芳烃饱和、选择性断环以及烃类异构化的性能,因此可以得到优质的航煤组分,航煤的颜色、热安定性、燃烧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航煤中保留适当的硫化物能够起到对镍合金的抗烧蚀作用,而且天然存在的硫化物与航煤馏分的配伍性较好。在加氢裂化工艺中脱硫率很高,通过试验证明在油品贮存初期过氧化值增加很快,法国等国家研究认为航煤中过氧化值应不大于20ppm,超过此值会对燃料油系统的密封件产生浸蚀,导致漏油现象。因此加氢裂化航煤需要在馏出口添加抗氧剂以保证过氧化值应不大于20ppm。

  • 第4题:

    电站锅炉燃料为什么要以煤为主?为什么要提倡以煤代油?


    正确答案: 电站锅炉是消耗燃料的大户,每年燃料沙子消耗量约占全国燃料总耗量的20%—25%。电站锅炉要以煤为主、以煤代油的燃料政策,是根据我国客观情况而决定的。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在6500亿t以上,近年的煤炭产量也在稳步上升,可以保证长期稳定供应。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虽然也十分丰富,但远不及煤炭资源可观。更主要的是石油、天然气经过深加工之后,可以得到更多的轻纺、化工等部门所需的原料,能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如果将石油、天然气作为锅炉燃料直接烧掉,那将是很可惜的,同时,还会使发电成本提高。基于上述原因,电站锅炉燃料要以煤为主,以煤代油。要尽一切可能压缩燃料油的消耗量,原来烧油的锅炉,也要尽可能地进行技术改造,改烧煤炭。

  • 第5题:

    重石、航煤侧线塔的作用是什么?控制什么指标?


    正确答案: 重石汽提塔,其作用为将常压塔中的重石脑油汽提,分离出轻组分,以保证对产品的要求。控制重石初馏点和干点,硫化氢和有机硫含量小于0.5ppm,为催化重整提供原料。
    航煤汽提塔,其作用为将常压塔中的航煤汽提,分离出轻组分,以保证航煤闪点合格。控制航煤的干点、闪点、冰点。

  • 第6题:

    为什么要控制煤粉的细度和水分?


    正确答案: 煤粉的细度要求80um方孔筛筛余<12%,水分<2%。只有满足该质量要求,才能保证煤粉的燃烧速度,保证煤粉的完全燃烧,降低煤耗。水分过高,还会引起煤粉仓内煤粉结皮,导致下煤不畅。

  • 第7题:

    航煤的密度低、冰点低、干点高时可以采用增大常一线油出装置流量的做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什么是标准煤?为什么要引入标准煤的概念?


    正确答案: 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arnet。p=29270kJ/kg的煤为标准煤。
    由于各种煤的发热量差别很大,在发电厂或锅炉负荷不变时,当燃用低发热量的煤时耗量就大,而燃用高发热量的煤时耗量就小。故不能只用煤耗量大小来比较各发电厂或锅炉的经济性。为便于各发电厂进行经济性比较、计算煤耗量与编制生产计划,引入了标准煤的概念。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航煤的比重(密度)?

    正确答案: 因为飞机油箱的体积有限,燃料密度大,则其体积发热值也较大,在同样油箱体积下,飞机的续航时间和续航里程增加,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载运货物的运输费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煤的密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正确答案: 从低煤化度开始,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煤的真相对密度缓慢减小,到碳含量为86%~89%之间的中等煤化程度时,煤的相对真密度最低,约为1.30g/cm3左右,此后,煤化程度再提高,煤的真相对密度急剧提高到1.90g/cm3左右。
    原因:煤真相对密度随煤化程度的变化是煤分子结构变化的宏观表现。从化学结构的角度看,煤的真相对密度反映了煤分子结构的紧密程度和化学组成的特点。其中分子结构的紧密程度是影响煤真相对密度的关键因素。年轻褐煤分子结构上有较多的侧链和官能团,在空间上形成较大的空隙,难以形成致密的结构,所以密度较低,随煤化程度的提高,分子上的侧链和官能团呈减少趋势,同时分子上的氧元素也迅速的减少,虽然侧链和官能团的减少有利于密度的提高,但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碳大,氧的减少造成密度下降占优势,总体上使媒的真相对密度有所下降。到无烟煤阶段后,煤分子结构上的侧链和官能团迅速的减少,使媒的分子结构缩聚成为非常致密的芳香结构,从而煤的真相对密度也随之迅速增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煤的密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线下降,然后又提高,刚开始的时候煤随煤化程度的提高是变的更加致密,但是氧的含量减少,密度下降,到后面官能团,侧链基较少形成了致密的芳香族结构,密度再次上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由于飞机油箱的体积有限,因此生产航煤时需要控制()指标。
    A

