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拌制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水量为183kg/m3,拌制的混凝土每立方2400kg,取样14kg混凝土进行泌水率试验,总泌水量为0.32kg,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

题目

计算题:拌制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水量为183kg/m3,拌制的混凝土每立方2400kg,取样14kg混凝土进行泌水率试验,总泌水量为0.32kg,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0.32/[(183/2400)*14]*100=30%
更多“计算题:拌制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水量为183kg/m3,拌制的混凝土每立方2400kg,取样14kg混凝土进行泌水率试验,总泌水量为0.32kg,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相关问题
  • 第1题:

    计算题: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泌水率三批测值分别为40%、50%、42%,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三批测值分别为48%、51%、45%,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比。


    正确答案: 受检混凝土取中间值42%
    基准混凝土48%
    泌水率比=88%

  • 第2题:

    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的计算应精确至()。


    正确答案:1%

  • 第3题:

    外加剂的泌水率是指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标准中“泌水率”的含义是()。

    • A、砼拌合物总泌水量与用水量之比
    • B、砼拌合物单位时间内的总泌水量与用水量之比
    • C、砼拌合物单位面积内的总泌水量与用水量之比
    • D、泌水试验中总泌水量与试样质量之比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计算题:拌制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水量为183㎏/m3,拌制的混凝土每立方2400㎏,取样14㎏混凝土进行泌水率试验,总泌水量为0.32㎏,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


    正确答案: 0.32/[(183/2400)×14]×100=30%

  • 第6题:

    某混凝土拌合物总质量G为25kg,拌合物所用水量W为5.25kg,测定常压泌水所用试样质量为GW10500g,常压泌水总量VW为75ml;测定压力泌水时,加压至10s时泌水量V10和140s时压力泌水量V140分别为27ml和115ml,求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常压泌水率()

    • A、6%;
    • B、5%;
    • C、4%;
    • D、3%。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填空题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三个测值为14%、15%、19%,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为()。

    正确答案: 1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计算题:拌制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水量为183kg/m3,拌制的混凝土每立方2400kg,取样14kg混凝土进行泌水率试验,总泌水量为0.32kg,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

    正确答案: 0.32/[(183/2400)*14]*100=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计算题:某掺外加剂混凝土进行压力泌水试验时,10s时泌水总量为45ml,之后到140s时又泌水20ml,计算该外加剂混凝土的泌水率。

    正确答案: 45/(45+20)=69%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砼拌合物泌水试验的压力泌水率含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

    砼拌合物总压力泌水量和用水量之比

    B

    砼拌合物单位用水量的压力泌水数量

    C

    单位重量砼拌合物的压力泌水数量

    D

    加压至10s时的泌水量与加压至140s时的泌水量之比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常压泌水率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并计算泌水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外加剂的泌水率是指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计算题:当混凝土掺外加剂时,用水会减少。当混凝土未掺外加剂时用水量为300kg,减水率为5%,请问但使用外加剂时的用水量。


    正确答案: mwA=mw0(1-β)
    =300(1-0.05)
    =285kg
    使用外加剂时的用水量为285kg

  • 第14题:

    以下关于砼拌合物泌水试验的泌水率含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砼拌合物总泌水量和用水量之比
    • B、砼拌合物单位用水量的泌水量
    • C、单位重量砼拌合物的泌水数量
    • D、单位体积砼拌合物的泌水数量

    正确答案:C,D

  • 第15题:

    参考标准GB/T50080-2002第5.1.4条条文说明,本标准泌水率的定义与美国ASTMC232一致,被定义为混凝土拌合物总泌水量和用水量之比,亦即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泌水。 34、砼拌合物压力泌水试验施加的规定压力为()MPa。

    • A、0.6
    • B、1.5
    • C、2.8
    • D、3.2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计算题:某掺外加剂混凝土进行压力泌水试验时,10s时泌水总量为45ml,之后到140s时又泌水20ml,计算该外加剂混凝土的泌水率。


    正确答案: 45/(45+20)=69%

  • 第17题:

    简述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常压泌水率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并计算泌水率。

  • 第18题:

    单选题
    《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标准中“泌水率”的含义是()。
    A

    砼拌合物总泌水量与用水量之比

    B

    砼拌合物单位时间内的总泌水量与用水量之比

    C

    砼拌合物单位面积内的总泌水量与用水量之比

    D

    泌水试验中总泌水量与试样质量之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泌水率比是指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泌水量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的泌水量的比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计算题: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泌水率三批测值分别为40%、50%、42%,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三批测值分别为48%、51%、45%,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比。

    正确答案: 受检混凝土取中间值42%
    基准混凝土48%
    泌水率比=8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计算题:拌制掺某外加剂的混凝土时用水量为183㎏/m3,拌制的混凝土每立方2400㎏,取样14㎏混凝土进行泌水率试验,总泌水量为0.32㎏,计算该外加剂的泌水率。

    正确答案: 0.32/[(183/2400)×14]×100=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参考标准GB/T50080-2002第5.1.4条条文说明,本标准泌水率的定义与美国ASTMC232一致,被定义为混凝土拌合物总泌水量和用水量之比,亦即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泌水。 34、砼拌合物压力泌水试验施加的规定压力为()MPa。
    A

    0.6

    B

    1.5

    C

    2.8

    D

    3.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混凝土拌合物总质量G为25kg,拌合物所用水量W为5.25kg,测定常压泌水所用试样质量为GW10500g,常压泌水总量VW为75ml;测定压力泌水时,加压至10s时泌水量V10和140s时压力泌水量V140分别为27ml和115ml,求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常压泌水率()
    A

    6%;

    B

    5%;

    C

    4%;

    D

    3%。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