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估计云量;选定云码
更多“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测定云高和()。”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总云量为10-,无缝隙。下层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云,云状无法判定。则云状记录为()。


    正确答案:Sc

  • 第3题: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取消()观测。 

    • A、云量
    • B、云高
    • C、云状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编发天气报云组(8NhCLCMCH)时,下列情况中()云组省略。

    • A、难于判定云状的微量云
    • B、天空完全不明
    • C、部分天空可辨但未观测到云
    • D、云底低于测站的云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云的观测包括().

    • A、选定云码
    • B、判定云状
    • C、估计云量
    • D、测定云高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填空题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测定云高和()。

    正确答案: 估计云量,选定云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填空题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选定云码。

    正确答案: 估计云量,选定云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某日8时观测时天空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填满缝隙的云,但云状无法判定,此时云量、云状应记为()。
    A

    10/10-、Sctra

    B

    10/10、Sctra-

    C

    10/10-、Sctra-

    D

    10-/10-、Sctr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编发天气报云组(8NhCLCMCH)时,下列情况中()云组省略。
    A

    难于判定云状的微量云

    B

    天空完全不明

    C

    部分天空可辨但未观测到云

    D

    云底低于测站的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2014年1月1日起基准站、基站人工定时观测时次调整为每日5次。基准站、基站观测云量、云高,不观测云状,云高前不记录云属;一般站不进行云的观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云的观测包括().
    A

    选定云码

    B

    判定云状

    C

    估计云量

    D

    测定云高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

    正确答案: 选定云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云状记录为“Sctra–”,表示()。

    • A、有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天空部分可辨,可见Sctra
    • B、下层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云,云状无法判定
    • C、记录错误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选定云码。


    正确答案:估计云量;选定云码

  • 第15题:

    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过程。


    正确答案:连续演变

  • 第16题:

    长Z文件中,CW段为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包括要素为:()

    • A、能见度
    • B、总、低云量,编报云量,云高
    • C、云状云状编码(云码)
    • D、天气现象编码
    • E、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
    • F、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
    • G、小时蒸发量
    • H、地面状态

    正确答案:B,C,D,E,H

  • 第17题:

    气簿中云状栏记录为“Sctra-”,是表示()。

    • A、有干质视程障碍现象,天空部分可辨别,可见Sctra云状
    • B、下层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云,云状无法判定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判断题
    云的观测主要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长Z文件中,CW段为人工观测能见度、云、天数据,包括要素为:()
    A

    能见度

    B

    总、低云量,编报云量,云高

    C

    云状云状编码(云码)

    D

    天气现象编码

    E

    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

    F

    人工加密观测降水量

    G

    小时蒸发量

    H

    地面状态


    正确答案: E,H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过程。

    正确答案: 连续演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总云量为10-,无缝隙。下层布满SctrA,从云隙中可见上层有云,云状无法判定。则云状记录为()。

    正确答案: S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云状的判定,主要根据天空中云的()、()、()、()、()以及伴见的天象现象,参照“()”,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对比判定是那种云。判定云状要特别注意云的()。云状记录按“()”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字母记载。

    正确答案: 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高度,云图,连续演变过程,云状分类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某站在业务学习中进行云的观测讨论时,吴林认为:1、层云的云底高度可记为1000米;2、Ac与Sc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地平线30度以上的多数Sc云块视宽角大于5度;3、Asop与Ns可以互相演变。王群认为:1、吴林的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2、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3、夜间观测时,应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判别云状,估计云量;4、高山站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云状、云量,云底高度记<0。()
    A

    吴林和王群各有两个观点是错误的。

    B

    吴林有一个观点是错误的。

    C

    王群有四个观点是正确的。

    D

    王群有两个观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