    结晶点

    B

    馏程

    C

    冰点

    D

    密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已知单位体积内,装满原料煤(块煤或小粒度.煤,),该原料煤重量与已知体积之比值称之为()以kg/m3表示。

    • A、比重
    • B、密度
    • C、堆积密度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以下不属于航煤产品控制指标的是()。

    • A、密度
    • B、倾点
    • C、烟点
    • D、馏程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为什么要控制入炉煤的水分?


    正确答案: 入炉煤水分的变化,会相应的改变炼焦耗热量,随即影响全炉温度的稳定性,实践证明,煤的水分每变化百分之1,全炉平均温度变化7—8摄氏度;在生产中,若装炉煤水分波动很大,结交时间和火道温度不变时,易造成焦饼中心温度偏低,局部出现生焦,尤其是炉头部分,既降低了焦炭强度和产率,还可能造成焦饼难推。

  • 第16题:

    为什么要控制喷气燃料的密度和发热值?


    正确答案: 喷气燃料质量指标要求密度不小于775kg/m3。因为喷气式发动机的飞行高度较高,续航里程较远,飞行速度大,发动机效率高,需要足够的热能产生动力来带动机械工作,这就要求燃料有尽可能高的体积发热量和重量发热量,燃料的发热量高,可以相应减少油箱体积和重量,这对飞机飞行制造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又因为燃料比重大,则体积发热量也大,用同样体积的油箱装油可以飞行更长时间和距离。这对民航飞机来说,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载运货物的运输费用。

  • 第17题:

    在原油精馏塔中,如果侧线产品为航煤,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汽提?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在原油精馏塔中,如果侧线产品为航煤,可采用再沸器方式进行汽提。
    主要因为当采用水蒸气汽提时,航煤产品会溶解微量水,可能会使航煤的冰点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另外,采用水蒸气也增加了塔内的气相负荷和塔顶冷凝器负荷。

  • 第18题:

    由于飞机油箱的体积有限,因此生产航煤时需要控制()指标。

    • A、结晶点
    • B、馏程
    • C、冰点
    • D、密度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航煤的闪点为什么不能太低?


    正确答案: 因为闪点低,油品容易汽化,易造成油路堵塞,使供油中断,造成损失。

  • 第20题:

    问答题
    操作工为什么要严格控制煤浆浓度?并防止大颗粒固体混入系统?

    正确答案: 煤气化工艺要求煤浆浓度是煤气化严格要求的工艺指标之一。它影响着气化质量、气化效率,操作条件以及煤浆输送等问题。其波动势必造成生产状况的不稳定,所以要严格控制指标在要求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稳定。如果有大颗粒固体混入系统,容易卡塞煤浆泵活门,气化炉烧嘴造成偏流,也容易加速煤浆系统的磨损,并且燃烧不完全,气化效率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航煤的闪点为什么不能太低?

    正确答案: 因为闪点低,油品容易汽化,易造成油路堵塞,使供油中断,造成损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控制煤粉的细度和水分?

    正确答案: 煤粉的细度要求80um方孔筛筛余<12%,水分<2%。只有满足该质量要求,才能保证煤粉的燃烧速度,保证煤粉的完全燃烧,降低煤耗。水分过高,还会引起煤粉仓内煤粉结皮,导致下煤不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地籍控制测量中,为什么要埋石?控制点的密度是如何确定的?

    正确答案: 地籍控制点若需要作为永久性保存的就必须在地上埋设标石
    密度:
    1)城镇建城区:100-2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2)城镇稀疏建筑区:200-400m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3)城镇郊区:400-500m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